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看不見的城市(2)

“其他使者都給我提出關于饑荒、舞弊和犯罪陰謀的警告,或者報告新發現的綠松石礦、價格合算的貂皮,或提議購買鑲嵌寶石的刀劍。而你呢?”可汗向馬可發問,“同樣是從偏遠的地方歸來,你卻只會告訴我某人晚上坐在自家門檻上乘涼時想些什么。你的跋山涉水究竟有何用?”

“此刻是晚上,我們坐在皇宮的臺階上吹風,”馬可·波羅回答,“不管我的話能喚起你對哪個地方的想象,你都會處在自己的位子上,作為觀察家來看它,即使在皇宮里,也能看到木樁上建造的村莊,也能感到帶有河口海灣泥腥氣味的微風。”

“我承認,我的目光是那種凝神沉思者的目光。可你的呢?你走遍諸海群島與冰封的苔原,越過崇山峻嶺。可你即使足不出戶,也能說出這些話。”

威尼斯人很清楚,忽必烈之所以生他的氣,是因為想更好地跟上他的思路;而他的回答與爭辯都正是可汗頭腦中那些話語的一部分。換言之,他們二人之間無論是大聲談論,還是繼續無言靜默,其實都是一樣的。事實上,他們沉默著,半閉雙目,躺在吊床的軟墊上搖搖晃晃,吸著瑪瑙嘴的長煙斗。

馬可·波羅想象著自己回答(或者忽必烈汗想象著他的回答)說,越是在遠方城市陌生的小區里迷失方向,就越能了解為到達該城所經過的那些城鎮,再回首追溯旅程各站,重新認識當初起航的海港和年輕時所熟悉的地方,孩提時終日奔跑過的威尼斯的小廣場和自家周圍的一切。

這時,忽必烈汗打斷馬可或想象著打斷他,或者馬可想象著被可汗的提問打斷:“你前進的時候總是回頭向后看嗎?”或者:“你所見過的一切總在你的背后嗎?”或者:“你的旅行總是發生在過去嗎?”

這都是為了讓馬可·波羅能夠解釋,或者自己想象解釋,或者被想象成解釋,或者終于能夠解釋,他所追尋的永遠在自己的前方,即使是過去的,也在旅行過程中漸漸變化,因為旅行者的過去會隨著他的旅行路線而變化,這并非指每過去一天就補充一天的最近的過去,而是指最遙遠的過去。每到一個新城市,旅行者就會發現一段自己未曾經歷的過去:已經不復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擁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在你所陌生的不屬于你的異地等待著你。

馬可在一座城里,看見某人在廣場上所過的一生或一個瞬間,而這一生或一瞬也許就是他自己的;假如時間能停止在很久很久以前,現在的那個人可能就會是他自己;假如當年他沒有在岔路口上取道相反的方向,在漫長的旅行過后,或許自己就會在廣場上取代那個人的位置。如今,他已經被排除在那個真實的和假想的過去之外;他無法停止下來;他必須繼續走向另一個城市,而那里等待他的是他的另外一段過去,或者某種當初也許是他的可能的未來,而現在已是他人的現在的事物。未曾實現的未來僅僅是過去的枝杈,干枯了的枝杈。

“你是為了回到你的過去而旅行嗎?”可汗要問他的話也可以換成:“你是為了找回你的未來而旅行嗎?”

馬可的回答則是:“別的地方是一塊反面的鏡子。旅行者能夠看到他自己所擁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擁有和永遠不會擁有的是何等的多。”

城市與記憶 之五

在莫利里亞,旅行者應邀進城游覽,并且欣賞一些反映城市舊貌的彩色明信片:同一個廣場,現在是公共汽車站的地方從前站著一只母雞,現在是拱橋的地方從前是演奏音樂的涼臺,現在是火藥廠的地方從前站著兩位打著白陽傘的小姐。若不想讓市民失望,旅人們就要稱贊畫面上的城市,夸獎她勝過今日的城市風貌,但是同時又必須非常小心,使自己的惋惜表現得在確切的限度之內:首先應承認變成大都市的莫利里亞所具有的繁華與壯觀,可惜同昔日作為舊省城的莫利里亞相比,又不免失去些優雅的氣質,人們只能在畫片里欣賞這種優雅;然而當初作為省城的莫利里亞若是沒有這番巨變,在人們眼里就一點優雅氣質也顯不出來;無論如何,今日的都市更具魅力,因為只有通過她變化了的今日風貌,才喚起人們對她過去的懷念,而抒發這番思古懷舊之情。

