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青年時代(2)

撒切爾夫人后來回憶道:“星期天早上,母親常常起得很早,烤餅做飯,到我們八點左右下樓時,第一爐餅子已經烤好了。她是個非常能干的婦女。她結婚之前做過裁縫。她整天都從來沒有過片刻空閑。她既要在食品雜貨店里干活,還要干家務、做飯和手工洗燙所有的衣被。衣物從不送洗衣店,都是在家里洗?!?

談到父母對她和大姐事事嚴要求時,撒切爾夫人還回憶說:“我們是衛理公會教徒,尊敬他人的觀念深深扎根于我們的思想中,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向我灌輸:‘你必須有自己的主見。因為你的朋友在做某種事情,你也要去做它或想做它。你決不能說,由于他們在做它,所以我也想做它?!北M管瑪格麗特認為要求孩子們做與眾不同的事“總是困難的”,但她卻明確指出:“這正是父親要她畢生都遵循的教導?!?

在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父親熏陶和教育下,瑪格麗特從上小學時起就表現得與眾不同。她5歲時就被送進初級小學念書,但不是送到附近的公立學校,而是送去離家較遠的亨廷頓托爾路小學,每天來回四趟,要步行走4英里多的路。

她每周還要去上三次鋼琴課,以陶冶情操。當瑪格麗特11歲時,通過了縣中學的獎學金考試,正式升入凱蒂文女子中學。在努力學習并積極參與校內各項活動的同時,瑪格麗特還是她那閉塞的小鎮同學中關心時事、參加社會活動最多的一個。

她經常跟父親一起探討一些問題。而隨著瑪格麗特年齡和知識的不斷增長,父女倆思想交流的層次也愈來愈高,方面也越來越廣。因此不妨說,這位小城商人、業余傳教士和地方政治家不僅是這位未來女首相的父親,同時也是她那思想和品德上循循善誘的導師。

彰顯與眾不同的個性

瑪格麗特出生在一個講求實際、嚴肅認真、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虔誠的衛理公會教徒。

衛理公會教堂是羅伯茲一家生活的中心,每個星期天11時,全家去教堂做禮拜。在此之前,瑪格麗特要去學校,為唱圣歌的小孩子伴奏鋼琴。

父親羅伯茲在格蘭舍姆及其附近還是一個擔任傳教的居士,經常有人請他去傳教。羅伯茲的傳教很有感召力,知識性很強。他傳教時經常用一種說教的語調,表現出一種對幸福的虔誠。

塑造了撒切爾夫人那根深蒂固的保守主義的價值觀、決不妥協的抗爭精神和臨危不懼的鋼鐵意志的,正是她終生敬仰的父親艾爾弗雷德·羅伯茨。的確,這位生活在一個閉塞小城鎮里的小商小吏,竟然培育出了一位特色鮮明、敢作敢為、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的英國首相,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無怪乎法國前總統德斯坦在位時,對這位鋒芒逼人的英國女首相也曾不以為然,他說道:“一個雜貨商之女成了一國之主,豈非咄咄怪事!”后來,又是這同一位德斯坦,竟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驚呼:“撒切爾夫人將和丘吉爾一起并列為半個世紀以來英國最重要的首相?!?

其實,撒切爾夫人在問鼎保守黨和英國最高權位的拼殺中,從來沒有為自己不是豪門出身而曾有過自卑感。

撒切爾夫人的父親羅伯茨并非等閑之輩。盡管他12歲時就失學了,但一直刻苦自勵,自學成了材。在二女兒還是兩歲時,羅伯茨就成了格蘭瑟姆自治議會的議員,在她11歲時,又成為這個市鎮上最年輕的參議員,以后又歷任議員財政委員會主席、格蘭瑟姆的國家儲蓄委員會主任和治安官,1943年又出任其政治生涯的頂峰——格蘭瑟姆市市長。

所以說,雜貨生意雖然是羅伯茨一家的生活來源,但羅伯茨一生的主要興趣則是在政治上。在羅伯茨先生的眼里,政治生活既有權力的誘惑,又閃耀著奉獻的光輝,不僅可以滿足這位不懈奮斗者的勃發野心,又符合他那圣衛理公會教徒的責任感與道德觀念。

父親對政治生活的如此熱衷,不能不使小瑪格麗特很早就對政治生活萌發了興趣。羅伯茨經常帶自己的小女兒去聽那些來到格蘭瑟姆訪問的政治家的談話,并與他們會晤。這使瑪格麗特很早就擺脫了女孩子的靦腆,敢于在人前大大方方地言談。1935年英國議會選舉,使僅有10歲的瑪格麗特頭一次接觸到了國家級的政治,并實際投身于選舉委員會的事務。

羅伯茲對瑪格麗特的影響至深。女兒很小的時候,羅伯茲就諄諄告誡她千萬不要盲目迎合他人。

小瑪格麗特覺得活動太多了,有幾次曾設法逃脫。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氣跟充滿威嚴感的父親說:“爸爸,我也想去玩?!?

