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軍爭篇(4)

生產經營決策,經過科學論證,有把握成功,就應堅決地執行下去。

《經濟日報》1992年7月22日報道:北京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劉忠鐵前不久帶著一個絕妙的點子一建立“鄉鎮企業城”,到廣西北海市去了。

這個點子是由國家體改委的專家們提出來的,劉忠鐵得知后很快便拿定主意投身實踐。北海市的動作也快,他們不但熱情地向劉發出了邀請,而且專門從市區劃出五平方公里用地供其大顯身手。劉忠鐵為鄉鎮企業城制定的中期目標是,產值二十五個億,效益爭取達全國較高水平;辦法是提供優越條件,采取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全國各地鄉鎮企業及其它企業到北海企業城進行投資、參股、開發、聯營等活動。

鄉鎮企業發展到今天,應該上等級、上規模了,如果再“離土不離鄉”就有許多問題難以解決。為此,客觀上需要對原有的生產布局和企業組織結構進行適當調整,需要探索一條新路子,把分散在各處的鄉鎮企業相對集中起來。搞鄉鎮企業城這個點子,妙就妙在符合客觀需要,對各地鄉鎮企業都有很強的吸引力。

從北海市方面看,不是投入資金或者上新項目,而是依靠一個點子的投入,就能給地方經濟添上二十五億元產值和可觀的財政收入,這事太美了。我國經濟運行中正常的投入產出比例為,每投入一億元固定資產,可實現兩億多元的工業產值。這里,一個好點子勝過了十億元投資。由此看來,“點子投資”不但大有可為,而且別開生面,突破了傳統思路和發展模式。

各地都在加快經濟發展步伐,但注意力大多放在爭投資、上項目、鋪攤子等方面,走的是一條依靠“增量”發展的老路子,而且重復建設、投資項目趨同現象甚為突出。這種情況下,北海鄉鎮企業城特別值得重視。

鹽城無線電總廠“以利動”

戰場上能否做到“以利動”,決定著抗爭的勝敗,而市場上能否做到“以利動”,則決定著競爭的輸贏。這是因為,市場上的一切經營都是以經濟利益的獲得及獲得的程度為所追求的目標的,所以,有利而動,無利不動,也反映了經濟領域中經營管理的一條基本規律。鹽城無線電總廠經過大量的市場調查及分析本廠生產效益的經驗教訓,認為如果要在無線電技術高度發展的市場上占據競爭的優勢,必須在兩個方面爭取“有利”,爾后做到“以利動”。一個是要控制潛力,降低產品成本,爭取在同類產品中以較低的價格獲得競爭的優勢。另一個是要加強管理,保證產品質量,爭取在同類產品中讓消費者來評價,來為自己的產品作宣傳作廣告。分析出競爭之“利”后,便組織協調“以利動”了。

首先,采取優厚政策鼓勵降低成本的新型設計。廠方規定:在已規定的設計成本的前提下,每降低1元設計成本,獎勵設計人員200至500元,每超出1元,罰款200至500元。這一政策推出后,極大地調動了全廠科研設計人員的積極性。原來廠里對設計人員只有產品可靠性的要求,沒有降低成本的考核,因而造成了一些選料上及工藝上的浪費。實行設計獎勵以后,在保證質量和性能的前提下,設計人員對使用的套配件、材料等反復比較,精心測試,千方百計地降低成本,盡可能減少由于多余的設計而造成的浪費。該廠的一個設計組精心設計產品線路板的布線結構后,使每塊線路板的成本下降0.5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這種線路板共生產了36萬塊,僅此一項就為廠里增加純利18萬元。該廠設計生產的“燕舞”牌L1518型雙卡立體聲收錄機,第一次設計成本定為280元。當時產品十分走俏,為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廠部要求把設計成本再降到188元,零售價定為335元,實際成本僅為246元,比原設計成本降低34元。后來,當市場上出現300元左右的其他型號的雙卡立體聲收錄機時,設計人員又一次將該型機的成本降低為188元,零售價為280元。幾次改型,幾次降低成本,下浮市場零售價格,從而使“燕舞”產品暢銷不衰,成為全國市場上雙卡立體聲收錄機中價格最低的產品,而性能、質量上不亞于其他同類產品。

鹽城無線電總廠的成功,可以給人們以諸多的啟示,但最主要的有三條:第一,能夠在市場競爭中,準確地抓住“以利動”中最關鍵的兩項,即產品的設計成本和產品的生產質量。由此廠方有了壓低銷售價格之“利”,使其在同類產品中售價最低,以贏得更大的市場。產品質量好,社會信譽好,這是最好的廣告,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第二,有相應的政策保障“以利動”。該廠“敢為天下先”,實施了獎勵制度,調動了有關人員的積極性。第三,堅持不斷進取。我在“以利動”,對手也在“以利動”,這是市場競爭的本質決定的。該廠時刻注視著這一點,在取得初步勝利之后,他們不沉醉于喜悅之中,而是隨著競爭形勢的變化去繼續創造新的“利”。從而,使他們越競越快,越爭越強。命此三點,頗有教益。

