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晉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
癸丑,唐主以千春節置酒,晉國長公主上壽畢,辭歸晉陽。帝醉,曰:“何不且留,遽歸,欲與石郎反邪!”石敬瑭聞之,益懼。
三月,丙午,以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馬胤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胤孫性謹懦,中書事多凝滯,又罕接賓客,時人目為“三不開”,謂口、印、門也。
【譯文】
后晉高祖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
癸丑(正月二十三日),后唐末帝在自己的生日千春節置酒擺宴,晉國長公主上壽祝賀完后,辭退回晉陽。當時末帝已經喝得酩酊大醉了,便說道:“為什么不多待些時間呢?難道你是想忙著趕回去幫石郎造反嗎?”石敬瑭聽說后,十分的害怕。
三月,丙午(十七日),末帝任用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馬胤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馬胤孫性格謹慎懦弱,中書省辦事往往凝滯不能通暢,又很少接待客人,時人說他們是口、印、門“三不開”。
石敬瑭盡收其貨之在洛陽及諸道者歸晉陽,托言以助軍費,人皆知其有異志。唐主夜與近臣從容語曰:“石郎于朕至親,無可疑者;但流言不釋,萬一失歡,何以解之?”皆不對。
端明殿學士、給事中李崧退謂同僚呂琦曰:“吾輩受恩深厚,豈得自同眾人,一概觀望邪!計將安出?”琦曰:“河東若有異謀,必結契丹為援。契丹母以贊華在中國,屢求和親,但求萴剌等未獲,故和未成耳。今誠歸萴剌等與之和,歲以禮幣約直十余萬緡遺之,彼必歡然承命。如此,則河東雖欲陸梁,無能為矣?!贬略唬骸按宋嶂疽?。然錢谷皆出三司,宜更與張相謀之?!彼旄鎻堁永?,延朗曰:“如學士計,不惟可以制河東,亦省邊費之什九,計無便于此者。若主上聽從,但責辦于老夫,請于軍財之外捃拾以供之?!彼?,二人密言于帝,帝大喜,稱其忠,二人私草《遺契丹書》以俟命。
【譯文】
石敬瑭把他在洛陽及諸道的財物全部收攏送回晉陽,說是幫助軍費,人們都知道他是心懷詭意。唐主在夜間同近臣從容平淡地說道:“石郎是朕的至親,沒有什么可以猜疑的;但是流言總是不間斷的發生,萬一與他失掉和信,那么該怎么辦呢?”眾臣都沒有作答。
端明殿學士、給事中李崧退下來對同僚呂琦說道:“我們這些人受恩深厚,怎能把自己等同于眾人,一概觀望呢?現在會想出什么辦法來呢?”呂琦說:“河東那里如果有別的打算,必然要勾結契丹來作援助。契丹太后因為他的長子李贊華投降中國,多次要求和親,但是,他們要求釋放萴剌回去沒有得到結果,所以和議還沒有成功。目前,如果真能把萴剌等放歸與他們議和,每年用大概有價值十多萬緡的禮物、錢財送給他們,他們必定會歡欣地答應道。假如做到這樣,那么河東雖然想蠢動,也就無能為力了?!崩钺抡f:“你所說的與我的想法一樣。