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學生勞動素質教育指導
- 學生熱愛勞動教育
-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 2256字
- 2021-05-28 14:46:27
在目前的基礎教育中,相當一部分中小學生把進入重點學校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在整個學校教育階段和家庭教育中,忽視了勞動教育,而多注重對學生進行智育的培養,忽視了勞動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作用。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責任。有位偉人說過,勞動創造一切。勞動最光榮,特別在目前形勢下,勞動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幾年來,我們學校在勞動教育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初步的成效。本文學校的實踐略談小學生勞動素質教育。
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
(1)調查摸底,因地制宜開荒地。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請同學們談談在家幫媽媽做什么家務。令我們沒想到的是,有一個孩子說:我的媽媽天天都打麻將,所有家務都是請工人做的。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有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是,只要你考試成績好,家里的事就不用你做了,抓緊時間學習吧。他們生怕多做家務會影響學習時間。還有更多的情況是一個“懶”字,討厭勞動。如此種種,讓我們深深地感到,在如今,學生普遍存在勞動意識缺失。
怎么辦呢?難道我們的教育只是培養“精英”,只是培養高分低能的人?因地制宜,利用現有條件,在全校開展大規模的種植蔬菜的勞動教育。
(2)全體動員,開展勞動競賽。各班領受任務后,即時對全體學生進行勞動的動員,首先,在學生中開展討論,如:你認識的蔬菜種類有多少?你知道蔬菜是怎樣栽培的嗎?你渴望創造財富嗎?你知道種菜也是創造財富嗎等等?同時給同學們宣傳勞動的意義,讓大家明白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對于一個人成長的意義,讓大家懂得勞動最光榮的道理。爾后作出具體的安排,下達任務目標,制定競賽方案,短時間內,同學們都會躍躍欲試,勞動熱情被極大地調動起來。
織學生進行開荒,平土。同學們有個別曾經幫家人種過地,而更多的同學是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項活動,但他們對勞動充滿了熱情。開展熱火朝天的勞動競賽。同學們的勞動參與率達到100%。
土地平整后,同學們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詢問家長,訪問老農以及互相交流,根據這里的土質來確定自己所種植的品種。可以種植辣椒、茄子、豆角、芋頭、南瓜、生菜、花生、玉米、向日葵等十多個品種。各班選定品種后,適時地下種、淋水、施肥、觀察。
通過勞動,同學們感受到自己居然能夠創造財富,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啊!
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學習
(1)勞動基地是科普基地。我們要達到的目標之一——科普。對學生進行科學普及教育。讓學生通過學習到植物的播種、發芽、生長既施肥、管理等全過程。從而對植物的生長有了初步的認識,進一步認識自然,了解自然。學校在菜地的周邊樹立了蔬菜種植科普宣傳牌,圖文并茂,上面有蔬菜的種植技術,其中包括各品種的學名、俗稱、生長所需的溫度、生長的周期,田間管理等。
各班還設立觀察記錄,對植物生長的全過程進行詳細的觀察,定時寫觀察日記。觀察種子的發芽,長葉,分枝,開花,結果等。記錄了植物生長的速度,什么時候施肥,什么時候淋水,出現的問題,開花的時間以及結果的喜悅等都作了詳細的記錄,并定時將這些記錄公布以讓大家共同分享。
通過勞動,我們的學生開闊了視野,增添了閱歷。
(2)勞動讓學生渴望知識。通過活動,同學們更加認識到,感恩社會,服務社會,必須提高自身能力以及全面素質。
如何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還要有靠我們的雙手去學會改造和創造世界。
也就是說,我們的理論知識要到實踐中去檢驗;另外,我們所學的理論本身就是指導實踐的。通過勞動,讓我們的學生能深切地體會到偉人提出的“勞動創造世界”的深刻含義;使學生懂得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素質的提高。
勞動鍛煉,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物質成果,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同學在體力上得到鍛煉,社會閱歷更加豐富,情操得到熏陶,同學們更加深切地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產生對知識的渴求。認識到要想真正改變我們落后的面貌,要創造更多的財富就只有更加認真地讀書,掌握更多的本領。勞動使同學們的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更加高漲,更加有責任感。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高。
在勞動的過程中,同學們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增進了團結,培養了協作精神,也增強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更有學生由于對種植蔬菜產生濃厚興趣后,放學后想的是如何種好自己的地而不是想到去網巴。勞動還能通過刺激大腦,緩解壓力,勞動使人心靈手巧。對學習大有幫助。
提高自身能力以及全面素質
(1)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我們的勞動教育從開始就與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緊密結合,通過勞動,讓學生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糧食都是人們辛辛苦苦勞動的結果,沒有勞動就沒有一切。才懂得父母每天是多么不容易,從而更加珍惜生活。懂得感謝父母。
(2)學生學會回饋社會。回饋社會,我們勞動教育計劃中已明確:勞動成果收獲后,每個班將這些成果送給各班所聯系的本社區孤寡老人。勞動基地開創能夠初步在學生中播下熱愛勞動的種子。我們也能體會到,我們的勞動基地,不僅僅能收獲物質成果,同時學生的素質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得到一種良好社會風氣的培養及情操的熏陶。
學校可以開展以“學會感恩”為主線的德育教育活動。要在發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上下更大的氣力,為培養對社會有用的合格人才,不斷探索,走出一條適合我們學生發展的,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學校發展新路子。
現在的小學生,雖然大部分不愁吃不愁穿,但他們不是吃成小胖墩就高得像豆牙,真正健壯的不多。我們的勞動教育,恰恰就鍛煉了學生的體質,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了科普教育。經常性的勞動,又改變了他們對勞動的看法和對參加勞動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