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古傳說(2)
- 神話傳說故事會(中國文學知識漫談)
- 蕭楓主編
- 4772字
- 2021-05-31 09:37:06
“地下三年,天上一夕。”王母娘娘返宮后,發(fā)現(xiàn)桃花仙子仍在人間,心中詫異,便變成一個老婆婆來到了云臺山,想看個究竟。只見桃花仙子正在一株桃樹旁苦守,王母娘娘便假裝過路人上前問道:“姑娘,聽說此處桃林原來很茂密,怎么現(xiàn)在只剩下這一株了?”桃花仙子答道:“原來的桃林,已經(jīng)被雷火毀盡,這株桃樹是我丈夫所化的。”王母娘娘假聲假意嘆道:“既然你丈夫已死,化為了一棵桃樹,你又何必苦守在此呢?”
桃花仙子答道:“我要實現(xiàn)丈夫的遺愿,使這株桃樹變成很大的桃林!但是不知為何,三年已經(jīng)過去了,此樹既不開花也不結果。”王母娘娘說:“既然如此,你就更不該苦守了。再說已進隆冬,此樹定難成活,你不如回家去罷!”話未說完,就見天氣突變,大雪紛飛而下,頃刻之間,百里云臺山一片雪白。
然而桃花仙子還是不為所動,毅然說道:“我誓讓這棵桃樹開花結果!”王母娘娘見她如此堅決,心中勃然大怒,又生一計。她便冷冷地笑道:“若要此樹結果,除非用你的鮮血化作桃花。”說罷,飄然而去。
桃花仙子這才明白老太婆就是王母所化,便哈哈一笑:“要我鮮血,這有何難!”于是拔下頭上的金簪,照準心窩猛地刺了下去。只見一腔熱血,灑滿了桃樹。頓時,點點鮮血,綻開朵朵桃花。
從此,年年隆冬,花果山山上漫山桃樹,總是在冬天長滿累累碩果。
牡丹仙子
關于牡丹仙子,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相傳光武帝劉秀起義時候,被王莽的大將王朗追殺。一天,劉秀疲于奔命,逃到了北郝村。此時天已過午,劉秀又饑又渴,兩眼直冒金星,在村中到處尋找藏身之地。兵荒馬亂的,老百姓見到這個頂盔貫甲的將軍,手提寶劍,滿面血污,非常害怕,紛紛關門閉戶。劉秀無奈,只好由東向西走去。
卻說村西有一戶姓鄭的人家,只有父女二人。這天鄭老漢剛好去舅爺家?guī)兔谧魅チ耍抑兄挥惺鶜q的女兒顰顰。顰顰生性好動,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怎么能耐得住性子呆在家里呢!于是帶上房門,到村西彌陀寺去玩耍。這彌陀寺年久失修,偌大的院子只有一個老和尚看護,香火日衰。惟有后院一簇大牡丹,花大如盤。
顰顰走到院中,知道老和尚出去云游化緣,不在寺里,就一個人來到寺后的牡丹園中采摘牡丹花玩耍。
劉秀好不容易也來到寺中,忽聽得村子里人聲鼎沸,馬嘶狗叫。原來是王朗的追兵趕到了!劉秀暗叫:“不好!”急忙向寺后跑去。到廟后一看,劉秀大叫“完了,完了”。原來寺后空空曠曠,除了一簇牡丹,沒有什么可以遮攔的。此時此刻,顰顰正在采摘牡丹花,見一個青年將軍慌慌忙忙跑進來,非常害怕。劉秀安慰道:“姑娘莫怕,我是落難之人。外面賊人正在搜尋我,請你千萬想辦設法搭救我才好!”顰顰驚魂未定,情急之下將劉秀一把拉入牡丹叢中,又把采摘的牡丹花撒在縫隙之中。
王朗帶領兵丁一路趕來,見劉秀跑進村莊,三拐兩拐就不見了。他們在村中搜查個遍,也沒有找到劉秀,只好一直向前緊追,追到村外也沒有發(fā)現(xiàn)劉秀的蹤影。忽然,他們看見前面有一座寺院,王朗命令手下到寺中搜查。兵丁們把寺院圍了個水泄不通,在里面翻了個底朝天,仍未發(fā)現(xiàn)劉秀一根毫毛,只見到一個姑娘,就把她帶到王朗面前。
王朗問道:“你可曾看到一個頂盔貫甲的人從這里走過?”