然而錢、糧都要從三司支出,需要進一步同張丞相商議。”他們便把事情告訴了張延朗,張延朗說道:“按學士的策劃,不但可以制約河東,也可以節省戍邊費用十分之九,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計謀了。如果主上聽從了這個建議,只要責成老夫去辦理就可以了,可以到國家財庫之外去搜集,以供任用?!庇忠粋€晚間,二人秘密地把這個辦法陳述給末帝,末帝十分的驚喜,稱道二人的忠心,二人私下草擬《遺契丹書》來等待命令。
久之,帝以其謀告樞密直學士薛文遇,文遇對曰:“以天子之尊,屈身奉夷狄,不亦辱乎!又,虜若循故事求尚公主,何以拒之?”因誦戎昱《昭君詩》曰:“安危托婦人?!钡垡馑熳儭R蝗?,急召崧、琦至后樓,盛怒,責之曰:“卿輩皆知古今,欲佐人主致太平,今乃為謀如是!朕一女尚乳臭,卿欲棄之沙漠邪?且欲以養士之財輸之虜庭,其意安在?”二人懼,汗流浹背,曰:“臣等志在竭愚以報國,非為虜計也,愿陛下察之。”拜謝無數,帝詬責不已。呂琦氣竭,拜少止,帝曰:“呂琦強項,肯視朕為人主邪!”琦曰:“臣等為謀不臧,愿陛下治其罪,多拜可為!”帝怒稍解,止其拜,各賜卮酒罷之,自是群臣不敢復言和親之策。丁巳,以琦為御史中丞,蓋疏之也。
【譯文】
過了一段時間,末帝把他們的策略告訴了樞密直學士薛文遇,薛文遇回答說道:“以天子的尊崇,屈身事奉夷狄野人,不就是太恥辱了嗎?再者說,如果那胡虜按照過去的做法來謀求迎娶公主去和親,拿用什么來拒絕他?”接著就誦讀唐人戎昱的《昭君詩》說:“安危托婦人?!蹦┑鄣乃枷氡阌辛烁淖儯阂惶?,緊急召來李崧和呂琦到后樓,十分的很怒火,責怪他們說道:“你們這些人都是懂得歷史的,是想要輔佐人主平定天下太平的,怎么現在竟然想出了這么個餿主意呢?朕有一個女兒年齡還很小,你們是要想把她拋到大沙漠上去嗎?而且,要把國家養兵的財力輸送給胡虜那里去,存有什么居心呢?”李崧和呂琦十分的惶恐,嚇得汗流浹背,說道:“臣等的本意是要竭盡愚拙的想法用以報效國家,不是在替胡虜作打算,希望陛下明察秋毫?!倍藷o數次拜謝求恕,末帝指責不停。呂琦氣力不繼,叩拜稍有停頓,末帝說道:“呂琦很倔強,難道你還肯把朕看做人主嗎?”呂琦說:“我們謀事不善,愿陛下治罪,多拜又有什么用呢?”末帝的惱怒稍微有了一點的緩解,制止他們的叩拜,每人賜給一杯酒,讓他們出宮了,從此群臣不敢再提和親的意見了。丁巳(二十八日),末帝任用呂琦為御史中丞,以對他的疏遠。
初,石敬瑭欲嘗唐王之意,累表自陳贏疾,乞解兵柄,移他鎮。帝與執政議從其請,移鎮鄆州。房暠、李崧、呂琦等皆力諫,以為不可,帝猶豫久之。
五月,庚寅夜,李崧請急在外,薛文遇獨直,帝與之議河東事,文遇曰:“諺有之:‘當道筑室,三年不成?!澥聰嘧允ブ尽H撼几鳛樯碇\,安肯盡言!以臣觀之,河東移亦反,不移亦反,在旦暮耳,不若先事圖之?!毕仁牵g者言國家今年應得賢佐,出奇謀,定天下。帝意文遇當之,聞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敗吾決行之?!奔礊槌?,付學士院使草制。辛卯,以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以馬軍都指揮使、河陽節度使宋審虔為河東節度使。制出,兩班聞呼敬瑭名,相顧失色。
