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認識自身免疫系統(2)
- 家庭醫療保健手冊·提高免疫手冊
- 宋濤編著
- 3356字
- 2021-05-31 09:39:34
胸腺比較重要的功能是形成T細胞,另一重大的功能就是使自身的免疫系統不能攻擊自身。
例如,取出自己的血液,將其回輸到自身是很安全的。如果是他人的血液或其他動物的血液進入體內時,最壞的情況可以達到致死。
4.腸道與脾臟完成免疫反映
食物從口進入體內,微生物、細菌、病原菌等也最容易侵入口,而腸道與口通連。因而要保護身體防御病原菌等的侵害,就要有非常重要的免疫系統。對大量進入的外來入侵物起到防御作用的淋巴器官是不能沒有的,否則,人體就會處于無戒備狀態,會成為病原菌棲息的巢穴,終難免被奪去生命。對這樣的危險要防患于未然,腸道免疫系統的功能就非常重要了。
在管理腸的消化吸收的器官中夾有腸道獨特的淋巴結,即淋巴集結,它作為免疫功能的中樞存在于腸道中。在淋巴集結以外的地方,稱為腸道上皮細胞的吸收細胞之間還存在有腸道特有的淋巴細胞和T細胞。它的下邊有稱為新膜固有層的獨特組織,成為儲存免疫細胞的地方。
脾臟像壓扁的拳頭形狀的臟器,位于左上腹部的背中側。重量為80~120克,暗紅色。脾臟由充滿了紅細胞的靜脈竇的紅脾髓和稱為集中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的白脾髓組織構成。
脾臟的功能在胎生期為造血和生產抗體等,還能貯存和破壞紅細胞,也可調整骨髓功能。脾臟通常擔當著排除機體內各種異物的濾器功能,這對于免疫器官是非常重要的。它還能儲存由骨髓和胸腺生成的T細胞、B細胞的功能。
脾臟的重要功能就是完成免疫反應。在脾臟中的白脾髓含有吞噬細胞,常駐有大量的淋巴細胞。血液中的抗原被吞噬細胞捕獲,識別這種抗原的淋巴細胞可以產生抗體以處理異物。
5.淋巴管與淋巴結進行免疫輸送
在骨髓里形成B細胞和T細胞,這些細胞通過淋巴結和淋巴管向全身輸送。
人體內布滿淋巴管,其中特別粗的淋巴管集中的地方就是淋巴結,淋巴結主要分布于腋下和腹股溝等處。淋巴結在體內分布廣泛,數目可達500個以上,形式多樣,直徑大小從1毫米到20毫米不一。
由骨髓或胸腺形成的T細胞和B細胞運送到血液中去。進而,血液和組織間進行物質交換,液體成分從毛細血管滲出。淋巴細胞進入淋巴結和淋巴管中。從血管滲出的淋巴細胞主要都集結到淋巴結處,以攻擊侵入體內的各種病原菌,發揮抵御侵入的危害功能。
在淋巴結中有輸入淋巴管和輸出淋巴管。各種各樣的抗原從輸入淋巴管進入,并集中在淋巴結處。而純淋巴細胞從血管進入淋巴結,T細胞移向淋巴結的T細胞區移動,B細胞稱動到濾胞。識別抗原的淋巴結細胞開始成熟,沒識別抗原的淋巴細胞通過輸出淋巴管循環。數日后,淋巴細胞與抗原的戰斗結束,成熟的淋巴細胞作為活化細胞進行免疫反應。
6.T細胞形成抗原免疫功能
在骨髓形成的淋巴系統干細胞進入胸腺者分化成為成熟的T細胞。從形狀上看,T細胞成滑溜的圓形。T細胞在胸腺中分化,通常成為CD4 T細胞和CD8細胞,各自在表面上分別有CD4抗原和CD8抗原。兩者具有非常不同的功能。表面抗原的略微差異就會使得功能發生改變,這點是不可思議的。
在胸腺最初既無CD4也無CD8的T細胞變成既有CD4又有CD8的細胞,它們再分化而成CD4為正、CD8為負及CD4為負、CD8為正的各自只有單一方面抗原的細胞。
也就是原來不具有表面抗原的細胞在分化過程中獲得了兩方面的抗原,最終則成為僅有單一方面功能的表面抗原細胞。經過這個途徑形成了兩種型的T細胞。將其輸送到末梢發揮各種不同的功能。
另外,CD4細胞現在分為叫做Th?和Th?兩種型。Th?和Th?生的細胞因子是不同的。此細胞因子差異是可以識別的。所謂Th?的細胞是與殺傷T細胞和巨噬細胞作用而使其活化(稱為殺傷活化),從而增強細胞的活性。Th?是所謂的輔助T細胞,在與B細胞和抗原呈遞細胞協同作用下,能促進的抗體的生成。
CD8細胞具有殺病毒感染的細胞的功能(殺傷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或者具有抑制免疫應答的功能(抑制T細胞)。
7.B細胞生產對付抗原的抗體
不向胸腺移動的淋巴系統干細胞,在骨髓或腸道中分化成為成熟B細胞。B細胞直徑大小為8~12微米,有微絨毛轉繞。在此期間,于骨髓中與自身發生反應的細胞被排除,另一些細胞移行到淋巴結與外來的非自身抗原相遇時,B細胞才活化成為抗體生成細胞,開始不斷地生產抗體。
概括起來說,B細胞是在骨髓排除自身成分、在淋巴結中與外部抗原進行戰斗、受到刺激才成為能生產對付抗原的抗體的細胞。總之,B細胞在自由變幻著的形態中生成抗體。
