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動物愛做游戲的原因
- 中國青少年百科全書(下)
- 劉力編著
- 684字
- 2021-05-27 15:20:32
生物學家發現,游戲通常不是個別動物的單獨活動,對于那些必須通過群體合作才能生存的動物,正是在游戲中建立起牢固的聯系。靈長類動物正是通過做游戲確定了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在游戲中,它們意識到哪些動物是強者,哪些動物是弱者。在緬甸的熱帶叢林里,高達10多米的樹梢上,兩只葉猴跳蕩著,嬉鬧著。它們依仗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樹枝上玩著“走鋼絲”和“倒立”的把戲;它倆相互推擠,好像意圖要把對方推下樹去,可被推的一方總是抓住樹枝,巧妙地跳開去,絕不會失足墜地。
在美洲巴塔哥尼亞附近的海洋里,每當刮起大風時,成群的露脊鯨把尾鰭高高舉出水面,正對著大風,以便像船帆似的讓大風推著它們,得意揚揚地“駛”向海岸。靠近海岸后,這些巨大的海獸又會潛回去,重復剛才的舉動。小河馬經常在一起頑皮地撕咬和撞擊,試探對手的力量;雄性小長頸鹿也用它的頭部和長脖子打對方,以顯示自己的威力。
盡管如此,動物在競爭中小心地避免傷害同伴。熊仔用掌部互相擊打時,注意縮回爪子以免抓傷對方;小狐貍在打斗中互相撕咬,但是從不用力將對手咬傷。哺乳動物做游戲時,通常向同伴發出正式邀請。小狗邀請同伴的信號是前腿向前跪下;小馬通過歡快地跳躍來傳遞信息;黑猩猩則是齜牙咧嘴。大部分動物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對做游戲失去了興趣,這是由它們發育成熟的狀況決定的。一般來說,雌性動物要比雄性動物發育得更快,雌性動物對做游戲失去興趣的年齡也比雄性動物更早。而有些動物能把做游戲的愛好保持終生。人工馴養的成年海豚喜歡玩球和跳環,或者玩人們投入水池中的物體;成年水獺經常在一起角斗、嬉戲;成年的雄性大猩猩有時可以和它們的幼仔連續游戲幾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