【譯文】
以前,石敬瑭想試探末帝的意圖,屢次上表陳訴身體虛弱,以請求來解除他的兵力,調遷到別的鎮所。末帝與執政大臣討論商議后便答應了他的請求,把他移鎮鄆州。房暠、李崧、呂琦等人都極力諫勸,認為不可以這樣做,末帝猶疑了很久。
五月,庚寅(初二)夜間,李崧因有急事請假在外,薛文遇獨自一人承值夜班,末帝同他議論河東的事情,薛文遇說道:“俗話說:‘在道路當中蓋房,三年也蓋不成?!@種事情只能由主上的意志來進行決斷。群臣各為自身利害作出了打算,怎么可以什么話都來說呢?以臣愚見,河東的事,移鎮也反,不移也要反,只是時間的早晚罷了,不如走在前頭,先把給他解決了。”以前,術士說國家今年應該得到賢人輔佐,提出奇謀,來平定天下。末帝以為這個人當由薛文遇來應驗,聽到他的話,十分的高興,說道:“愛卿的話,使我心意豁達,不論成功是否,我決心已定。”立即命薛文遇寫出封授官職的擬議,交付學士院草擬任命制書。辛卯(初三),任命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任用馬軍都指揮使、河陽節度使宋審虔為河東節度使。制令一出,文武兩班聽到呼叫石敬瑭的名字,便相顧失色。
甲午,以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為西北蕃漢馬步都部署,趣敬瑭之鄆州。敬瑭疑懼,謀于將佐曰:“吾之再來河東也,主上面許終身不除代;今忽有是命,得非如今年千春節與公主所言乎?我不興亂,朝廷發之,安能束手死于道路乎?今且發表稱疾以觀其意,若其寬我,我當事之;若加兵于我,我則改圖耳?!蹦涣哦蜗驑O言拒之,敬瑭以其樸直,不責也。節度使判官華陰趙瑩勸敬瑭赴鄆州;觀察判官平遙薛融曰:“融書生,不習軍旅?!倍佳貉绖⒅h曰:“明公久將兵,得士卒心;今據形勝之地,士馬精強,若稱兵傳檄,帝業可成,奈何以一紙制書自投虎口乎?”掌書記洛陽桑維翰曰:“主上初即位,明公入朝,主上豈不知蛟龍不可縱之深淵邪?然卒以河東復授公,此乃天意假公以利器。明宗遺愛在人,主上以庶孽代之,群情不附。公明宗之愛婿,今主上以反逆見待,此非首謝可免,但力為自全之計。契丹主素與明宗約為兄弟,今部落近在云、應,公誠能推心屈節事之,萬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無成?”敬瑭意遂決。
先是,朝廷疑敬瑭,以羽林將軍寶鼎楊彥詢為北京副留守,敬瑭將舉事,亦以情告之。彥詢曰:“不知河東兵糧幾何,能敵朝廷乎?”左右請殺彥詢,敬瑭曰:“惟副使一人我自保之,汝輩勿言也?!?
【譯文】
甲午(初六),末帝任用建雄節度使張敬達為西北蕃漢馬步都部署,催促石敬瑭速赴鄆州。石敬瑭很是疑懼,便和他的將佐計議說道:“我第二次來河東的時候,主上曾當面答應我終身不再派別人來替換我;現在又突然有了這樣的一個命令,莫非不是像今年過千春節的時候,主上同公主所講的那樣嗎?我如果不造反,朝廷就要先發制人,怎么能束手被擒,死在路上呢?現在我要上表說有病,來觀察朝廷對我的意向,如果他對我很寬容,我就臣事他;如果他對我用武,那我就要另謀打算了?!蹦涣哦蜗驑O力反對,石敬瑭因為他為人直率,并不因此而責怪他。