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城市之光

【出品】美國查爾斯·卓別林影片公司

【編劇】查爾斯·卓別林

【導演】查爾斯·卓別林

【主演】查爾斯·卓別林、浮琴妮亞·契麗兒

【首映】 1930年

【故事梗概】

在城市中心廣場上鼓樂齊鳴,人們正在為一座名為“和平與昌盛”的塑像揭幕。演講如儀后蓋布落下,塑像的懷里睡著一個流浪漢:查理。

查理衣衫襤褸,成為頑童戲弄的對象。他在街頭閑逛,被櫥窗里的一尊裸體塑像迷住了,險些掉進管道坑。他穿過馬路時,陷身在汽車長龍的夾縫里,不得已穿過一輛汽車,權當通道,下得車來,正好與一位賣花女迎面相逢。賣花女誤以為闊佬光臨,上前兜售鮮花,查理不忍拂逆,傾囊買花,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盲人。

晚上,查理去碼頭尋找棲身之處,恰遇一富翁喝醉酒后要投河自殺。查理上前解救開導,富翁表示感激,愿與流浪漢結為終身朋友,并駕車與他一起回到富翁的堂皇府第。富翁邀飲美酒,可惜大部分錯倒在查理的褲襠里。富翁給他換上嶄新禮服,一起去舞廳玩樂。查理在舞場上屢屢滑倒,點煙屢屢點錯地方,最后導致一位貴婦人臀部起火。他吃面條時吞進了彩條,跳舞時又摟錯了對象……醉醺醺的富翁慷慨地把座車贈送給他,又大把給錢。查理在熹微晨光中又遇見盲女,他買下她的全部鮮花,并開車送她回家。

富翁從酒醉中醒來,翻臉不認朋友,趕走了查理。當晚喝醉酒后在街頭遇見流浪漢,卻又親熱如故,并帶他回家參加盛大舞會。在舞會上查理誤吞哨子,不斷打嗝,擾亂了音樂演奏,招來了大小狗一雙。

酒醒不認人的事又重演了一次。查理一身破爛,去看望盲女時卻還要裝作闊佬,買去許多食品。在盲女家里,他目睹她的經(jīng)濟窘?jīng)r,同時又在報上看到治盲有望,便決心全力幫她擺脫困境。

為了掙錢,他去當清道夫,但不久便被開除。他百般無奈,去當拳擊手騙錢。原來與他約好“互不傷人、獎金平分”的對手臨場缺席,換上一名威武有力的漢子,嚇得查理渾身發(fā)抖。在拳擊臺上,查理使盡詭計仍被打昏在地。

在大街上,查理又遇到那位富翁。他剛從歐洲回來,喝得酩酊大醉,流浪漢又被奉為上賓。富翁家里潛入了兩名劫匪,引起一場混戰(zhàn),查理機敏地召來了警察,但自己卻被錯當成強盜。警察在他身上搜出富翁剛給他的巨款,被劫匪擊昏醒來的富翁翻臉不認人,查理眼看要被捕入獄。他身手敏捷,逃之夭夭,并立即趕到盲女家里,把錢交給了她。

倒霉的流浪漢很快就在大街上被便衣警察認出并捉拿歸案。查理在監(jiān)牢里度過了數(shù)月便被釋放。

盲女這時已治好眼睛,并成功地開設了一家花店。一位青年紳士開著汽車前來訂花,賣花女不禁想起她的恩人。查理也恰好路過這里,抬頭發(fā)現(xiàn)了“盲女”。賣花女對窮漢頓生憐憫之心,施舍給他一點錢和一支鮮花。查理在推托之際和賣花女兩手相觸,她的觸覺告訴她這正是她心目中的闊佬恩人。在賣花女的驚訝莫名、柔情萬種的目光下,查理尷尬地露齒微笑:“你現(xiàn)在能看見啦?”

【電影欣賞】

《城市之光》幾乎是一部令觀眾從頭笑到尾的影片,但在發(fā)笑的同時,總感到陣陣酸楚,最后笑聲停歇,在燈光復明時竟已淚痕斑斑。

影片的主旨是表現(xiàn)兩種感情的對立。流浪漢對盲女的感情是真摯的、純潔的,不摻雜任何功利的目的。為了解救她的經(jīng)濟困境和生理疾苦,查理不惜作出任何犧牲。他不想打破盲女對他的幻想,為的是使她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幫助。這里沒有絲毫欺騙或虛榮的成分,因為他十分清楚,一旦盲女重見光明,真相必將敗露。與此相對照的是富翁對流浪漢的感情。富翁把流浪漢引為知己,對他慷慨解囊,那只是由于酒醉而喪失理智,暫時忘掉了階級界線,一旦清醒過來,便絕無感情可言。盡管查理對富翁有救命之恩,也不能抵消后者對窮漢的鄙視。影片的笑料基本上集中在沒有盲女在場的場面里,當流浪漢與賣花女默默相對時,影片的調(diào)子便變成無限惆悵和傷情了。