【原文】

軍爭之法:隨機而動不可亂動

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遷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簡評】

“懸權而動”中的“懸”,意思是“掛”。“權”指秤鉈。字面意思是,衡量物體時,先把秤鉈懸掛在秤桿上,看物體輕重而移動。等秤桿兩端穩定不動時,再看秤鉈在秤桿上秤星的斤兩,以定物體重量。作為一種政治謀略,它的要求是,行動不可輕率,一定要權衡利害,三思而后行。

【戰例】

豐臣秀吉贈松蘑以謝下屬

豐臣秀吉是日本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人物之一。他領導完成了日本從割據局面到統一全土的霸業。身為攝政太政大臣,他的權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同時此人也以善于關心體恤部下而著稱。

有一年,松蘑獲得了空前的豐收。豐臣秀吉偶然聽到了這一消息,不知出自何種心理,提出要親自去采集松蘑。他的家臣們聽后,甚是為難,因為時令已過,松蘑早被采光了,怎么辦呢?

家臣們費盡腦汁,終于想出一條妙計。頭一天晚上,他們便在一片地里到處插上了松蘑。第二天,秀吉來到這里,面對滿地的松蘑,贊嘆不絕:“多么好看而令人陶醉的松蘑啊!”

此時,有個善于趨奉的家臣走過來,悄悄對秀吉說:“殿下,這松蘑是昨天晚上才插上的……。”

周圍的家臣見到這種狀況,頓時嚇得面色蒼白,因為他們知道,秀吉這個人對不忠誠他的人一向嚴懲不貸。有時竟會動用殘酷的刑罰。此刻,倘若秀吉勃然大怒,家臣們受到什么樣的處罰是不難想象的,弄不好甚至會性命難保。

秀吉聽了這位善于趨奉的家臣的話后,臉上一點兒也沒有驚奇的表情,只是點了點頭說:“不用說了,我知道了。”接著面對大家微笑著說:“我是農民出身,松蘑長得什么樣當然比你們更清楚。我來到這里一看,就覺得這片松蘑長得奇怪。可這畢竟是出自大家的一片苦心。對大家為滿足我突然提出的愿望而表示的心意,我怎能加以責怪呢。相反,倒應該認為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看到好久沒有見到的松蘑,勾起了我對往昔農村生活的懷念,這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啊!你們的心意沒有白費,為了表示我的謝意,這些松蘑就分給大家去品嘗吧!”

通過分松蘑以謝下屬這件事表,可以看出豐臣秀吉對籠絡人心之道運用得多么嫻熟。羅斯福攫取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最早不是由美國開鑿。19世紀末,有一家法國公司跟哥倫比亞簽訂了一個合同,打算在哥倫比亞的巴拿馬省境內開一條連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運河。

主持運河工程的總工程師就是因開鑿蘇伊士運河而聞名世界的法國人雷賽布,他自以為這一工程不在話下。然而,巴拿馬環境與蘇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進度很慢,公司的資金也開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美國早在1880年就想開一條連貫兩大洋的運河。由于法國先下手與哥倫比亞簽訂了條約,美國在這一問題上十分懊悔。

在這種形勢下,法國公司的代理人布里略訪問美國,向美國政府兜售巴拿馬運河公司,要價一億美元。

美國早已對運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國擬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國卻故作姿態。羅斯福指使美國海峽運河委員會提出一報告,證明在尼加拉瓜開運河省錢。報告指出,在尼加拉瓜開運河的全部費用不到兩億美元。在巴拿馬開運河的直接費用雖然只有一億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筆收買法國公司的費用,這樣,開巴拿馬運河的全部支出將達兩億五千萬美元。

布里略看到這個報告后大吃一驚。如果美國不在巴拿馬開運河,法國不是一分錢也收不回了嗎?于是他馬上游說,表明法國公司愿意削價,只要四千萬美元就行了。通過這一方法,美國就少花了六千萬美元。

羅斯福又用同一計策來壓哥倫比亞政府。他指使國會通過一個法案,規定美國如果能在適當時期內同哥倫比亞政府達成協議,將選擇巴拿馬開運河,否則,美國將選擇尼加拉瓜。

這樣一來,哥倫比亞也坐不住了。駐華盛頓大使馬上找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協商,簽訂了一項賣國條約,同意以一千萬美元的代價長期租給美國一條兩岸各寬三英里的運河區,美國每年另外付金十萬元。

“欲進形以退”,羅斯福成功地運用了這種謀略,最后,美國只用了很少的代價,就攫取了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和使用權。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1860年5月11日,加里波迪率領紅衫軍成功地在西西里的馬爾薩拉港登陸。一踏上西西里的土地,加里波迪就毫不猶豫地進軍巴勒摩。