節度使判官華陰人趙瑩勸石敬瑭去鄆州赴任;觀察判官平遙人薛融說:“我是個書生,不懂得用兵作戰之事。”都押牙劉知遠說道:“明公您一直統領兵將,很受到士兵們的愛戴;如今正占據著有利的地勢,將士和馬步軍隊都很精銳強悍,如果起兵,傳發檄文宣示各道,可以完成統一國家的帝王大業,怎么能只為一道朝廷制令便自投羅網呢?”掌書記洛陽人桑維翰說道:“主上當初即位之時,明公您入京朝賀,主上豈能不懂得蛟龍不可縱之歸淵的道理呢?然而到底還是把河東再一次交還給您,這正是天意要借一把快刀來給您。先帝明宗的遺愛留給了后人,主上卻用旁支的庶子來取代大位,群情是不順從于他的。您是明宗的愛婿,可是現在主上卻把您當做叛逆來看待,這就不是僅僅靠表示低頭服從所能取得赦免得了的,只能努力為保全自己想辦法了。契丹向來同明宗協約做兄弟之邦,現在,他們的部落近在云州、應州,您如果真能推心置腹地曲意討好他們,萬一有了急變的事情,早上叫他晚上就能到來,還擔心有什么事情辦不成嗎?”石敬瑭便下了造反的決心。
以往,朝廷猜疑石敬瑭,任用羽林將軍寶鼎人楊彥詢為北京太原的副留守,石敬瑭將要起兵造反,也把事情告訴了他。楊彥詢說:“不知道河東現在有多少兵士和糧秣,能夠敵得過朝廷嗎?”石敬瑭左右的人請求把楊彥詢殺死了,石敬瑭說道:“只有副使我可以親自保證只有他一個人沒有事情,你們大家就沒有必要再說了。”
戊戌,昭義節度使皇甫立奏敬瑭反。敬瑭表:“帝,養子,不應承祀,請傳位許王?!钡凼至哑浔淼值?,以詔答之曰:“卿于鄂王固非疏遠,衛州之事,天下皆知;許王之言,何人肯信?”壬寅,制削奪敬瑭官爵。乙巳,以張敬達兼太原四面排陳使,河陽節度使張彥琪為馬步軍都指揮使,以安國節度使安審琦為馬軍都指揮使,以保義節度使相里金為步軍都指揮使,以右監門上將軍武廷翰為壕寨使。丙午,以張敬達為太原四面兵馬都部署,以義武節度使楊光遠為副部署。丁未,又以張敬達知太原行府事,以前彰武節度使高行周為太原四面招撫、排陳等使。光遠既行,定州軍亂,牙將千乘方太討平之。
【譯文】
戊戌(初十),昭義節度使皇甫立奏報石敬瑭叛亂。石敬瑭上表稱:“皇帝是一個養子,不應當繼位,請把皇位傳給許王李從益?!蹦┑郯咽磋┑谋碚滤核槿釉诹说厣希迷t書回答他說道:“你同鄂王李從厚本來就并不疏遠,衛州的事情,天下的人全部都知道;許王的話,誰來肯相信他呢?”壬寅(十四日),末帝下了制令,削奪了石敬瑭的官爵。乙巳(十七日),末帝任用張敬達兼太原四面排陳使,河陽節度使張彥琪為馬步軍都指揮使,任用安國節度使安審琦為馬軍都指揮使,任用保義節度使相里金為步軍都指揮使,任用右監門上將軍武廷翰為壕寨使。丙午(十八日),任命張敬達為太原四面兵馬都部署,任命義武節度使楊光遠為副部署。丁未(十九日),又任命張敬達主持太原行府事,任命前彰武節度使高行周為太原四面招撫、排陳等使。楊光遠離任后,定州軍叛亂,牙將千乘縣人方太討伐安撫了這場叛亂。
張敬達將兵三萬營于晉安鄉。戊申,敬達奏西北先鋒馬軍都指揮使安審信叛奔晉陽。審信,金全之弟子也,敬瑭與之有舊。先是,雄義都指揮使馬邑安元信將所部六百余人戍代州,代州刺史張朗善遇之。元信密說朗曰:“吾觀石令公長者,舉事必成;公何不潛遣人通意,可以自全。”朗不從,由是互相猜忌。元信謀殺朗,不克,帥其眾奔審信,審信遂帥麾下數百騎與元信掠百井奔晉陽。敬瑭謂元信曰:“汝見何利害,舍強而歸弱?”對曰:“元信非知星識氣,顧以人事決之耳。夫帝王所以御天下,莫重于信。今主上失大信于令公,親而貴者且不自保,況疏賤乎?其亡可翹足而待,何強之有?”敬瑭悅,委以軍事。振武西北巡檢使安重榮戍代北,帥步騎五百奔晉陽。重榮,朔州人也。以宋審虔為寧國節度使、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譯文】
