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改善免疫系統的科學與方法

1.測評自身免疫力的方案

免疫系統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感染疾病的能力。但如何知道免疫力的強弱呢?

測試項目

這項測試有助于人們了解自己的免疫力的強弱程度,從而決定有否有必要求助于免疫學專家。用“是”或“否”回答下列問題:

1.你是否經常從事體育運動?

2.你是否冬天常常凍傷手腳?

3.你是否從不為瑣碎小事而心緒不佳,哪怕一點點時間也能用于休息?

4.你是否一年不少于4次感冒?

5.你是否有點毛病就得吃藥?

6.你的食譜里是否包括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冬天和春天還補充維生素?

7.你是個善于交際的人,有幾個知心朋友,是嗎?

8.你是否愛情很滿意,家庭生活很幸福?

9.你是否喜歡散步,呼吸新鮮空氣?

10.你是否吸煙?

11.你是否時不時喝一小杯好酒?

12.你生活在城市里嗎?

13.你很注意自己的體形嗎?

14.你經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嗎?

15.你在一個大集體里工作嗎?

16.每天你是否喝足夠多的水嗎?

17.你的工作很是否緊張,家務活也很繁重嗎?

18.你多數時間是在溫暖的房間里度過嗎?

統計分數

如果1、3、6、7、8、9、11、13、16題的回答是“是”,得1分;

如果2、4、5、10、12、14、15、17、18題的回答是“否”,也得1分。

測試結果

A級(1-6分):可以說,你的免疫力為零,因此,經常得病。你需要免疫學專家的幫助,否則無法增強抵抗力。

B級(7-12分):你的免疫系統有些問題,應盡快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多呼吸新鮮空氣,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并補充多種維生素,每天早晨洗一個水溫反差大的澡,這些小措施對增強免疫力十分有益。

C級(13-18分):你的免疫力很強,精力充沛,疾病繞著你走,即使有點不舒服,也容易恢復。

2.調節機體免疫系統物質的方法

免疫系統擔負發揮各種各樣作用的細胞間調節功能的多種生理功能。而細胞因子就是與免疫細胞的分化、增殖、應答和反應等有關的蛋白質,起到調節免疫細胞間的作用。受到外界某種刺激后,T 細胞、巨噬細胞和白細胞就會合成細胞因子。但請注意一點,細胞因子只對有細胞因子受體的細胞起作用。

調節有關免疫的細胞功能的細胞因子從生產細胞中放出后與受體結合而活化。通常,此細胞因子受體,從基因工程角度按其結構的類似性細胞因子受體主要分成四類:免疫球蛋白族、造血因子受體族、TNF受體族和化學運動性受體族。

細胞因子是超微量的,但超微量就有可能起作用;各種細胞因子有不止一種的作用,反之,不同的細胞因子間也有共同的作用;分子量為6×103~6×10?的蛋白質;與免疫應答和炎癥有關,可促進或抑制;是局部的產物,對產生細胞本身或其周邊的細胞起作用;通過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每個細胞存在10~10000個)起作用;細胞因子相互間形成網絡來調節其作用。

這樣,免疫應答就用細胞因子來增強和抑制,這是復雜的調節作用??傊?,細胞因子是借形成復雜的細胞因子網絡來調節免疫應答的。

細胞因子主要是使免疫系統能有正常運轉的功能,也能對免疫系統以外的神經系統等起作用。細胞因子中,其性質已知道較多的是白細胞介素。

免疫系統中細胞因子的功能,從大的分類來看如下幾種功能:

促進T細胞中的CD4T細胞向Th?、Th?細胞變化。

從B細胞向抗體生成細胞變化,再到不同類的抗體生成細胞變化。從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到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嗜堿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的變化和自身增殖有關系。

與炎癥的發生、抑制有關,也與淋巴細胞等的運動、腫瘤細胞的破壞等有關,可見有非常廣泛的功能。各種細胞因子間相互促進或抑制,或是連鎖性地工作(細胞分子的網絡)。

細胞與細胞相互結合的過程,除了T細胞抗原受體的作用之外,作為承擔細胞與細胞黏附漿糊任務的黏附因子的存在是令人注目的。黏附因子由于細胞黏附的方式不同而有各種型,可以分為整聯蛋白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纖維連接蛋白族。整聯蛋白族是細胞與其他細胞表面物質結合的輔助物質,在細胞外的部分與對手相結合、細胞內的部分與細胞骨架相連。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具有與免疫球蛋白相似結構的細胞間起到黏附作用。纖維連接蛋白族,分子內有植物凝集素、細胞生長因子類似的部分,也有補體結合區。

一個淋巴細胞上有若干粘附分子。例如,T細胞和抗原呈遞細胞粘附時很多粘附分子起到漿糊的作用。此黏附分子如不起作用,只有T細胞抗原受體就不發生任何反應。生成對付黏附分子的抗體就能抑制免疫反應。

在小鼠的心臟移植中黏附分子的功能充分表現出來。此時通常發生排斥反應,但向其中投入抗黏附分子抗體時,就不引起移植反應。

移植時,因細胞免疫通常引起排斥反應,而投入抗體使黏附分子一個也不起作用就能封閉了。其結果,免疫系統不起作用就防止了移植排斥反應。

在免疫系統中,抗體和T細胞的受體識別抗原,而補體將識別后的抗原最終破壞掉。

補體是由補體成分、血漿補體調節蛋白、膜補體調節蛋白及補體受體等蛋白質組成,有著精密調控機制的復雜的蛋白質反應系統。補體最初是靠病原菌和腫瘤細胞等活化,最后又擔當起排除這些細胞的任務。