羅伯茲臉色一沉,說:“你必須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因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決定你該怎么辦,不要隨波逐流?!?

見孩子不說話,羅伯茲緩和了語氣,繼續勸導瑪格麗特:“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應該要有自己的判斷力,有自己的思想。現在是你學習知識的大好時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樣,沉迷于游樂,那樣一定會一事無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斷力,你自己做決定吧。”

聽罷父親的話,小瑪格麗特再也不吱聲了。父親的一席話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腦海里。她想:是啊,為什么我要學別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剛買回來的書我還沒看完呢。

父親深明道理,因此瑪格麗特對他言聽計從。父親嗜書如命,不斷追求知識,這一品格傳導到了女兒身上。他為彌補沒有兒子的遺憾,努力將女兒塑造成一位“領頭而不從眾”的女性。

羅伯茲經常教育女兒要有自己的理想,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最能顯示一個人的個性,隨波逐流只能使個性的光輝淹沒在蕓蕓眾生之中。不管當時她的感受如何,但是在長大后的她看來,這種情操正如對她父親一樣對她也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羅伯茲教育女兒“與眾不同”不是負擔而是財富,這是值得贊賞的品格。這種早年的教育成為瑪格麗特以后發揮作用的因素,她那時面臨的是從未曾被女人統治過的男人的世界,她必須在新的“不同的”環境中行事,這是一個女人必須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學會生存的陌生領地。

由于父親的緣故,瑪格麗特整個青少年時期都生活在地方一級的政治邊緣上。羅伯茲先生的小店不僅是經濟交往的場所,而且成了商會中熱心政治的小商人聚集的地方。

瑪格麗特的父輩們還常在她家討論時政、國際大事和探討自由經濟。羅伯茲就有意與女兒就各種問題進行辯論,以造就她擁有機智沉著、語言豐富、充滿感染力和穿透力的雄辯藝術。

11歲時,瑪格麗特進入凱斯蒂女子學校。在凱斯蒂辯論俱樂部的辯論會上,她以思維敏捷、觀點獨到、講話準確、氣勢磅礴而使同學們甘拜下風。

瑪格麗特所在的學校經常請人來校演講,每次演講結束,她總是第一個站起來大膽提問。不管她的問題是比較幼稚,還是比較尖銳,她總是充滿好奇地脫口而出,而其他的女孩子則往往怯生生地不敢開口,她們只能面面相覷或抬眼望著天花板。

回家后,瑪格麗特向父親匯報學校的情況時,父親總是鼓勵她:“孩子,你有這樣的信心,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辯論家?!备赣H的不斷鼓勵使瑪格麗特對自己的口才充滿了自信。

瑪格麗特是學校辯論俱樂部的成員,演講從不怯場。但老實說當時瑪格麗特的演講技巧一點也不高超,用她同學的話說是根本不能振奮人心,這自然不受同學歡迎?,敻覃愄貐s毫不顧忌,一有機會就上臺演講,而且滔滔不絕。

有一次,因為她講的內容大家不感興趣,而且她又講了很長時間,那時盡管臺下時有噓聲,諷刺嘲笑隨之而起,瑪格麗特自信好強的個性卻使她根本不把這些放在眼里,依然毫不臉紅地演講下去。甚至到后來,聽她演講的人都跑光了,她卻仍然坦然地把自己想講的話講完才停止。很多同學對她這種突出個性不理解,但她對別人的議論也毫不在意,一直維持著獨立自信、我行我素的個性。

當時她對希特勒的行徑也有自己的認識。她們家附近有一家賣魚片的店,她經常去買全家星期五的晚飯,在那里排隊的人常常組成一個很好的論壇。有一次辯論的題目是希特勒。

有一個人說,希特勒至少使德國人有了一些體面,而且使火車正點了。她激烈地反對這種觀點,因此一些大人對她的看法感到非常震驚,而且無疑的還有些惱怒。開店的女老板笑著說:“哦,她總是不停地辯論。”

除了對政治活動之外,瑪格麗特對法律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經常跟隨擔任市治安官的父親一道去地方法院;進入中學高年級后,瑪格麗特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去旁聽法庭的案件審理。大學畢業之后,她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法律,在當選為議員之前即通過了法律考試,成為一名專業律師。這就為她后來向高級政巔攀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瑪格麗特于凱蒂文女子中學畢業之后,即選定冷僻的化學專業,1943年10月,順利地進入夢寐以求的英國最高名牌學府牛津大學的薩姆維爾學院深造。當時英國的傳統學科以古典文學和歷史競爭最為激烈,化學則相對冷僻,選擇這一專業的姑娘就更是寥寥無幾。有人說,撒切爾夫人當時對專業的選擇反映了她頭腦的現實與明智。

廣泛涉獵各科知識

瑪格麗特4歲的時候,父親進入了市議會,從小商人變成了政府官員,從此進入了仕途,后來還做了格蘭舍姆市的市長。父親從小就輟學,但他一直很喜歡讀書,瑪格麗特十來歲時經常替父親跑圖書館,替他取書、還書,家里的雜務也經常由她和比她大4歲的姐姐承擔。