張敬達率兵三萬在晉安鄉安營扎寨。戊申(二十日),張敬達奏報西北先鋒馬軍都指揮使安審信叛奔晉陽。安審信是安金全的侄子,與石敬瑭舊有來往。過去,雄義都指揮使馬邑人安元信帶領所部六百多人戍守代州,代州刺史張朗待他特別的好。安元信暗中勸說張朗道:“我看石令公是個長者,他舉兵造反,一定會取得成功;您何不暗地派人去表達心意,可以保全自己。”張朗不聽,從此以后二人互相猜疑。安元信企圖殺了張朗,但是沒有獲得成功,便帶領自己的部下兵眾投奔安審信,安審信便率領他指揮下的幾百騎兵與安元信會合,搶掠百姓以后,投奔晉陽。石敬瑭對安元信說:道“你看出有什么利害,竟然舍強而歸弱呢?”安元信回答說道:“我并不會觀星看象,只是用人事的判斷來作決定罷了。談起帝王之所以能夠臨御天下,沒有比信譽更可貴的了。如今,主上對令公您失去了信任,至親而且尊貴的人還不能自保,何況疏遠而卑微的人呢?他的滅亡之日很快就會來臨了,他算什么強???”石敬瑭聽了十分的高興,便讓他掌管軍事。振武西北巡檢使安重榮戍守代北,也率領步兵和騎兵五百人投奔晉陽。安重榮是朔州人。朝廷任命宋審虔為寧國節度使、充當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癸亥,唐主以張令昭為右千牛衛將軍,權知天雄軍府事。令昭以調發未集,且受新命。尋有詔徙齊州防御使,令昭托以士卒所留,實俟河東之成敗。唐主遣使諭之,令昭殺使者。甲戌,以宣武節度使兼中書令范延光為天雄四面行營招討使,知魏博行府事,以張敬達充太原四面招討使,以楊光遠為副使。丙子,以西京留守李周為天雄軍四面行營副招討使。
石敬瑭遣間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維翰草表稱臣于契丹主,且請以父禮事之,約事捷之日,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之。劉知遠諫曰:“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許以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本磋┎粡摹1碇疗醯?,契丹主大喜,自其母曰:“兒比夢石郎遣使來,今果然,此天意也。”乃為復書,許俟仲秋傾國赴援。
【譯文】
六月癸亥(初六),后唐末帝任用張令昭為右千牛衛將軍,暫時主持天雄軍府的事務。張令昭因為調發人馬沒有會集,暫且接受新的任命。過了一段時間后,又有詔書命令他調任齊州防御使,張令昭托詞說被士兵所停滯,實際上是等待觀察河東起兵的成敗。后唐末帝派遣使者告諭他,張令昭把使者給殺死了。甲戌(十七日),末帝任命宣武節度使兼中書令范延光為天雄四面行營招討使,主持魏博行府之事,任命張敬達充當太原四面招討使,任用楊光遠為副使。丙子(十九日),任命西京留守李周為天雄軍四面行營副招討使。
