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小學生家庭勞動教育指導(dǎo)

家庭中的勞動教育對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對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yǎng)孩子對家庭、對親人的責任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重大意義。

當前的小學生尚具有一定的勞動觀念,知道勞動的重要,但很缺乏勞動的習慣和技能,不少孩子在生活中懶惰成性。根據(jù)調(diào)查220名l~6年級學生,每天早晨起床自己收拾被褥的僅占26.4%,飯后經(jīng)常洗碗筷的只占13.2%。其中五年級學生,自己洗手絹、襪子等小衣物占64.1%,倒垃圾占62.2%,幫助燒飯菜占20.9%,拖地板占42.9%,掃地、擦灰塵占55.5%,買菜占25.8%,洗衣服占28.5%。以上調(diào)查表明,當前小學生懶惰問題很嚴重,缺乏勞動習慣,對自己應(yīng)當干的事,甚至連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wù)和家務(wù)勞動,都沒有達到起碼的要求,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家長的重視。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的生活條件日益優(yōu)裕,不少家長對子女嬌慣,什么活兒也不讓孩子干。據(jù)調(diào)查,有的低年級的孩子早晨起來伸出一只胳膊讓媽媽給穿袖子,又伸出另一只胳膊讓爸爸給穿另一只袖子;有的早晨起來伸著脖子等家長給戴紅領(lǐng)巾,伸出腳等家長給系鞋帶;連刷牙都由家長擠牙膏。更有甚者,有的家長怕累著孩子,把學校的值日勞動也包起來,親自去代勞。這樣,大部分“小皇帝”、“小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yōu)越生活。他們或是不愛勞動,或是不會勞動,或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這種現(xiàn)象不解決,將直接影響下一代人的全面健康成長。因此家長要高度重視孩子們的勞動教育。

勞動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覺悟,而且能發(fā)展智力。一位教育家說過:“孩子的才能和天賦的起源在他們的指尖上,形象地說,從他們的手指淌出涓涓細流,匯成創(chuàng)造思想的源泉。”這位教育家告誡人們不僅要把勞動看作生活的必需,而且要把勞動看作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財富的多方面表現(xiàn)。

勞動能培養(yǎng)孩子具有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勞動人民是精神財富和物質(zhì)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實現(xiàn)“四化”大業(yè)的主力軍。勞動人民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熱愛和勞動成果的珍惜是與辛勤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密不可分的。種糧的農(nóng)民絕不會把饅頭、面包扔掉。制造桌椅的工人,也不會用刀子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姓名。自己洗的衣服穿起來在意,自己燒的飯萊可口,自己種的花草愛護……勞動將使孩子逐漸樹立起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熱愛勞動果實,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勞動還可以促進意志品質(zhì)的形成,勞動習慣的形成過程也是意志形成的過程。

例如:每天早晨起來自己疊被子,自己打掃臥室,沒有相當?shù)囊庵玖κ遣豢上胂蟮摹?

再如自己洗衣服、倒垃圾、刷廁所等勞動,沒有不怕臟、不怕累的思想是不行的。不難看出,勞動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獨特的作用。勞動是孩子全面發(fā)展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是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勞動不僅鍛煉了孩子,而且也可以使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愛勞動首先是是孩子情感生活的范疇。只有當勞動給孩子帶來快樂時他才渴望勞動。勞動的快樂越深刻,孩子就越珍惜自己的榮譽,越清楚的在勞動中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榮譽。勞動的快樂是強大的教育力量,這種力量能使孩子認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要使勞動不成為額外的負擔,家長千萬不能用勞動懲罰孩子。如果孩子形成了一種成見,勞動就是懲罰,這給整個教育工作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我國人民有一條金科玉律,任何勞動都是值得尊敬的。如果孩子看到父母很尊敬地和電梯女司機、郵遞員、清潔工打招呼,就會使孩子明白一條十分重要的真理:日常的平凡的勞動都是很重要的,在我國一切勞動都是受尊敬的。