顰顰非常害怕,面色驚慌,結結巴巴地說:“我只看見一個人向寺院西邊跑過去,不知道是不是你們要找的人。”
王朗求功心切,指揮人馬向西直奔而去。顰顰這才癱坐在廟門臺階上。
劉秀此時卻是人事不醒。原來,一天的拼殺奔逃使劉秀早已累得精疲力竭,加上剛才情急攻心,一下子就昏厥過去了。顰顰見王朗的人馬確實走遠了,才想起寺后的青年將軍。她跑到寺院后面,見青年將軍仍然藏在牡丹花中昏睡不醒,覺得非常好玩。顰顰仔細端詳,見他雖然滿面血污,卻生得眉清目秀,鼻直口方,英俊異常,不由產(chǎn)生愛慕之情,她暗自思忖:“若是能嫁得這樣的郎君,也不枉此生了!”她正看得出神,劉秀已經(jīng)醒轉(zhuǎn)過來了。這樣,四目相視,眉目傳情,兩人不由得面色羞紅。劉秀深情地說:“姑娘救命之恩,在下沒齒難忘。敢問姑娘尊姓大名?”顰顰羞怯怯地做了回答,劉秀也報出姓名。
由于勞累過度,饑寒驚擾,所以危險過后,精神一松,劉秀就病倒了。顰顰用手一摸,感到劉秀額頭似火炭一樣,不由著起急來。她將劉秀在廟中安頓好,就急急忙忙地回家想辦法。
且說鄭老漢晚飯時分回到家里,見女兒還未回來,不免擔心。正在門口張望的時候,見女兒疾步跑了回來,心里才一塊石頭落了地。父女倆打過招呼,顰顰急忙去做飯。不一會兒,就飄出飯菜的香味來。顰顰托詞村頭七嬸家的小豆子受了風寒,向父親討了些日常草藥熬上,然后就帶著飯菜和熬好的藥,向彌陀寺而來。
劉秀正在寺中躲避療養(yǎng),聽得有人進來,急忙躲在花叢之中,看見是顰顰姑娘進來,這才站起身,迎上前去。劉秀一天都沒有吃東西了,見到飯食欣喜異常,連連道謝,然后狼吞虎咽地大吃起來。看著劉秀饑不擇食的樣子,姑娘又心疼又愛憐,不由得出起神來。端詳著劉秀英武的面容,思緒飛揚,想像著眼前的這位年輕將軍怎樣地凱旋,怎樣地向父親提親,怎樣地迎娶自己,怎樣地相親相愛,白頭到老……
劉秀一口氣把飯吃完,又把藥喝了,身上也暖和多了,見顰顰姑娘正含情脈脈出神地看著自己,不由得不好意思起來,直漲得面頰通紅。顰顰這才猛然醒悟過來,心跡表露,紅霞飛上了雙頰。
劉秀此時思緒萬千,回想起義時起,風餐露宿,身邊從沒有一個如此體貼自己的人,心中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而顰顰嫵媚動人的青春氣息又是那樣地撩人,不由得也心猿意馬。畢竟是征戰(zhàn)多年的將軍,見多識廣,豪氣沖天。劉秀把拳一抱,一揖到地:“劉秀蒙塵落難,多虧姑娘相救,才幸免遭擒,大恩大德,沒齒難忘。姑娘秀外慧中,令我一見鐘情,如蒙不棄,愿與姑娘,結為百年之好。”顰顰姑娘心里甜甜的,使勁地點點頭。兩個年輕人患難見真情,山盟海誓,私訂了終身。