石敬瑭派使者從小路求救于契丹,令桑維翰草寫表章向契丹主稱臣,并且請求用對待父親的禮節來對待他,約事情成功之時,劃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給契丹。劉知遠勸諫他說道:“稱臣就行了,用父親的禮節對待他就實在是太過分了。用豐厚的金銀財寶賄賂他,自然是足以促使他發兵,不必許諾割讓他土田,恐怕那樣以后要成為中國的心患,后悔莫及了。”石敬瑭不聽從。表章送到契丹,契丹國主耶律德光特別的高興,告訴他的母親述律太后說:“孩兒最近夢到石郎派遣使者過,現在真的來了,這簡直就是天意啊?!北阆蚴磋懥嘶匦?,答應等到仲秋時節,發動全國人馬來援助他。
張敬達筑長圍以攻晉陽。石敬瑭以劉知遠為馬步都指揮使,安重榮、張萬迪降兵皆隸焉。知遠用法無私,撫之如一,由是人無貳心。敬瑭親乘城,坐臥矢石下。知遠曰:“觀敬達輩高壘深塹,欲為持久之計,無他奇策,不足慮也。愿明公四出間使,經略外事。守城至易,知遠獨能辦之?!本磋﹫讨h手,撫其背而賞之。
唐主使端明殿學士呂琦至河東行營犒軍,楊光遠謂琦曰:“愿附奏陛下,幸寬宵旰。賊若無援,旦夕當平;若引契丹,當縱之令入,可一戰破也?!钡凵鯋偂5勐勂醯ぴS石敬瑭以仲秋赴援,屢督張敬達急攻晉陽,不能下。每有營構,多值風雨,長圍復為水潦所壞,竟不能合。晉陽城中日窘,糧儲浸乏。
【譯文】
張敬達設置了很長的包圍工事來攻擊晉陽。石敬瑭任用劉知遠為馬步都指揮使,把安重榮、張萬迪的降兵都隸屬于他。劉知遠以法辦事,沒有私弊,對軍民撫恤一視同仁,因此人們都不存二心。石敬瑭親自登城視察部屬兵卒,坐臥在敵人的矢石投射之下。劉知遠說道:“察看張敬達這些人筑設高壘深溝,想作持久的打算,他們沒有別的好辦法,是不足為慮的。請您向各方派出走小路的使者,經辦對外事務。守城的事就很容易,我一個人就能獨自辦理。”石敬瑭拉著劉知遠的手,撫拍他的肩膀贊賞他。
后唐主派出端明殿學士呂琦到河東行營犒勞軍隊,楊光遠對呂琦說道:“請您附帶奏告陛下,請主上稍微減少晝夜的操勞。賊兵如果沒有援兵,用不了多少時日就可以打退他們;如果他勾結契丹來犯,自當放他進來,一次戰斗就要以把他給擊敗?!蹦┑勐劼犠嗍值母吲d。末帝聽說契丹答應石敬瑭在仲秋時節發兵來支援他,多次督促張敬達緊急攻打晉陽,但不能攻克。每當有所營建構筑工事。往往趕上風雨天氣,很長的包圍工事又被水漫所破壞,竟然接合不攏。晉陽城中日益窘迫,糧食儲備因為浸泡而缺乏。
九月,契丹主將五萬騎,號三十萬,自揚武谷而南,旌旗不絕五十余里。代州刺史張朗、忻州刺史丁審琦嬰城自守,虜騎過城下,亦不誘脅。審琦,沼州人也。
辛丑,契丹主至晉陽,陳于汾北之虎北口。先遣人謂敬瑭曰:“吾欲今日即破賊可乎?”敬瑭遣人馳告曰:“南軍甚厚,不可輕,請俟明日議戰未晚也?!笔拐呶粗粒醯ひ雅c唐騎將高行周、符彥卿合戰,敬瑭乃遣劉知遠出兵助之。張敬達、楊光遠、安審琦以步兵陳于城西北山下,契丹遣輕騎三千,不被甲,直犯其陳。唐兵見其贏,爭逐之,至汾曲,契丹涉水而去。唐兵循岸而進,契丹伏兵自東北起,沖唐兵斷而為二,涉兵在北者多為契丹所殺,騎兵在南者引歸晉陷寨。契丹縱兵乘之,唐兵大敗,步兵死者近萬人,騎兵獨全。敬達等收余眾保晉安,契丹亦引兵歸虎北口。敬瑭得唐降兵千余人,劉知遠勸敬瑭盡殺之。