補體主要是利用下列三種生物活性來保護機體:一連串的鏈鎖反應用膜攻擊復合物(MAC)將細胞溶解的作用。附著在細菌等上面,有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效率的調理素的作用。產生炎癥的傳遞物質,使各種細胞活化。

補體系統經過兩種不同的途徑來活化。第一途徑,病原菌等表面蛋白質與其對應的抗體結合時,此抗體吸附補體的一種成分,由此復合物將補體成分活化,這樣就生成把病原菌等的孔穴打開的成分,結果把病原菌溶解了。

第二途徑是病原菌自身將經典途徑的途中某處活化。此外,補體的一系列的功能產生出來的分解生成物附著在排除細胞的表面上,被紅細胞所識別,運送到肝和脾中處理。

3.改善機體免疫系統功能的措施

既然免疫系統對我們身體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就要好好地養護它,使它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

如何保護免疫系統

飯前吃點水果

據免疫學家觀察,人在進餐后由于熟食的刺激,會給免疫系統造成入侵敵來臨的錯覺,從而促使其立即進入戒備狀態,經常如此會損害免疫系統。若飯前1小時吃點水果,則可以消除熟食的這種不良刺激而保護免疫系統。

經常吃一些植物類食物

如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食用山楂、橘子、生姜、香菇、大豆、人參、甘草、絲瓜等植物類食物,對養護免疫系統大有益處。

避免有害因素

現實生活中,環境污染、過分服用藥物或防腐劑、精神憂郁或發怒,都會損害免疫系統,只有遠離這些有害因素,免疫系統才會免遭損害。

經常參加戶外生活磨練

科學研究發現,經常刺激人體應激反應,可以調動免疫系統,使它在戰斗中壯大自己。饑餓、寒冷、輕度凍傷、碰傷出血等都是鍛煉免疫系統的好辦法。

加強體育鍛煉

長年堅持長跑,或練氣功、太極拳和按摩等,對改善免疫系統有明顯作用。

如何激活免疫系統

大家都知道,免疫力降低會提高疾病的發病率,諸如腫瘤、糖尿病、慢性肝腎疾等等。由此可見,增強免疫力對預防疾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激活自己的免疫系統,遠離病魔呢?

中醫認為,要想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主要從肺、脾、胃、腎及經絡與氣血著手。道理很簡單,肺氣要周密。肺臟及皮膚是人身接觸外界的第一道防線,肺臟及皮膚的正氣要周密才能抵御外邪。脾胃功能要健旺。若有很好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攝取五谷雜糧而化生氣血,五臟因此強盛,身體自然就健壯。腎氣要充固。腎氣除了先天腎氣外,還有后天腎氣,后天腎氣是凝聚五臟精氣而化育的。簡而言之,腎氣是人體體能的根本,要時時保持充固。全身的經絡與五臟間的氣血要暢通協調。一個開完刀的大傷口,漸漸痊愈,除了藥物和臥床休息的作用外,最根本的還是依賴人本身所具有的修復潛能。因此,提高免疫力主要調整飲食、運動、心理、生活等方面。

飲食調理

飲食以清淡而富有營養為好,每天吃些魚類、牛奶、蛋類、豆類及豆制品、海產品、食用菌和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體內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幫助增強機體免疫力。不可過多攝入高脂肪類及高糖飲食,以免引發肥胖,導致體內脂質代謝系亂,罹患心腦血管疾病,降低免疫功能。理智對待進補,適當吃一些滋補品,如人參、黃芪、山藥、蜂王漿、鋅制劑等,有一定的增強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如何進補,選擇何種滋補品,應聽從醫生指導,不可隨意濫服補品,以免適得其反。

科學鍛煉

適度運動可延緩胸腺等免疫器官的衰老,提高淋巴細胞對病菌和癌細胞的殺傷力。體內的干擾素也會因運動而分泌增多,抗氧化能力增強,有利于消除自由基,保護免疫系統免遭傷害。運動還可使人處于愉悅的情緒之中,對心血管和免疫系統大有裨益。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鍛煉項目并持之以恒,能起到延緩免疫系統老化、祛病延年的作用。

注重心理免疫

心理免疫學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因素的變化對人體免疫系統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神經系統通過各種神經對免疫器官起著支配作用。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任何一個環節出了毛病,都會影響到機體的免疫力??梢?,注重心理調節和心理免疫是重中之重。人們應學會自我調控和駕馭情緒,理智地對待生活環境及人際關系的變化,正確應對各種刺激,養成樂觀開朗、寬容豁達的性格。有了心理平衡,才有生理平衡,才能延緩大腦和免疫系統的老化。

生活保健

培養廣泛興趣。廣泛的興趣愛好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讓疾病遠離。

生活要有規律。按時作息、勞逸有度、保證充足睡眠,可使體內生物鐘正常運轉,大腦興奮與抑制等生命節律和諧平衡,無形中便加強了免疫功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海市| 饶阳县| 田林县| 忻城县| 剑河县| 阿拉善盟| 元阳县| 肇州县| 萨嘎县| 泽库县| 布尔津县| 高陵县| 咸阳市| 乐山市| 乌海市| 肇庆市| 安陆市| 濮阳县| 濉溪县| 三台县| 高阳县| 青浦区| 米脂县| 贡山| 甘孜| 德令哈市| 郧西县| 北安市| 翼城县| 南汇区| 东莞市| 南安市| 轮台县| 滨海县| 分宜县| 瓦房店市| 武定县| 农安县| 全南县| 车致|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