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低谷人生
- 學會明白事理的故事(青少年學會知理的故事)
- 蕭楓主編
- 940字
- 2021-05-31 09:44:02
學校新開了一門課——《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由于缺少老師,教務處讓我通過在證券公司任職的先生介紹一位,于是楊老師成了我們的外聘老師。
上課第一天,有人向學校反映,劉老師給找的那位楊老師,不是以前唱河南梆子的嗎?現在怎么搖身一變成投資理論家了?對這一情況,學校非常重視,立即找我談話。我把電話打給先生。先生說,對,70年代,楊老師曾在梆子劇團唱戲。沒過多久,又有人向學校反映,劉老師給找的那位楊老師,不是前幾年在師范大學門口給學生修鞋的嗎?現在怎么搖身一變成了我校的老師?我又把電話打給先生。先生說,對,梆子劇團解散后,楊老師曾在路邊修鞋。
回到家,我問先生,楊老師到底是個什么人?先生說,楊老師是全市唯一一位通過股票買賣成為百萬富翁的人。他在證券投資方面最有發言權,別人不了解他,我們了解。
有一天,先生請他來家吃飯,我才對他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原來楊老師是老三屆學生,和演《宰相劉羅鍋》的李保田是校友,后來從學校宣傳隊一并被招進市梆子劇團。他說,在他以往的人生中,李保田對他的影響最大。在那個人人前途渺茫的時代,沒有幾個知道學習的,而李保田是個例外。不論是在團內排練,還是下鄉演出,他都身不離書。1977年恢復高考,全團的人都接到了上級的通知,可以報考中央戲劇學院,可是除了李保田之外,沒有一個考上的。幾年后,李保田已是戲劇學院的副教授和全國有名的電影演員,而楊老師則因劇團解散成了路邊修鞋的。
楊老師之所以能成為證券投資方面的成功者,是因為他不愿再錯過人生的失意時刻,他邊修鞋,邊在師范學院旁聽證券知識講座。最后他悟到一點,股市如人生,不能錯過任何一個低谷。幾年來,中國的股市有三次跌得讓股民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認為必定崩盤,可正是在這三次最低潮的時候,他大量地買進,積極地建倉,從而成就了他的事業。
前不久,他寫了一本書,叫(股市人生),有點類似于個人傳記。在序言中,我看到這么一段話:當股市跌得最慘的時候,恰是入市的黃金時間;同樣,當命運之神把人拋入谷底時,也是人生騰飛的最佳時節。這個時候誰能積累能量,誰就能在未來獲得豐厚的回報;誰若自怨自艾,必定錯失良機,等在前面的將會是兩手空空和后悔莫及。
無論誰看到這段話,都不會再介意他曾是一位唱戲的或是修鞋的,而是會從內心恭恭敬敬地叫他一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