【譯文】
九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統領五萬騎兵,號稱三十萬,從代州揚武谷向南進發,旌旗連續不斷達五十多里。代州刺史張朗、忻州刺史丁審琦繞城自守,敵人騎兵經過城下的時候,也不誘降挾脅他。丁審琦是沼州人。
辛丑(十五日),契丹主到達晉陽,把兵馬布列在汾北的虎北口。先派人對石敬瑭說道:“我打算今天攻打賊兵,可不可以呢?”石敬瑭派人馳奔告訴他們說:“南軍力量十分的雄厚,不可以輕視,請等到明天議論好怎樣開戰也不遲?!笔拐哌€沒有到達契丹軍營,契丹兵已經同后唐騎將高行周、符彥卿打了起來,石敬瑭便派劉知遠出兵援助他們。張敬達、楊光遠、安審琦用步兵列陣在城西北山下,契丹派輕騎兵三千人,不披鎧甲,直奔唐兵陣列。唐兵看到契丹兵勢力薄弱,爭相驅趕,到了汾水之曲,契丹兵涉水而去。唐兵沿著河岸向北進攻,契丹伏兵從東北涌起,沖擊唐兵,把唐兵截成了兩段,在北面的步兵大多被契丹軍所殺死,在南面的騎兵引退回到晉安營寨。契丹放開兵馬乘亂攻擊,唐兵大敗,步兵死亡近萬人,騎兵卻得到了保全。張敬達等收集余眾退保晉安,契丹也率領其兵返回虎北口。石敬瑭俘獲后唐降兵一千多人,劉知遠勸石敬瑭把他們都給殺死了。
是夕,敬瑭出北門,見契丹主。契丹主執敬瑭手,恨相見之晚。敬瑭問曰:“皇帝遠來,士馬疲倦,遽與唐戰而大勝,何也?”契丹主曰:“始吾自北來,謂唐必斷雁門諸路,伏兵險要,則吾不可得進矣。使人偵視,皆無之。吾是以長驅深入,知大事必濟也。兵既相接,我氣方銳,彼氣方沮,若不乘此急擊之,曠日持久,則勝負未可知矣。此吾所以亟戰而勝,不可以勞逸常理論也。”敬瑭甚嘆伏。
壬寅,敬瑭引兵會契丹圍晉安寨,置營于晉安之南,長百余里,厚五十里,多設鈴索吠犬,人跬步不能過。敬達等士卒猶五萬人,馬萬匹,四顧無所之。甲辰,敬達遣使告敗于唐,自是聲問不復通。唐王大懼,遣彰圣都指揮使符彥饒將洛陽步騎兵屯河陽,詔天雄節度使兼中書令范延光將魏州二萬由青山趣榆次,盧龍節度使、東北面招討使兼中書令北平王趙德鈞將幽州兵由飛孤出契丹軍后,耀州防御使潘環糾合西路戍兵,由晉、絳兩乳嶺出慈、隰。共救晉安寨。契丹主移帳于柳林,游騎過石會關,不見唐兵。
【譯文】
這天夜晚,石敬瑭出北門,會見契丹主。契丹主握住石敬瑭的手,相見恨晚。石敬瑭問:“皇帝這么遠的趕過來,兵馬疲憊,急促之間同唐兵作戰卻取得勝利,這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契丹主說道:“開始我從北面過來,以為唐兵必然要切斷雁門的各條通道,埋伏兵眾在險要的地點,那樣我就不能順利地前行了。我派人去做偵察,發現斷路和伏險都沒有。這樣,我才得以長驅直入,知道大事一定會成功。兵馬相接后,我方氣勢正銳盛,彼方氣勢正頹喪,如果不乘此次機會急速攻擊他,曠日持久,那誰勝誰負就很難預料了。這就是我之所以速戰而勝的原因,不能用誰勞誰逸的通常的道理就此來衡量的?!笔磋┞犃耸值呐宸?。