留神不要對他們說出,同一地點同一名字下的不同城市,有時會在無人察覺之中悄然而生,或者默默死去,雖是相繼出現,卻彼此互不相識,不可能相互交流溝通。有時,居民的姓名、音調甚至容貌都不曾變化,但是棲身于這些名字之下和這些地點之上的神靈卻已經悄然離去,另一些外來的神靈取代了他們的地位。詢問新神靈比起老的神靈究竟更好還是更壞,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之間毫無關系,就像那些彩色明信片并不代表莫利里亞,而是代表一座偶然湊巧也叫做莫利里亞的昔日的舊城。

城市與欲望 之四

灰石建造的城市菲朵拉的中心有一座金屬建筑物,它的每間房內都有一個玻璃圓球。在每個玻璃圓球里都能看到一座藍色的城市,那是另一座菲朵拉城的模型。菲朵拉本可以成為模型里的樣子,卻由于種種原因變成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模樣。在每個時代里都有某些人,看著當時的菲朵拉,想象著如何把她改建成理想的城市,然而當他們制作理想城市的模型時,菲朵拉已經不再是從前的城市,而那個直至昨日還是可能的未來城市也就只能成為玻璃球里的一件玩具。

今日收藏那些玻璃球的建筑物是菲朵拉的博物館:每個市民來參觀,選擇符合自己愿望的玻璃球里的城市,仔細端詳著,想象著匯集運河水的水母池中倒影的飄逸(倘若它今日沒有干涸的話),想象著騎在配有篷傘的象背上,行走在大象專用道上的滋味(可現在已經禁止大象進城了),想象著順著清真寺螺旋形塔尖往下滑行的樂趣(可現在連塔身的基礎都找不到了)。

在你的帝國的版圖上,偉大的可汗啊,應該既能找到石頭建造的大菲朵拉,又能找到玻璃球里的小菲朵拉。這并非由于她們都同樣真實,而是由于她們都同樣是假想的。前者包含了被當做必需而接受的東西,但其實尚非不可或缺;而后者被想象為有可能存在,但瞬間之后就再也不可能了。

城市與符號 之三

人在旅途,不知前面路上等待著自己的是怎樣的城市,就揣摩她的王宮、兵營、磨房、劇院和市場會是什么樣子的。帝國里的每一座城市,每一座建筑都不相同,其排列順序也不一樣;但是,一個異鄉人一走進這座陌生的城市,目光掃過那些塔尖柱飾、樓閣與干草棚,掠過彎彎曲曲的運河、菜園和垃圾堆,就能一下子分辨出來,哪是王子的宮殿,哪是大法師的廟宇,哪是旅館、監獄或貧民窟。有人說,這證明了一種假設,那就是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僅僅由差異構成的城市,一座既無形象又無形態的城市,而那些特別的城市則填充了它。

而佐艾不是這樣。你可以在這座城里的每個地方睡覺、制造器具、燒飯、積蓄金幣、脫衣服、治理朝政、賣貨或向演說家提問。她的任何一座金字塔式屋頂之下的建筑,都既可以是麻風病院,又可以是后宮姬妾的浴所。旅人四下漫步,只有滿腹疑問:他無法將城里各個地方區分開來,即便那些在他腦子里覺得最清晰的都混淆起來了。他如此推論:假如存在的每個瞬間都屬于其全部,佐艾城就是一個無法分割的存在的地方。可為什么是城市呢?有哪條線劃分城里與城外的界限,什么能區別車輪聲與狼嚎聲呢?

輕盈的城市 之二

我現在要講的城市是珍諾比亞,其絕妙之處在于雖然處于干燥地區,卻完全建筑在高腳樁柱上,房屋是用竹子和鋅片蓋的,高低不同的支柱支撐著縱橫交錯的走廊和涼臺,相互間用梯子和懸空廊連接,制高點是瞭望臺,還有貯水桶、風向標、滑車、釣魚桿和吊鉤。

是什么樣的需求、命令或欲望使珍諾比亞的創建者賦予城市如此的風貌?沒有人記得了,所以不能說我們今日所見的城市是否合乎他們的理想,經過歷年的增建擴建,最初的設計恐怕早就面目皆非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倘若你讓居住在珍諾比亞的人描述他心中的幸福生活,那一定是像珍諾比亞一樣,有高腳樁柱和懸空梯子的城市,那也許是與珍諾比亞不同的城市,有隨風飄揚的旗子和彩帶,但永遠是這原始模型與其他成分的組合而已。

既然如此,就無需將珍諾比亞劃歸幸福的還是不幸福的城市范疇。按照這種類別區分城市是沒有意義的,如果要區分,則另有兩類:一類是經歷歲月滄桑,而繼續讓欲望決定自己形態的城市;另一類是要么被欲望抹殺掉,要么將欲望抹殺掉的城市。

