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五根前指的始盜龍

  • 侏羅紀是什么樣
  • 馮化太主編
  • 1287字
  • 2021-05-31 09:42:24

始盜龍的頭部

始盜龍的頭部比較大,頸部粗短,頸部的肌肉比較結實。頜部非常強健,頜部前面的牙齒呈樹葉狀,具有典型的植食性恐龍的特征。但是,頜部后面的牙齒又呈現鋸齒狀,為典型的肉食性恐龍特征。通過以上特征表明,始盜龍有可能既吃植物又吃肉,是一種雜食性恐龍。

始盜龍的身軀

始盜龍體型較小,長約1米,體重大約有6千克。它的前肢比較短,后肢比較粗。每個腳上都有五根趾頭,第五根趾頭已經退化,而后來出現的大型食肉恐龍的腳趾只剩下兩個了。

始盜龍的骨骼

始盜龍手臂和腿部的骨骼都是空的,并且都比較薄。它主要依靠腳掌中間的三根腳趾來支撐全身重量。它的第四根也是最后一根腳趾已沒有多大用處,只是在某些時候輔助支撐身體。

始盜龍的生活方式

始盜龍是一種肉食性恐龍,主要依靠后肢行走,但也有可能用四肢行走。

始盜龍不僅以同它體型差不多大小的獵物為食,還以一些小型爬行動物為食,這主要是因為它的身體輕盈,并能依靠小手指快速獵殺,所以它的食物比較豐富。

從始盜龍的前肢化石我們可以推測,始盜龍有能力捕捉并吃掉同它體型差不多大小的獵物。

雖然我們不能精確地重現這種恐龍的攻擊行為和捕食過程,但是從它那輕盈矯健的身形就不難想象到始盜龍能夠進行急速獵殺的情況。它的食譜肯定不僅僅限于小型爬行動物,可能還包括最早的一些哺乳類動物。

始盜龍的發現

始盜龍是國外科學家保羅·塞雷那、費爾南都·魯巴以及他們的學生在南美洲阿根廷西北部的伊斯巨拉斯托盆地發現的,屬于三疊紀地層。

同一個地點還發現了埃雷拉龍,這也是一種頗為原始的恐龍,它生存于三疊紀晚期。

發現始盜龍純屬是意外,當時挖掘小組一位成員在一堆棄置路邊的亂石里發現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頭骨化石,于是挖掘小組繼續挖掘,結果就挖出了一具非常完整的恐龍骨骼。

最早出生之謎

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是什么恐龍?很多古生物學家都想解開這個謎底。如果化石證據充分,這并不是一個難題,然而現在的化石最多也就保留了當時動物界千萬分之一的物種,遠古時期的大部分生物我們都不清楚。

20世紀中期,古生物學界認為腔骨龍是最古老的恐龍,但后來新的化石證據表明恐龍很可能起源于南美洲,人們才改變這個看法。

20世紀80年代,隨著更多的化石的不斷發現,一些其他動物才開始被人們認識。

1993年,隨著一具保存完好的新種類骨骼化石始盜龍的發現,科學界才對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恐龍有了新的認識。

在始盜龍的口中,靠后面的牙齒像帶槽的牛排刀一樣,這與其他食肉恐龍相似;但是前面的牙齒卻是樹葉狀,這又類似其他食草類恐龍。

這些特征表明,始盜龍很可能是從一類食草類的初龍演化而來,也就是說始盜龍才可能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恐龍之一。

五指之謎

始盜龍長有5根“手指”,而后來出現的食肉恐龍的手指數則趨于減少,到了最后出現的暴龍等大型獸腳類恐龍只剩下3根手指了。

始盜龍的腰部只有3塊薦椎支持著它那小巧的腰帶,當恐龍的體型越變越大后,支持腰帶的薦椎數目也隨之增加。始盜龍的五指既是它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證據,也是其尚未進化的依據。

拓展閱讀

始盜龍的生存年代非常早,它比其他陸生生物具有明顯的優勢,在獵取食物時猶如一個突如其來的強盜,所以古生物學家們把它命名為“黎明的掠奪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武川县| 宣武区| 湄潭县| 广昌县| 藁城市| 奉节县| 齐河县| 积石山| 凤山市| 靖宇县| 德令哈市| 石门县| 伊金霍洛旗| 四子王旗| 吉安市| 陇南市| 永宁县| 卢龙县| 金华市| 望城县| 滦南县| 乌兰察布市| 沂水县| 惠水县| 盈江县| 凤山市| 巩留县| 顺平县| 顺义区| 瑞丽市| 仁化县| 陈巴尔虎旗| 寻甸| 永靖县| 新密市| 清苑县| 陵水| 从江县| 清新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