- 生命的探問:弗蘭克爾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 (奧)維克多·E.弗蘭克爾
- 766字
- 2021-05-19 10:35:28
生命意義的來源
維克多·E.弗蘭克爾的一項偉大成就是為我們展示了賦予生命意義的事物或思想的來源。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物質(zhì)豐富本身是一件無意義的事情,這個念頭不斷地驅(qū)使他們尋求不同的精神寄托以及人生意義。弗蘭克爾提出“快樂本身并不能為生命提供意義……幸福不應(yīng)也不能成為人生的目標,追求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生的目的”。由此,弗蘭克爾逐步發(fā)展出他最重要的思想,同時也是存在哲學的核心——問題將不再是“我期待生命中的什么”,而應(yīng)變?yōu)椤吧诖业氖裁础薄8ヌm克爾的觀點是,生命不斷在向我們發(fā)問,我們需要給出答案,只有當我們能夠回答這些問題時,我們才有可能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維克多·E.弗蘭克爾將對他人的關(guān)注以及對美好事物的體驗(包括感受自然)稱為“積極行為”(das t?tige Handeln);同時,他又將積極行為視為我們回答生命的問題的一種方式。而被剝奪了擁有“積極行為”可能性的人也能獲得被愛的體驗,因此,人類也可以“站在‘積極行為’的反面,以消極的方式接受世界,賦予自我生命的意義”。
在對于生命意義潛在來源的思考方面,弗蘭克爾將自己的讀者帶到了一個很深的層次:一個人被施加的無法彌補的痛苦也可能成為生命意義的來源,人類對痛苦的看法同樣是有意義的。他認為:“疾病或死亡所產(chǎn)生的意義不會受外在的挫折與失敗的影響。”弗蘭克爾講求“內(nèi)在成就”,即他認為在人類的生命意義中,有很大的組成部分來自對“我們應(yīng)如何面對自己的命運”的思考和行動。
這一觀點演變?yōu)楫斀窬哂懈叨痊F(xiàn)實意義的問題,即創(chuàng)傷研究。在患有疾病或經(jīng)受創(chuàng)傷的人接受了來自社會的充分支持與心理治療后,這些創(chuàng)傷不僅會給患者帶來負擔和壓力,也會使患者經(jīng)歷“創(chuàng)傷后成長”。人的靈魂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圍內(nèi)通過遭受的痛苦得到加強。因此,弗蘭克爾曾說:“痛苦是否具有意義取決于人類,或者說僅僅取決于經(jīng)受痛苦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