城市與貿易 之一

迎著西北風走上八十公里,你就會到達歐菲米亞,每年的冬夏至和春秋分,七個國家的商人都會聚集此地。載著生姜和棉花駛來的船只,揚帆而去時滿載的是開心果和罌粟籽,剛卸下肉豆蔻和葡萄干的商隊,又把一匹匹金色薄紗裝入行囊,準備回程上路。不過,這些人順著河流或穿越荒原遠道而來,決不僅僅是出于做生意的愿望,因為在可汗帝國的版圖內外,所有集市上的商品都是一樣的,鋪在腳下陳列商品的都是同樣的黃席子,頭上撐著的都是同樣的防蠅布篷,做招徠的都是同樣的虛假減價。到歐菲米亞來決非只為做買賣,也是為了入夜后圍著集市四周點起的篝火堆,坐在布袋或大桶上,或者躺在成疊的地毯上,聆聽旁人所說的詞語,諸如“狼”、“妹妹”、“隱蔽的寶藏”、“戰斗”、“疥癬”、“情人”等,篝火旁的每個人都要講述一個關于狼、妹妹、隱蔽的寶藏、戰斗、疥癬和情人的故事。當你離開歐菲米亞這個每年冬夏至和春秋分都有人要來交換記憶的城市時,你知道在歸程的漫漫旅途上,為了在駝峰間或平底帆船艙內的搖搖晃晃中保持清醒,你會再度翻出所有的記憶,那時你的狼會變成另一只狼,你的妹妹會成為另一個妹妹,你的戰斗也變成另一場戰斗。歐菲米亞是個在每年冬夏至和春秋分交換記憶的城市。

……馬可·波羅剛來不久,而且完全不懂東方語言,要表述什么,就只能靠從行囊里掏出一件件物品:鼓、腌咸魚、疣豬牙穿成的項鏈,再加以手勢、跳躍、驚異或驚恐的喊聲,或模仿豺狼和貓頭鷹的叫聲。

對于皇帝來說,有時環節之間的聯系并不清楚;那些物件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裝滿矢鏃的箭囊有時表示一場戰爭的臨近,有時又代表收獲豐厚的狩獵,還可以是出售兵器的商店;沙漏可以代表已經或正在流逝的時間,又可能是制作沙漏的作坊。

但是,這位口齒不清的報告人所提供的每件事情或每個消息,令忽必烈最感興趣的是它們周圍的空間,一個未用言語充填過的空間。馬可·波羅對所走訪過的城市的描述具有這種特色:你可以在思想中漫游、迷失,停下來乘涼,或者徑自跑開。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可·波羅的講述中詞語逐漸替代了物件和手勢:先是感嘆,孤立的名詞,干巴巴的動詞,接著是繞彎子的句子,層次繁多的復雜的陳述,明喻和暗喻。外國人學會了說皇帝的語言,或者說皇帝學會了聽外國人的語言。

可是,兩個人之間的溝通似乎不如從前那么愉快了:語言當然比那些物件和手勢更能表達每個省份和城市的重要的事物:建筑、市場、風俗、植被和動物;但當波羅講述那些地方每天每夜的生活時,又找不到合適的言語,結果,還是回到用手勢、表情和目光來表達。

于是,在用準確的語言講述了城市的基本情況后,他會對每座城市進行一番無言的評論:伸出手掌,掌心或手背向上或向兩側,直截了當或拐彎抹角,動作迅速或緩慢。他們之間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對話方式;可汗戴滿戒指的白皙的手動作莊重地回答商人結實靈活的手。兩人之間的默契與日俱增,他們手的動作也就開始采取固定的姿態,這些姿態代表各自在各種時刻的心情變化。而代表事物的詞匯為豐富的實物樣品所補充更新,無聲的評論趨于封閉和定型。雙方對采用語言對話的興致逐漸在減少,他們的對話,大部分時間是在沉默與靜止狀態下進行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玉溪市| 隆昌县| 南华县| 扶余县| 米林县| 阿城市| 濮阳县| 阳曲县| 天门市| 横山县| 高密市| 张掖市| 越西县| 绥德县| 高台县| 托克逊县| 邹城市| 延长县| 交口县| 浮梁县| 新泰市| 厦门市| 芮城县| 永年县| 洞口县| 杭州市| 诸暨市| 皮山县| 县级市| 犍为县| 耒阳市| 辽阳县| 双柏县| 梅河口市| 永登县| 信阳市| 高尔夫| 桓台县| 米易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