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學生保護生態與環境教育指導

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類文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對小學生進行生態與環境啟蒙教育,培養小學生熱愛人類、珍惜生命、崇尚自然、保護環境的觀念和意識是十分必要的。生命、環境、生態系統是小學生要了解的最基本的概念,認識和理解它們之間的的關系是教育小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的的前提。良好的教學方式和優秀的授課教師決定小學生生態與環境教學的重要方面。

人類社會與它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構成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它們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中保持著一個“偉大的平衡”。有了這個平衡,才會有生機勃勃的世界,才會有人類文明的昌盛和繁榮。因此,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類進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對小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教育內容。小學語文教育大綱明確要求:“從課文的思想內容中注意事物聯系,開闊視野,增強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體會做人的道理,受到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提高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認識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以科普讀本為輔,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進行生動活潑的生態與環境教育,培養學生熱愛人類、珍惜生命、崇尚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小學生生態與環境教育的主要內容

(1)生命與生態環境的概念小學生初涉人世,天真爛漫,懵懂無知,可總是有一腦門的為什么?特別是對生命與生態、人類與環境等一系列概念似懂非懂而且非常好奇。因此,教師要用生動、易懂、準確的語言循序漸進地向學生講授生命、生態環境等概念,同時注意啟發學生的聯想能力,有助于加強理解與記憶。

如“生命”的概念,首先要告訴學生:生命就是活著的生物,包括人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物一旦死了就失去了生命。小學生會立即聯想和發問:生物為什么會失去生命?它與環境有什么關系、這就為我們給學生講授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如光、熱、水、氣;山、川、江、河;日、月、星、晨;海洋、土地、森林、草原等環境要素以及生命與環境是怎么樣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等概念做了很好的鋪墊。這樣不僅向學生講述了基本概念而且初步了解了它們之間的有機聯系,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小學生了解了生命、環境以及生態系統的概念后,就要使他們清晰人類與環境、生命與生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講授這方面的知識,一定要用大量的自然現象引導小學生去理解。

如葵花為什么總是向著太陽、樹葉為什么秋天會變紅;青蛙為什么是保護莊稼的益蟲,細菌是怎樣侵入人體的;人為什么要呼吸新鮮空氣等。通過這些常見的自然現象講授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它們是怎樣構成一個相對平衡的生態系統,以及人和自然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使學生對生命、環境和生態有一個清晰初步的認識,從而激發他們熱愛生命的感情,增加保護環境的意識。

(3)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保護生態環境是一人系統工程,是一個大課題。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則重點了解以下幾點:

一是所有的生命都是生態系統中的組成部分,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是人在的朋友,都有對人類有利的方面。不利于人類的方面也可以轉化為有利方面。如老虎和狼會對人人類和家禽家畜構成威協,但人們仍然要保護。要教育學生熱愛其他生命,要使它們對人類做貢獻,做人類的朋友。

二是地球只有一個。各種資源是有限的,如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石油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要教育學生從小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

三是各種資源不僅稀少而且在生態系統中被重復循環利用。要教育學生明白保護環境的道理,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4)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環境保護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是一個社會問題,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全世界各國都立法保護環境。我們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等法律法規。教育學生不僅要自覺遵紀守法,而且做好義務宣傳員,為保護環境做出自己小小貢獻。

小學生生態與環境教育的主要方法

(1)挖掘、深化、講活教材小學教材中有關生物和環境的題材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直接描述生物與環境的,如《太陽》、《沙漠之舟》、《只有一個地球》等。另一類是借助生物現象抒發情感的,如《種一片太陽花》、《三月桃花水》等。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題材,授課教師都要熟透課文,挖掘內容,深化內涵,講活教材。使教材在原有的基礎上生動地體現生態與環境的外延和內涵。讓學生得到意外的收獲。

(2)引導學生閱讀科普讀本教師要結合授課內容因勢利導,給學生推薦一些有關生物環境方面的科普小讀本,如《對與錯——小學生動腦科普讀物》《海洋為什么是藍的?》《擁抱科學》等。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環境方面知識的濃厚興趣。

(3)組織通俗易懂的專題講座教師還可以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如退休農藝師、工程師等做一些有關生物與環境方面的專題講座,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科普讀本故事會,交流學習心得,啟發想象力,激發學習熱情。如小學生都喜歡看電影《阿凡達》,但他們只喜歡其情節,不可能完全能理解其意義,授課教師就要不失時機地給學生講解其意義,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一是組織他們去參觀動物園、生態園、氣象站,天文臺等,有條件的還可以江河邊,森林旁,沙漠、草原去感受大自然的風光和力量。二是組織小學生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和園林苗圃的義務勞動,在勞動中增加生物知識和環保意識。三是教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科普小實驗,通過實驗增加有益健康的樂趣和知識。把感情的概念逐步轉化成理性的認識。

小學教師生態環境教育應注意的事項

(1)授課教師本身要熱愛環境保護授課教師本身應該是一個十分熱愛環保的人,他才有熱情和激情去教育學生,引動學生,更重要的是通過自身行為去影響學生,身教勝于言教。

(2)授課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生態環境知識俗話說:學生一碗水老師一桶水。授課教師一定要認識學習生態環境相關知識,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授好課。

(3)授課教師要注意收集環境保護素材授課教師要注意收集相關資料,特別是發生在身邊的或眾所周知的等重大事件來豐富教課內容。使學生有真實感受和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舞阳县| 岱山县| 全州县| 大城县| 西贡区| 冀州市| 塔城市| 龙里县| 寿宁县| 吕梁市| 大姚县| 吉安县| 保定市| 平乐县| 延安市| 永定县| 同德县| 东海县| 洛扎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永吉县| 永定县| 兴义市| 郴州市| 阳西县| 蓝田县| 县级市| 陕西省| 洪江市| 黑龙江省| 宁远县| 杭锦后旗| 进贤县| 高碑店市| 逊克县| 广灵县| 清流县| 广安市| 靖边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