為了壯大聲勢,增強實力,他一方面發表了告西西里人民書,放手發動群眾,獲取馬匹、車輛、輜重、給養;另一方面與當地起義軍會師,與當地民政首腦與社會賢達合作,使這支人民的軍隊聲威大震。

在向巴勒摩進軍途中,加里波迪的軍隊故意避開一般人常走的大路,而選擇了繞圣朱利亞諾山腳而行的更直的捷徑,推進到軍事重鎮卡拉塔菲米,這里有那不勒斯軍隊的包括炮兵與騎兵的三個營掘壕固守。他們部署的大炮居高臨下,構成了強大的火力網。加里波迪研究了敵情后,發出了進攻的命令,不久就攻占了第一線陣地。那不勒斯軍隊一邊負隅頑抗,一邊徐徐撤退,在第二道山嶺列開戰斗隊形,以卡拉塔菲米的建筑群為依托,以事先修好的防御工事作掩護,進行頑強的抵抗。遠征軍多次沖鋒均被打退,傷亡比較慘重。加里波迪集結起全部兵力,他自己與司令部人員一馬當先,冒著密集的炮火沖鋒,與敵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肉搏戰,攻占了對方防守極為嚴密的陣地。

經過長時間的廝殺,遠征軍將士人困馬乏,精疲力盡,他們紛紛要求指揮官休戰幾個小時,到晚上再來殲滅殘敵。“不,這不是休戰的時候”,加里波迪斬釘截鐵地回答,臉上泛起他特有的那種溫和的微笑,露出在任何情況下從未喪失的鎮靜表情,并接著說:“我們一休戰,那不勒斯人就會以為我們已被打垮。他們的士氣并沒有完全消沉下去,他們的士兵打得不錯。我們如果不抓住戰機,我們如果休戰,今晚就打不垮他們,因為他們會看出:我們現在打不敗他們。我們必須嚇破他們的膽。”然后他向士兵們大聲疾呼:“意大利的命運就在這里,就在這個戰場上,就在我們與那不勒斯軍隊的第一次交鋒中。我們必須征服一切,或者就戰死在這個沙場上。這次戰斗必須是決定性的一戰——不是戰死,就是勝利。”司令官決一死戰的決心使得身著紅色衣衫的勇士們感到身上增添了無窮的力量,他們又像早先那樣勇猛地沖入敵陣,連續攻克了敵軍五道堅固的陣地。與此同時,加里波迪還派出西西里起義軍從側翼打擊敵人,分散敵軍的防守火力。在這雙重壓力下,敵軍終于抵擋不住,丟盔卸甲地退出了卡拉塔菲米。

翌日,加里波迪在難以形容的歡呼聲中進入卡拉塔菲米。然而,加里波迪進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他的戰士祝賀他們輝煌的戰績:“率領你們這樣的戰士,我什么樣的大仗都敢打。昨天,我已證明了這一點。當時,就敵人兵力與敵陣的火力而論,我率領你們進行了一場非常艱苦的戰斗。我依靠的是你們使得敵人聞風喪膽的刺刀。你們明白,這一點我沒有估計錯。”

戰爭不僅是雙方實力與智慧的角逐,同時也是一種意志的較量。“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從這種意義上講,抓住戰機,決一死戰,也是一種智謀的運用。

【原文】

通信聯絡手段的重要性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金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簡評】

指揮員在戰場指揮眾多的部隊作戰,在“言不相聞、視不相見”的情況下,必需有通信聯絡的手段,并且要求部隊切實按照信號所示的意圖或命令行事。作為通信信號的旌旗,在古代通常按旌幟的顏色、形狀和上下左右擺動的次數,規定所指示的含義。后來發展到“旗語”,就能表示更豐富的內容了。煙火,古代的“狼煙臺”是遠距離通信的信號;火把、篝火、火堆、燈火為夜間通信信號,后來發展為信號燈以及燈語,不僅夜間使用,有時白天也用信號燈通信。這些都是信號通信工具。而金鼓、號角、銅號則是音響通信手段。

通信聯絡的目的,正如書中所說的,“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即統一人們的視聽以達統一行動之目的。

【戰例】

春秋時期,晉侯率兵討伐齊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博罗县| 泗水县| 平塘县| 遂宁市| 八宿县| 股票| 突泉县| 桦南县| 罗江县| 罗甸县| 昭平县| 罗山县| 稷山县| 稷山县| 赣榆县| 濮阳市| 泰兴市| 油尖旺区| 韩城市| 潮安县| 南汇区| 庄浪县| 荣昌县| 芜湖县| 甘德县| 广安市| 青阳县| 叶城县| 南澳县| 甘南县| 托里县| 铁力市| 巨野县| 洛川县| 加查县| 齐河县| 双流县| 榆社县| 酉阳|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