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心靈的氣質
- 豆蔻的花語(讀者精品)
- 讀者俱樂部主編
- 570字
- 2021-05-31 09:36:00
——休謨
如果一個人能夠深切地了解榮譽和美德的意義,而且情欲適中,他的舉止就總能合乎道德規范。即使他不小心違背了這些規范,回頭也很容易。反之,如果一個人生來就在心靈結構上別扭乖張,或生性冥頑不化,對美德和人性無動于衷,麻木不仁,對他人沒有同情心,也不想得到人家的評價和贊揚,這樣的人必定是完全不可救藥的,哲學也會對他束手無策的。這種人只會滿足于卑賤的色欲,沉溺在惡劣的情欲之中;他不會懺悔和抑制自己的罪惡傾向;他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有一個較好的品質,也沒有產生這一意識的必要。
對這樣的人我不知道怎么同他說話,也不知道是否存著改造他的道理。
品德善良是最幸福的心靈氣質。也就是說,它能引導我們行動和工作,使我們在同別人交際時通情達理,在遭受命運打擊時有鋼鐵般的意志,使各種感情趨于適中,使我們自己心安理得,把社會和交際的愉快看得高于感官的愉快。
言至于此,即使最粗心大意的人也肯定明白了,并非心靈的所有氣質都同樣有利于得到幸福,某種情欲或脾氣也許是非常可愛的,而另一種也許是很讓人討厭的。的確,生活狀況的全部區別不在于物質而是依賴于心靈。任何一件事,就它本身來說都無所謂哪個更能使人幸福。好和壞,包括自然和道德,都完全是相對于人的感受和情感而言的。那么只要人們能改變自己的感情,沒有人會永遠不幸。
對善于觀察的人,最渺小的事物往往就是最重大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