壬寅(十六日),石敬瑭率領兵馬會合契丹軍包圍了晉安寨,在晉安的南面設置了營地,長一百余里,寬五十里,密布帶鈴索的吠犬,人們就連半步也過不去。此時張敬達等的士兵還有五萬人,馬有萬匹,四面張望,不知去哪里。甲辰(十八日),張敬達派出使者向后唐朝廷報告打了敗仗,以后便沒有再通音訊了。唐主十分的恐懼,派遣彰圣都指揮使符彥饒統領洛陽步兵、騎兵屯扎在河陽,末帝下詔命令天雄節度使兼中書令范延光統領魏州兵兩萬從邢州青山奔赴榆次,盧龍節度使、東北面招討使兼中書令北平王趙德鈞統領幽州兵從契丹軍陣之后出擊,耀州防御使潘環糾合西路守戍的兵士從晉州、絳州間的兩乳嶺出兵向慈州、隰州共同營救晉安寨。契丹主把軍帳移到柳林,流動的騎兵過了石會關,還沒有遇到唐兵。
丁未,唐主下詔親征。雍王重美曰:“陛下目疾未平,未可遠涉風沙。臣雖童稚,愿代陛下北行。”帝意本不欲行,聞之,頗悅。張延朗、劉延皓及宣徽南院使劉延朗皆勸帝行,帝不得已,戊申,發洛陽,謂盧文紀曰:“朕雅聞卿有相業,故排眾議首用卿,今禍難如此,卿嘉謀皆安在乎?”文紀但拜謝,不能對。己酉。遣劉延朗監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符彥饒軍赴潞州,為大軍后援。諸軍自鳳翔推戴以來,驕悍不為用,彥饒恐其為亂,不敢束之以法。
【譯文】
丁未(二十一日),后唐主下詔書,宣布親自出征。雍王李重美說:“陛下眼疾還沒有好,不能長途跋涉到風沙之地。為臣雖然還沒過童稚之時,愿代陛下向北方征討?!蹦┑郾緛砭筒幌氡毙校犃诉@話,特別的高興。但是張延朗、劉延皓和宣徽南院使劉延朗卻勸諫未帝親征,末帝不得已,戊申(二十二日),從洛陽出發,對盧文紀說道:“朕向來聽說你有宰相的才能,所以排除眾議首先來任用您,現在遭到這樣的災禍,你的好策略都跑到哪里了呢?”盧文紀只是拜謝,但拿不出什么對策來。己酉(二十三日),遣派劉延朗監督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符彥饒的部隊開赴潞州,為前線晉安寨的大軍去做后援。諸路軍隊自從鳳翔推戴李從珂以來,日益驕悍不聽指揮,符彥饒害怕他們作亂,不敢用法紀來管束他們。
帝至河陽,心憚北行,召宰相、樞密使議進取方略,盧文紀希帝旨,言:“國家根本,大半在河南。胡兵倏來忽往,不能久留;晉安大寨甚固,況已發三道兵救之。河陽天下津要,車駕宜留此鎮撫南北。且遣近臣往督戰,茍不能解圍,進亦未晚。”張延朗欲因事令趙延壽得解樞務,因曰:“文紀言是也。”帝訪于余人,無敢異言者。澤州刺史劉遂凝,鄩之子也,潛自通于石敬瑭,表稱車駕不可逾太行。帝議近臣可使北行者,張延朗與翰林學士須昌和凝等皆曰:“趙延壽父德鈞以盧龍兵來赴難,宜遣延壽會之?!备?,遣樞密使、忠武節度使、隨駕諸軍都部署、兼侍中趙延壽將兵二萬如潞州。辛亥,帝如懷州。以右神武統軍康思立為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帥扈從騎兵赴團柏谷。思立,晉陽胡人也。
帝以晉安為憂,問策于群臣,吏部侍郎永清龍敏請立李贊華為契丹主,令天雄、盧龍二鎮分兵送之,自幽州趣西樓,朝廷露檄言之,契丹主必有內顧之憂,然后選募軍中精銳以擊之,此亦解圍之一策也。帝深以為然,而執政恐其無成,議竟不決。
帝憂沮形于神色,但日夕酣飲悲歌。群臣或勸其北行,則曰:“卿勿言,石郎使我心膽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