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早餐Q&A(問與答)
Q:吃早餐的最佳時間是幾點?
A:七點到九點。早上七點到九點是孩子的胃最活躍的時候。這時孩子食欲最旺盛,吃早餐也最容易消化、吸收。同時,早餐與中餐以間隔4~5小時為好。如果吃早餐的時間較早或者較晚,孩子食欲不佳或者因為饑餓而多吃,將影響一天的精神與活力。
Q:兒童早餐吃多少水果、蔬菜為宜?
A:健康的飲食理念提倡多吃水果、蔬菜。但有些水果含糖量較高,孩子喜歡也應該適當控制,要盡量選擇低糖的水果。一般來說,孩子全天吃的蔬菜量應控制在300~400g之間,水果量為200g左右。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正餐或加餐時自行搭配。
需要注意的是,不宜在孩子空腹時給其食用水果。冬季時,應先將水果溫熱后再給孩子食用。當然,如果早餐已經很豐盛了,適量的水果可以放到學校課間加餐時食用。給孩子攜帶的加餐水果,盡量選擇完整、容易去皮或者可以不去皮直接食用的,如小橘子、葡萄、香蕉。避免切開后水果氧化導致營養流失。
蔬菜最好生食,遵循現吃、現洗、現切,少加調味料,多顏色搭配的原則;秋冬季節用水焯溫后食用,避免刺激孩子腸胃。
Q:如何避免食用過敏食材?
A:菠蘿、雞蛋白、牛奶、牛肉、羊肉、蝦、蟹、鱈魚、鮭魚、貝類、腰果、花生、黃豆、杧果等等都是容易引起孩子過敏的食材。雖然4~12歲兒童的消化系統發育已日漸成熟,但在第一次給他食用某種易過敏食物時,依然要從少量開始嘗試。待孩子沒有過敏癥狀出現后,再加入日常膳食中。
當然,也不要因為有些食材有可能會引發過敏,家長就拒絕進行最初的嘗試。提早知道孩子的飲食習慣,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同時,隨著孩子消化系統不斷地發育完善,通過少量多次的嘗試,也可以提高孩子對某些食材的免疫力。
對于有家族遺傳過敏史的孩子,則要特別留意。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專業過敏原檢查,明確食材過敏的級別,做到心中有數。
Q:兒童挑食、偏食、如何改善?
A:4~12歲孩子的腸胃較為脆弱,有的孩子不愛吃飯,有可能是胃口不好或積食引發的,調理孩子脾胃就非常重要了。可以讓孩子多運動促進消化,多食用健脾暖胃的食物(我們后面菜譜里詳細介紹),忌零食和油膩、辛辣及過甜的食物,學習小兒推拿里的“捏脊”和“補脾經”手法,適量給孩子推拿。
此外,孩子不愛吃飯,也可能只是對某些飯不感興趣。除了在味道上下功夫,還需要在造型上動動腦筋。事實證明,可愛的造型非常受孩子們的歡迎。比起一個圓圓的普通奶黃包,小兔子造型的奶黃包更容易讓孩子提起對早餐的興趣。利用造型工具進行適當造型,會為孩子們的早餐增添一份樂趣,讓孩子愛上吃早餐。
Q:天氣熱,孩子愛喝冷飲怎么辦?
A:兒童喝的水的溫度最好是接近體溫(約40℃)。水溫過低會刺激兒童敏感的腸胃,而水溫過高會影響口腔健康。喝接近人體溫度的水,對孩子體內微循環的正常運轉有重要作用。體內氧氣、營養及廢物等的運送順暢,營養才能更快、更全面地被吸收。同時喝溫水還有利于促進腸道的蠕動,防止便秘,提高免疫力,讓孩子擁有一天的好精神。
天氣熱的時候,脾胃功能弱的孩子要盡量少喝冷飲。家長可以自己煮一些營養水代替冷飲,放溫、放涼后給孩子日常飲用,如百合水、綠豆湯、馬蹄梨水等,從內而外降燥去火,減少因為燥熱引起的不適,降低喝冷飲的欲望。
一般來說,我們提倡直接給孩子吃水果,但如果孩子只愿喝果汁,可選擇用原汁機將水果榨汁,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在制作過程中的營養流失。
Q:如何防范和初步治療兒童意外窒息?
A:兒童意外窒息非常常見,4~12歲孩子從吃輔食過渡到吃成人食物,在適應過程中,牙齒的咀嚼能力、吞咽能力及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同樣處于成長階段,且兒童氣管細小,即便是很小的顆粒被誤吞入或吸入,都極可能阻塞氣道,導致窒息,引發生命危險。
所以,要盡量避免讓孩子直接食用諸如玉米粒、豆類、堅果及帶核的紅棗等容易堵塞呼吸道的食物,可以變換食材的形狀后再給孩子食用,如碾壓成泥狀,或打成粉末。根莖類食材成人食用時切段即可,而給孩子食用時需要切成小片;骨頭湯和用骨頭熬的粥,都應該去除雜質后再給孩子食用;做魚的時候應選擇無刺、少刺的品種。同時,孩子吃飯應該由大人陪同,吃飯時候不要說話逗笑、催促。家長及照顧孩子的其他人員一定要學習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方法。
如有異物堵塞在呼吸道的意外情況發生,孩子通常表現出呼吸困難、臉色變紫、不能咳嗽等癥狀,出現這種情況后首先不要慌張,通過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化險為夷。
適用于1歲以上的兒童或成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1.站在病人背后,一手握拳,放置于病人肚臍和胸骨間,另一手握住拳頭;
2.瞬間快速壓迫病人的腹部,用肺部剩余的空氣將異物沖出;
3.反復幾次直至異物排出。
對更小的孩子的急救法:
1.施救者坐在椅子上,將患兒面部向下,身體置于自己的前臂,同時用手托住孩子的頭部和頸部,使頭部的高度略低于胸部;
2.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用力拍擊孩子背部兩肩胛骨之間5次;
3.如果重復上述動作5次后癥狀沒有緩解,則將孩子翻正,角度不變,用食指及中指按壓胸骨下半段,直至異物排出。需要注意的是,施救時不要壓傷孩子的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