圍繞《城市之光》的攝制過程,廣泛流傳著一些有趣的軼聞。這些有根有據(jù)的真實故事充分反映了卓別林作為一位嚴肅的藝術家的執(zhí)著追求,同時也足以說明卓別林的這部第74號作品的成功奧秘。

卓別林于1928年年初開始構思《城市之光》的劇本。同年秋,劇本寫成了,但正當拍攝工作即將開始時,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王》問世了。全美國立即被這個新發(fā)明所深深吸引。面對這一嚴酷的現(xiàn)實,卓別林陷入了為難的境地:在藝術上他是堅決反對有聲對白的,而如果堅持拍攝無聲片,他在經(jīng)濟上很可能會陷入危境。經(jīng)過慎重的考慮之后,他作出了驚人的決定:仍把《城市之光》拍成無聲片。他對米高梅影片公司的老板高德溫說:“我把我的全部財產(chǎn)投入了《城市之光》。如果影片失敗,我相信那將會是我一生中受到的最慘重打擊。”影片開拍后不久,美國股票市場在經(jīng)濟大蕭條中崩潰,使卓別林的財政處境更加危殆。但是他仍然不改初衷,并于1929年5月向《影片雜志》記者格萊迪斯·哈爾發(fā)表談話說,“你們可以說,我憎惡對白片。它在損壞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啞劇的藝術。它在摧毀靜默的偉大的美。它在破壞銀幕的魅力——那種創(chuàng)造了明星、影迷,使電影享有巨大群眾支持的美的魅力。在影片里,最重要的東西是美,舍此別無其他。在《城市之光》里我無意采用有聲的對白。我永遠不會利用對白片,對我說來,利用它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我不相信我的聲音會豐富我的任何一部喜劇片。相反地,我的聲音將會破壞我希望制造的幻像:那就是使人覺得我的人物不是一個真實的人,而是一個幽默的思想,一個喜劇性的抽象物。”在另外一個場合,他表示他可以接受給影片配上音樂的做法,因為“有聲片的方法可以使音樂和表演緊密地結合起來”。他說,“我要親自替《城市之光》特別譜寫一套樂曲。早在拍攝過程中,我就標上每場戲的配樂,錄好樂隊的演奏。每一類表情也都將配上一個合適的音樂主題……在我的影片中,音樂和主旋律將變成動作的主要基礎,和戲劇性表演本身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卓別林的這些說法在今天看來無疑是相當武斷和缺乏遠見的,然而在當時他對對白片的激烈不滿是完全有道理的。當聲音突然到來時,制片商的第一個也是惟一的念頭就是利用這個新鮮玩意兒來賺錢,所以對白片的原則便是話講得越多越好,從而使無聲電影在一、二十年內(nèi)積聚起來的形象表達的經(jīng)驗和成果有毀于一旦的危險。當時站出來反對有聲片的絕非卓別林一人,而公開贊許有聲片的“無聲藝術”大師則絕無其人。既公開聲明反對,又甘冒巨大風險實踐理論,并且取得豐碩成果,卓別林實為世界電影史上惟一首例。由此而言,盡管卓別林不久之后便不得不改弦易轍,他的頑固堅持倒是彌足珍貴的。

既然《城市之光》的拍攝負有在有聲片狂潮面前顯示無聲藝術的優(yōu)越這一美學使命,卓別林不能不加倍用心。他對演員的要求已不僅是嚴格而是近乎苛刻了。他不惜報廢幾萬米膠片、多花幾個月的時間來完全重拍由于改換演員而無法使用的許多場面。幾個主要場面都改變了50次左右,復拍的次數(shù)更難以計算,結果這部影片竟耗費了25萬米膠片,在完成拷貝中的采用率僅為0.95%。

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是卓別林拍攝查理和賣花女首次相逢的場面的曲折過程。捷克記者伊貢·歐文·基許當時正在采訪卓別林,他記下了全部經(jīng)過。

伊貢·歐文·基許說,卓別林為他放映了剛拍完的這個場面,它的大致內(nèi)容是一對富有的男女在路角上從賣花女手里買了一朵花,正在這個當口,查理閑逛到賣花女身邊。一輛汽車開到了,一位紳士下了車,查理用一貫的姿勢向他敬了個禮。賣花女給了查理一朵花,他發(fā)現(xiàn)她是個盲人,便輕步走開,又回來買了一朵花。賣花女想把花插在他的衣襟上。她摸到了他已別在衣襟上的那朵花……

