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得:影響你一生的DISC識人術
- 俞亮
- 1361字
- 2021-05-19 17:39:10
06 提升人際敏感度
在閉門會上,CEO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老狄、小艾、司哥、西西的不同,總結各人的特點也入木三分,這難道是一種超能力嗎?顯然不是,專業(yè)名詞叫作“人際敏感度”。
美國著名人際關系學大師戴爾·卡耐基[6]先生說過:“一個人的成功,80%跟他的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技能無關,而跟他對人際的敏感度有關。”
人際敏感度包含三個層次:識別—運用—管理。
識別:觀察不同人的不同反應。
運用:知道對方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管理:給對方想要的,并且優(yōu)化結果。

舉個例子,假如我是一名服裝店店員,顧客上門時,我會說“您好,歡迎光臨”,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顧客對待我的反應似乎是有差別的。
第一類顧客,喜歡跟我點頭示意,有時還會回應“好呀好呀”,偶爾還詢問當季新品,讓我給予推薦。第二類顧客,理都不理我,徑直走進去,臉上仿佛寫著四個大字“生人勿近”。
這就是人際敏感度的第一層——識別,觀察不同人的不同反應。
既然如此,針對兩類顧客,我們是從旁陪購還是保持距離?第一類顧客,喜歡讓你陪著選衣服,給他提提意見,順勢夸上兩句,第二類顧客,喜歡獨處,自己挑選,自己決斷,你的熱情猶如殺傷性武器,保持距離方能和平相處。
這就是人際敏感度的第二層——運用,知道他人想要什么。
最難的是第三層——管理。假如今天顧客盈門,店里卻只有我和你兩名店員,你說,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類還是第二類顧客身上?同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類顧客身上的請舉左手,同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二類顧客身上的請舉右手……
兩種答案都是可以的,我提供一個我的思路——試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二類顧客身上!對于第一類顧客,你可以說“幫您選了幾件新款,您可以試穿,有問題隨時找我噢”,對方的回復可能是“好呀好呀,沒關系噠,你去忙吧”。我們把更多精力放到第二類顧客身上,當對方轉身,流露出尋找店員的神情時,你“從天而降”,開口就說:“您好,有什么能為您效勞的嗎?”對方淡淡地問幾個問題,譬如有沒有某種尺碼、有沒有其他顏色等,一旦問完,直接刷卡。
倘若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類顧客身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花了很多時間,雙方聊得也很開心,最后沒成交,顧客只留下一句“我再看看”。而第二類顧客如果找不到你,會覺得商家的響應不及時,自行離去,可惜可惜!
這就是人際敏感度的第三層,管理,給對方想要的,并且優(yōu)化結果。
跳出這個案例,你有沒有見過一些人,無論面對誰,都只有一個出牌套路,哪怕碰一鼻子灰,也從未有過一絲絲改變的意愿,美其名曰“性格使然,本性如此”。
這樣的人,缺什么?人際敏感度!
一個人不宜過度敏感,但是,如果連最基本的人際敏感度都沒有的話,那將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假如你有幸參與“山莊閉門會”,卻毫無人際敏感度可言:
當老狄匯報工作的時候,一再打斷他;
當小艾想要展示新款手表的時候,輕蔑地說“一般般啦”;
當司哥屁股還沒坐穩(wěn)的時候,邀請他第一個發(fā)言;
當西西講解報表的時候,攤手說“好無聊的數(shù)據(jù)”。
那么你的下場,一定會很慘……
老狄喜歡高效,那就跟他一起鎖定目標、提升行動力;
小艾熱愛交際,那就找到一些共同話題,學會做她的“粉絲”;
司哥倡導和諧,多給他一些信任與支持,盡量不去為難他;
西西追求完美,提交給她的文檔,多檢查幾遍,數(shù)據(jù)務必精準。
果然,插上人際敏感度的翅膀,感覺整個人都要起飛了,迫不及待想要搭載DISC號飛機,翱翔在知己解彼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