父親非常重視孩子們的教育,瑪格麗特除了上學外,還要上補習班。從5歲起,父親就讓她學習鋼琴,教她的老師很好,媽媽也會彈鋼琴,所以,瑪格麗特進步很快,后來在當地的音樂會上還得過幾次獎。

瑪格麗特學琴用的鋼琴是她的叔叔約翰·羅伯茲在北安普敦制作的。叔叔還制作教堂用的風琴?,敻覃愄?0歲時去看望叔叔,叔叔在花園的一個谷倉式的建筑物里制作了兩臺鋼琴。叔叔讓瑪格麗特用其中的一臺演奏,這讓她感到特別高興。

那時,瑪格麗特一家每到晚上就在家里開音樂會,瑪格麗特彈鋼琴,父親有很好的男低音,他和也是低音的媽媽及朋友們唱一些他們喜歡的老歌,如《圣城》、《失去的琴弦》,以及吉爾伯特和沙利文等人的作品。

11歲時,瑪格麗特離開亨廷拖耳路小學后,到凱斯蒂溫和格蘭舍姆女子學校讀書。她中午回家吃午飯,比在學校用餐節省些。每天來回走五六英里路。這個學校的校服顏色是海軍藍,所以人們稱這里的學生為“穿藍校服的女生”。

在這個學校對瑪格麗特影響最大的是化學老師,以至于后來瑪格麗特決定專修化學。當時,至少在女校中,攻讀自然科學的女生也并不多見。

一些關于科學突破的報道助長了瑪格麗特對自然科學的天生愛好,如原子的裂變、關于塑料的研究開發。瑪格麗特清楚地意識到,一個嶄新的科學世界正在展現。

瑪格麗特想成為其中的一員。而且她知道,她必須自己謀生,看來從事自然科學是一條充滿信心的道路。

瑪格麗特的父親要瑪格麗特抓住每一個受教育的機會。他們一起去諾丁漢大學聽關于當前國際事務的課外講座。這類講座在格蘭舍姆經常舉行。講完課后有一段活潑生動的提問時間,有很多人參加。

“二戰”期間,卡姆登學校的女生撤退到格蘭舍姆后,學校實行倒班制,因此周末需要加班,但要按照宗教的要求做。

瑪格麗特的父親經常與瑪格麗特討論她在學校讀過的東西。有一次,他發現瑪格麗特不懂沃爾特·惠特曼的詩,這一點很快得到補救。父親還鼓勵瑪格麗特讀一些古典作品,如布朗特姐妹、簡·奧斯汀,當然還有狄更斯的作品。

瑪格麗特15歲時,父親當上了市長,還兼任地方治安官。所以,瑪格麗特假日時常跟隨父親去法院,有時還旁聽法庭審理形形色色的案件。禮拜天,父親則要帶瑪格麗特去聽布道,這些活動都對瑪格麗特產生了很大影響。

宗教生活不僅是一種社交活動,而且還是一種富有啟發性的知識活動。傳教士們具有強烈的個性和鮮明的觀點。

公理會牧師蔡爾德經常應邀到格蘭舍姆布道。瑪格麗特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他在當時曾透徹地說明了一個頗為先進的思想:不管父親還是媽媽有什么罪過,都不應該使他們的子女受到牽連。

瑪格麗特記得他譴責了法利賽派。該派把非婚生育的孩子視為“非法”。鎮上的人都知道,有些孩子沒有父親。聽了蔡爾德牧師的布道后,瑪格麗特為另眼看待這些孩子感到內疚。

除此之外,格蘭舍姆的電影院,也給瑪格麗特的少年生活增加了無限的樂趣。而且幸運的是,瑪格麗特的一位名叫坎貝爾的顧客擁有三家電影院,他們經常邀請瑪格麗特去他們那里聽留聲機。

瑪格麗特在坎貝爾家認識了他們的女兒朱迪,她后來成為著名演員,與諾埃爾·科沃德搭檔演了戰時喜劇《笑逐顏開》,這個喜劇使夜鶯在伯科利廣場歌唱成為名曲。

由于瑪格麗特認識坎貝爾一家,瑪格麗特的父母比較容易接受電影院這個事物。只要瑪格麗特去看好電影,父親就十分支持。

在平常日子里,看電影或戲劇的伙伴都是瑪格麗特的同齡人。一般每周有一個新電影,但有些電影索然無味,放映不了6天,就從星期四開始放映一個新電影。有些人接著看第二個電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怀仁县| 平昌县| 和龙市| 青铜峡市| 西乌珠穆沁旗| 遂溪县| 稻城县| 襄樊市| 临邑县| 山西省| 沁水县| 平利县| 井研县| 新蔡县| 张北县| 泗阳县| 称多县| 花垣县| 怀安县| 咸丰县| 固安县| 盐城市| 临夏市| 永泰县| 岑溪市| 米易县| 双江| 安丘市| 西畴县| 山东省| 正蓝旗| 青岛市| 江津市| 鹤壁市| 二手房| 仪征市| 桂平市| 双桥区| 海口市|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