卓別林要求基許告訴他這個場面的意義。基許說,賣花女發(fā)現(xiàn)查理一再來買花,便對他發(fā)生了愛情。卓別林不禁大失所望。他說他的本意是要讓觀眾看懂賣花女愛慕的是坐汽車來的男子,而查理只是在一次誤會中扮演了犧牲者的角色。由于這場戲關系到全片的基本矛盾,而一位來訪的外國人卻不能理解它,那就必須徹底重拍。

基許說,卓別林費了8天功夫來重拍這一場。但每試一次戲,他總是先樂觀后失望。卓別林想出了20種拍法,并一一試拍,但都失敗了。卓別林連續(xù)在好幾天、好幾個星期里不屈不撓地重復拍攝著這場戲,努力尋求新的解決方法。他可能費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拍成這場能為觀眾所完全理解的戲。他在最后決定的拷貝中是用這樣一個妙法來解決的:查理無法穿過街上的人群,他一下子鉆進一輛豪華的汽車,接著又從另一扇門里鉆出來,在盲女郎的面前,砰然關上了門……”

《城市之光》雖然排斥有聲的對白,卓別林卻已開始嘗試在片中利用音響來制造效果。在影片的開場場面里,當市民們?yōu)橐唤M塑像舉行揭幕典禮時,一位男主持人上臺來發(fā)表講話。他神情激昂,手舞足蹈,嘴里發(fā)出一連串模糊不清的“嗚嗚”聲,活像一條大狗在對著人群狂吠。接著上臺的女主持人則發(fā)出一陣陣尖利的滾舌音,同鳥叫聲全然無異。這不僅是對有身份的上流市民的公然冒犯,同時也是對聒噪不休的對白片的含蓄諷刺。當大批警察上前逮捕吊在劍尖上的流浪漢時,國歌突然奏起,眾警察不得不垂手肅立,眼巴巴地望著在莊嚴的儀式上手腳亂舞的流浪漢。正因為觀眾這時能聽到國歌的曲調(diào),他們才能理解眾警察突然立正的原因,否則就不可能產(chǎn)生任何喜劇性效果。在音樂會上誤吞哨子的著名場面顯然也不是無聲片可以勝任的。查理每打一下嗝,觀眾就聽到一聲清亮的哨音,嗝愈打愈厲害,哨音連成一串,音樂會無法進行下去,還召來了出租汽車和一大一小兩條狗。這里的喜劇效果來自有聲的哨音。諸如此類的例子,我們還可以在影片中找到不少。卓別林實際上還是第一位藝術地利用音響的大師呢。

卓別林的啞劇藝術給《城市之光》帶來了一個輝煌的結尾:從查理在花店外瞥見眼睛已經(jīng)復明的賣花女開始,卓別林的整個形體便進入了表演狀態(tài)。他為賣花女的幸福感到欣喜,同時又不免自慚形穢。他深信賣花女不可能認出他,同時又暗暗希望她能認出他。他生怕真相暴露,但又惟恐失去她的愛情。在這短短幾十秒里,卓別林的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變化倏忽微妙,達到了啞劇藝術的極致。誠如雷納·克萊爾在20年后重看這個場面時所說的,“我簡直不敢想像,如果這場戲不是由卓別林表演的話,將會是什么樣子,而如果由我們的當代‘專家’來‘配上對白’的話,后果更將不堪設想了。”

《城市之光》于1931年2月在美國上映,不久后在歐洲各國也陸續(xù)上映。影片大獲成功,盈利竟多達成本的三倍有余。在千百萬觀眾迷醉于有聲電影的日于里,一部無聲片竟能一再高踞賣座記錄的榜首,不能不說是世界電影史上少見的奇跡。卓別林的噩夢終于過去了。50年代初,影片在美國和歐洲重映,仍然盛況不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洞头县| 明溪县| 朝阳市| 米易县| 三亚市| 大连市| 将乐县| 山东省| 淮南市| 莲花县| 海林市| 上杭县| 虎林市| 安新县| 都安| 武清区| 石嘴山市| 博乐市| 日土县| 焦作市| 邢台市| 丘北县| 宁阳县| 鄂托克前旗| 克东县| 正安县| 苍梧县| 泸西县| 宝坻区| 微山县| 通渭县| 清苑县| 西贡区| 西乌珠穆沁旗| 新源县| 克东县| 当涂县| 荥阳市| 萨迦县|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