在勞動教育中,不能溺愛。認為“孩子小,大人干就行了。”或者認為“學習就夠累的了,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往往孩子應(yīng)該做的事,就由大人代替了。這是不對的,要想改變孩子對勞動的態(tài)度,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真正認識到勞動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重視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1)自己的事自己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可以說是最經(jīng)常、最基礎(chǔ)的內(nèi)容。它是勞動的起點,又是其他勞動內(nèi)容的基礎(chǔ)。

①什么是“自己的事”。首先要明確“自己的事”是屬輕微的勞動。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是力所能及的事,如學習方面的削鉛筆,包書皮,整理書包,準備文具等;生活方面的穿衣、洗漱等;集體方面的值日、掃除等;家庭方面的做飯、洗碗、掃地等。

②放手讓孩子干自己的事。要放手讓孩子去干自己的事,既不要怕累著孩子,也不要怕孩子干不好。要想培養(yǎng)孩子會做事,就應(yīng)該讓孩子有自己的一份勞動任務(wù),如鋪床、縫扣子、熱飯、洗小件衣物,準備上學用具等。當孩子干得好時,要給予表揚,孩子干得不好時,家長要給以指導(dǎo),千萬不能責罵或挖苦諷刺。

③反復(fù)訓練循序漸進。家務(wù)勞動有難有易,開始不要讓孩子做復(fù)雜勞動,應(yīng)該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提出較高要求,讓孩子反復(fù)訓練,循序漸進。由于孩子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水平有時不能平衡,往往心到手不到,干事拖拉,丟三落四,這種現(xiàn)象是正常的。家長要認真幫助孩子找出問題所在,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再讓孩子重新做,達到家長滿意為止。

④讓孩子體會勞動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要使學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盡量多和成年人一起勞動,對成年人來說,勞動是一種幸福和享受。共同感受勞動的快樂是自我教育的第一步。”當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時,他的內(nèi)心會流溢著自豪和歡樂,會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做人的尊嚴,因為這是他勞動所得。家長要讓孩子養(yǎng)成自己的事自己干的良好習慣,就必須從一點一滴的事做起,在自我服務(wù)和家庭勞動中,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2)艱苦樸素、勤勞節(jié)儉。今天的孩子可以說是在“蜜罐”中長大的,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家長給買什么,只要孩子開口要,家長就千方百計地去滿足。孩子們所要的東西來得太容易了,丟了不找,壞了不心疼,不知道愛惜。我們必須教育孩子們,讓他們知道“艱苦樸素,勤勞節(jié)儉”是我們的“傳家寶”。

教育孩子不亂花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在孩子身上肯花錢,孩子的生活越來越幸福。很多孩子,平時口袋里的零用錢已從過去的幾角錢,變成幾元錢,十幾元錢,甚至更多。學校組織學生去春游,家長給孩子帶了滿滿一書包吃的東西,燒雞、雞蛋、香腸、面包、水果、糖、飲料以外,還給不少零花錢。學生花錢大手大腳,毫不吝惜,發(fā)展下去是很危險的。有的學生口袋里有錢,就常去玩電子游藝機,買不適宜的書或看不應(yīng)看的錄相。由于年齡小,分辨是非能力差,不但影響學習而且發(fā)展下去容易變壞。

所以,家長要有計劃地給孩子零花錢,讓他們把錢攢起來,購買文具、圖書,養(yǎng)成從小不亂花錢的好習慣,當然,家長的榜樣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家長不講排場,不比闊氣,樸素節(jié)儉,對孩子的成長是無聲的教育和影響。

總之,要讓孩子在自我服務(wù)、家庭勞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艱苦樸素的好品質(zhì);培養(yǎng)孩子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強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使孩子在家庭這個搖籃里健康成長,讓他們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美好的少年時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盐城市| 遵义市| 电白县| 云南省| 道真| 格尔木市| 尼勒克县| 夏邑县| 涡阳县| 陵川县| 武陟县| 金乡县| 周口市| 府谷县| 南通市| 株洲县| 齐齐哈尔市| 福州市| 油尖旺区| 安顺市| 连平县| 海口市| 五寨县| 莲花县| 文登市| 民权县| 宝山区| 许昌市| 文登市| 安多县| 云南省| 始兴县| 茌平县| 资阳市| 博兴县| 青岛市| 土默特右旗| 丰城市| 翼城县|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