一連十多天,劉秀在顰顰姑娘的照顧下,恢復了元氣。這天,劉秀想了許多事情,對顰顰姑娘說:“顰兒,我是義軍首領,肩擔很重,幾萬弟兄在等我消息,我不能再修養(yǎng)下去。今天無論如何我都要走了。”顰顰姑娘聽到這話,已是淚流滿面,悲痛欲絕,說道:“將軍身系國家安危,不能為了兒女私情而受到牽累。我已是將軍的人,自然守志終生,以等候?qū)④姷膭P旋歸來。”兩人生離死別,互道珍重。劉秀就與她拜別,絕塵而去。
劉秀與顰顰姑娘一別就是七八年。
戰(zhàn)亂頻頻,人海茫茫,劉秀杳無音信,顰顰姑娘望眼欲穿。由于顰顰是遠近聞名的俏姑娘,剛開始有不少人家托人說媒,可以說是踏破了門檻。可是,顰顰一家人也沒有應允。漸漸的,人們便以為顰顰眼界太高,到后來,門前日漸冷落,最后,便沒有人再來提親了。鄭老漢急得沒有辦法,只是傷心落淚,哀嘆老伴死得太早。顰顰也由開始對劉秀的滿懷希望,到后來對劉秀的熱切期盼,最后,望眼欲穿,郁郁寡歡,思念成疾,一病不起。
這年春天的一天,顰顰還病臥在床。一連數(shù)十日水米不進,致使顰顰形銷骨立。顰顰把父親請到床前說:“爹爹,女兒恐怕不行了,未能在您面前盡孝,還惹您生氣憂心,女兒非常慚愧。只是女兒心中還有一件大事,女兒必須告訴爹爹。”
鄭老漢聽到這里,已是痛不欲生,說:“顰顰,眼見你病成這樣,爹爹我心如刀絞,孩子,有什么話,你說吧!爹爹一定想辦法去做。”顰顰便把當年怎樣遇到劉秀,怎樣搭救于他,怎樣私定終身,全都說給了父親,鄭老漢這才如夢方醒。
顰顰拉著父親的手說:“爹爹,女兒懇請父親千萬不要責怪劉郎。只是女兒福薄命淺,與劉郎有緣無分。女兒只求爹爹把我葬在彌陀寺后的牡丹花旁,我要陪伴牡丹等待劉郎的到來。”顰顰又讓父親把銅鏡遞給她。望著鏡中自己憔悴的面容,顰顰不勝自悲,輕輕叫著劉郎的名字,抱撼而終。彌陀寺中的牡丹花這年開的全是白色的花,像雪一樣。
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年秋天。這天,北郝村外由遠漸近忽然傳來鼓樂之聲。人們紛紛傳告,說是新登基的皇帝來村里迎娶娘娘。鼓樂儀仗直接向鄭家逶迤而來,浩浩蕩蕩擺在了鄭家門口。劉秀從高頭大馬下來,龍袍鎏冕,氣宇軒昂,直進鄭家。
鄭老漢跪倒磕頭,迎接圣駕。劉秀不見顰顰出來很是納悶,開口說道:“鄭卿家請起!孤王今天特來迎娶顰顰,快請顰顰隨駕回宮。”
鄭老漢早已大放悲聲,哭訴說:“顰顰已經(jīng)故去了!”