8.NK細胞抗病毒感染和調節免疫系統
NK細胞是天然免疫系統中一類十分重要的淋巴細胞,由于其殺傷作用是自發的,無需有抗體存在或預先加以致敏,因此將其命名為自然殺傷細胞。它通過其細胞毒活性和產生淋巴因子,在機體抗感染、抗腫瘤、免疫調節和造血調控等方面發揮重要的免疫功能。
NK細胞和殺傷T細胞在清除病原生物感染靶細胞方面有著相似的功能,但NK細胞的殺傷功能屬于天然免疫,病原生物侵人機體后數小時到數天就會遭到NK細胞的攻擊,阻止其感染的擴散,同時NK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為殺傷T細胞的分化提供有利條件;而殺傷T細胞從殺傷T細胞前體細胞誘導成熟為效應的殺傷T細胞需要一個應答過程,一般需1周以上,識別和殺傷具有特異性,免疫力維持時間也較長。另外,在病毒感染過程中,病毒感染細胞產生的IFN-a和IFN-5可誘導NK細胞的活化,提高其殺傷功能。
在病毒感染初期,NK細胞主要通過自然殺傷來控制病毒的感染,在機體產生了針對病毒抗原的特異性抗體后,NK細胞還可通過ADCC來殺傷感染的靶細胞,從而達到清除病毒的目的。穿孔素是NK細胞殺傷病毒感染靶細胞的重要因素。在病毒感染過程中,NK細胞可提供輔助B細胞免疫應答的細胞因子,尤其是針對胸腺非依賴抗原的應答。NK細胞可產生多種趨化因子,參與白細胞趨化和炎前反應。NK細胞無論在血循環中或組織中均可參與控制腫瘤轉移和阻抑轉移腫瘤的生長。NK細胞控制腫瘤生長及其轉移主要是通過穿孔素依賴的機制,但也存在著穿孔素非依賴的機制。
NK細胞除具有抗感染和抗腫瘤免疫功能外,還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和移植排斥反應。
9.其他免疫細胞的形成與功能
在骨髓中造血干細胞以每分鐘8000萬個的速度形成著,隨所在部位不同而名字有所不同。
巨噬細胞在末梢血中以單核細胞的形態存在,進入組織內后經原粒細胞、粒細胞轉化成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的特點是具有吸取小顆粒(吞飲)或整吞東西(吞噬)的功能。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認識和處理抗原。對結合在細胞表面的抗原進行分解,把抗原信息傳給輔助T細胞從而開始免疫應答,即作為抗原呈遞細胞進行工作。
粒細胞沒有抗原特異性,在白細胞中占60%~70%,但在血管外也存在。當急性炎癥反應或變態反應時,受到抗體和補體的作用對微生物發揮重要的防御作用。
中性粒細胞也稱為多形核白細胞,占循環中粒細胞的90%以上,其直徑為10~20微米,壽命為6~20小時。成為中性粒細胞的游走因子(使其在組織內自由移動)有補體成分、血小板、淋巴集結及細菌產物等。中性粒細胞中有一級顆粒和二級顆粒。一級顆粒中含有酸性水解酶、髓過氧化物酶、溶菌體等;二級顆粒含有乳肝褐質和溶菌酶。中性粒細胞的吞噬作用與這些酶類有關。
嗜酸粒細胞與中性粒細胞一樣,能吞噬并殺死微生物,在正常非過敏性個體的末梢血中約占2%~5%。另外,與嗜堿粒細胞一樣,可因適當的刺激而引起脫顆粒。所謂脫顆粒是把粒細胞中的顆粒釋放到細胞外的作用。此外,嗜酸粒細胞還具有被T細胞或肥大細胞、嗜堿粒細胞放出的因子所誘導,或使肥大細胞的產物組織胺及白三烯等失去活性的作用,有反過來抑制炎癥反應(過敏反應)的功能。
嗜堿粒細胞在循環血液中很少,占白細胞的0.2%以下,其功能尚不清楚。
三、改善免疫系統的科學與方法
1.測評自身免疫力的方案
免疫系統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感染疾病的能力。但如何知道免疫力的強弱呢?
測試項目
這項測試有助于人們了解自己的免疫力的強弱程度,從而決定有否有必要求助于免疫學專家。用“是”或“否”回答下列問題:
1.你是否經常從事體育運動?
2.你是否冬天常常凍傷手腳?
3.你是否從不為瑣碎小事而心緒不佳,哪怕一點點時間也能用于休息?
4.你是否一年不少于4次感冒?
5.你是否有點毛病就得吃藥?
6.你的食譜里是否包括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冬天和春天還補充維生素?
7.你是個善于交際的人,有幾個知心朋友,是嗎?
8.你是否愛情很滿意,家庭生活很幸福?
9.你是否喜歡散步,呼吸新鮮空氣?
10.你是否吸煙?
11.你是否時不時喝一小杯好酒?
12.你生活在城市里嗎?
13.你很注意自己的體形嗎?
14.你經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