劉秀如五雷轟頂,一下子呆呆地站在那里。半晌,眼淚才從眼里滾落下來。
劉秀換了常服的皂衣,由鄭老漢陪著來到了彌陀寺。他睹物思人,悲從心來,手撫著牡丹的枝葉,痛心不已。想當年,自己是風華正茂,顰顰是娉婷裊娜;到現(xiàn)在,自己是龍袍加身,顰顰卻是黃土一堆。嘆只嘆,人生無常有限,悲只悲,物是人非淚如雨。
這時,牡丹的枝葉被劉秀的眼淚打濕了,忽然娑娑一抖,竟開出滿枝的紅花來。花大如蓮,芳香四溢,灼灼華光,映紅天際。牡丹花似有靈性,隨風盈盈下拜,劉秀感慨萬千。于是,封牡丹為花中之王,封顰顰為牡丹仙子。
一時間,祥云飄飄,鸞鳳和鳴。顰顰站在最大的一朵牡丹花上,由祥光托著,隨著仙樂裊裊,百鳥漫舞,冉冉升在空中,飄然而去。
從此,彌陀寺的牡丹成了神,人們給牡丹仙子修廟塑像,香火不斷。最為神奇的是,這株漢代牡丹很有民族氣節(jié)。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寇占領柏鄉(xiāng)城后,非常垂涎漢牡丹的花容和靈性,就把漢牡丹連根挖走,種在自己的炮樓里。可是,牡丹卻枯死了,任憑鬼子澆多少水,也沒有復活。可是,在鬼子投降那年,彌陀寺的牡丹卻又發(fā)芽了,茁壯生長,枝繁葉茂,并且開出滿枝的紅花來。
壽老彭祖
彭祖是顓頊的玄孫,他的父親陸終娶了一個妻子,是鬼方氏的女兒。妻子懷了三年的身孕,孩子還是生不下來,肚子脹得鼓鼓的,很是難受,最后沒有辦法,只好用刀子劃開了。剖開左邊腋窩的下面,就從左邊的腋窩下生出三個兒子來,可是肚子還是鼓鼓的,于是又剖開了右邊的腋窩,隨即又從右邊的腋窩生出三個兒子來。彭祖是右邊腋下第一個生下來的孩子。
彭祖本來姓錢,名鏗,他經(jīng)歷了堯舜禹時代,經(jīng)歷了整個商朝,一直活到周初。相傳他活了八百多歲,是世上最懂養(yǎng)生之道的人。因為他活得這樣長,世人都稱他為壽星、壽老。彭祖為什么能夠活這么久而一點也不顯得衰老呢,也許跟他是天帝的子孫大有關系,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彭祖生性澹泊,不關心世間俗事,不追求功名榮耀,專心致志鉆研長壽之道的結果。
據(jù)說他的師傅傳授給他《九都》等養(yǎng)生延年的經(jīng)書,彭祖花費自己畢生的精力潛心研讀,融會貫通,進而學以致用,把延年益壽的方法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每天早上,彭祖都要服用水桂云母粉、糜角散,以使臉面容顏煥發(fā),長葆青春。他常常盤腿危坐,凝神屏息,調(diào)養(yǎng)聲氣地練功,一練就是一天。有時從早晨到晚上,他調(diào)理好氣息,揉拭雙目,摩挲身骨,舒展周身。他臉上從來沒有怒容,總是笑口常開。在疲勞甚至生病之時,也無需吃藥,只需運用氣功,潛轉(zhuǎn)內(nèi)力,便能夠驅(qū)除疲勞,治愈百病。
到商朝末年的紂王時,彭祖已經(jīng)活了七百六十七歲了,但是看上去卻一點也沒有衰老的樣子。紂王很羨慕,請求彭祖告訴他長壽的辦法。彭祖知道紂王無道,總是支吾不說。紂王也很倔強,看到彭祖不肯告訴自己,便死纏住不放。彭祖無法,就說:益壽延年的辦法當然是有的,但是我從不管塵世的雜事,見聞很淺薄,實在說不出個什么條理來。我就說說我個人的經(jīng)歷吧。從我年輕時一直到現(xiàn)在,我娶了四十九個妻子,這些妻子也都先后去世了。我的妻子給我生了五十四個兒子,他們也都夭折的夭折,死的死,已都不在人世了。我經(jīng)歷過無數(shù)的人生患難,曾經(jīng)在精神上受到過很大的打擊,后來慢慢的就不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了。你看我從小的時候,一身干瘦,直到現(xiàn)在還是這樣,恐怕將不久于人世啦。你要請求長壽的辦法,還是去問問別的人吧。說完,彭祖一聲嘆息,就飄然而去,不知到了何方,只是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殷商,他怕紂王再來煩他。可是,又過了七十多年,有人看到彭祖只身一人,騎著一匹瘦弱的駱駝,游行在流沙國的西部邊境地方。后來,紂王得到了幾片散落的《九都經(jīng)》竹片,便召集群臣認真研究,供他享用。紂王通過親自效法之后,果然很靈驗,他不斷演練這種道術,卻也活了三百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