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英國的首次空降作戰(zhàn)
- 世界經(jīng)典戰(zhàn)爭故事(空戰(zhàn)故事卷)
- 馬成功主編
- 5295字
- 2021-05-27 14:48:24
1.訓練空降作戰(zhàn)人員
德軍自1940年5月10日開始對西歐歐國實施閃擊戰(zhàn)后,至5月底,盧森堡、荷蘭、比利時先后投降。盟軍40個師被德軍包圍于比、法邊境的敦刻爾克地區(qū),開始執(zhí)行“發(fā)電機作戰(zhàn)計劃”——即從海上撤退。至6月4日,從敦刻爾克撤退到英國海岸的人數(shù)為33.8萬人,其中英軍22萬多人、法軍8萬多人,其余為少數(shù)比軍。盟軍撤退時武器裝備丟失殆盡。英軍共丟棄2400門火炮、700輛坦克、8000挺機槍,接運盟軍撤退的艦船損失226艘,還有302架飛機被擊毀。敦刻爾克大撤退后,英國的軍事力量一蹶不振,而德軍似乎是所向無敵。6月5日德軍開始進攻法國內(nèi)地,14日進占巴黎,22日法國政府投降。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為了重建英國軍隊的聲譽和英國人的信心,指示英軍組建了一支專業(yè)襲擊分隊——第2突擊隊,該分隊曾以“布爾人”之名而馳名于世。丘吉爾急欲使這支富有神秘色彩的部隊在對德作戰(zhàn)中創(chuàng)建功勛。當時英國的其他軍隊正在進行整編,準備迎接可能來臨的德軍入侵本土的戰(zhàn)爭,而對其他作戰(zhàn)行動則盡量回避。因而“布爾人”突擊隊實際上只是一支人員、裝備和武器都不充足的部隊,它受命執(zhí)行的也都是得不到任何支援的戰(zhàn)斗任務。“布爾人”突擊隊的司令部稱作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部,它從陸、海、空3軍各部隊抽調(diào)人員集中訓練和使用。在突擊隊的初期成員中,主要是原來組織起來準備在挪威抗擊德軍用的10個獨立連。1940年6月初開始,突擊隊一直在分小組悄悄地從英國出發(fā),對德國控制的歐洲海岸軍事設施進行襲擊。丘吉爾對這些偷襲行動大加稱贊,他認為“布爾人”突擊隊的作戰(zhàn)行動盡管規(guī)模小、機會少,但這總是在英軍遭受一系列失敗后,在戰(zhàn)略防御階段中取得的某些戰(zhàn)術進攻的勝利。
德國在挪威和丹麥、荷蘭、比利時空降突擊的勝利,給丘吉爾以巨大震動,他在下令所有沿南海岸德軍可能著陸的地方都設置障礙物的同時,指示國防部盡快組建一支“至少有5000名傘兵的部隊”。國防部立即給各軍區(qū)下令,要每個軍區(qū)選送1000名志愿者,與此同時迅速組建了訓練機構(gòu)。在各軍區(qū)的志愿者到達之前,根據(jù)丘吉爾的旨意,“布爾人”突擊隊成了傘兵部隊的首批受訓人員。這些人都希望能及早參加空降戰(zhàn)斗,而且很喜歡突擊隊的特殊生活方式。因為突擊隊不在營區(qū)駐扎,每人每天發(fā)給6先令8便士英幣,讓其自找住處。訓練地點附近的居民很快便發(fā)現(xiàn),到他們家里寄宿的不是一般的老百姓。
顯然,為了向急于求成的首相表示工作有所進展,國防部必須解決空降部隊的訓練場地和膳宿問題。為了不讓其他的部門插手,他們首先選擇了北部工業(yè)城市曼徹斯特的林格威民用機場作為空降訓練試驗中心,該機場位于索爾茲伯里平原陸軍訓練場的最北面。此地氣象條件不利于飛行,因為曼徹斯特是英國著名的多雨區(qū),即使不下雨時,當?shù)氐墓I(yè)煙云也會籠罩整個天空。1940年6月19日,空降訓練試驗中心改稱中央空降學校。當時學校沒有傘降訓練經(jīng)驗,管理人員是從陸軍和空軍部隊抽調(diào)來的,彼此之間非常陌生,甚至對自己到該校的任務也稀里糊涂。首任校長是空軍少校路易斯·斯特蘭格,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有名的飛行員。斯特蘭格少校只有皇家空軍在戰(zhàn)前訓練單個人員跳傘的經(jīng)驗,即跳傘員爬上“弗吉尼亞”式雙機翼轟炸機的機翼,用手扶住兩翼間的支柱,接到飛行員發(fā)出的信號后,打開降落傘,讓張開的降落傘把他們拉入空中。這種方式使跳傘人員感到痛苦和恐懼,而且有不少人在開傘時會把機翼支柱拉彎。該校管理人員中的陸軍最高官員是少校約翰·洛克,他來自皇家工兵部隊,是一個自覺性很強、富有獻身精神的人,盡管毫無空降方面的經(jīng)驗,但他立即開始了訓練和組織空降部隊的研究工作。
訓練中首先遇到的是飛機、降落傘的保障和教員的來源問題。在洛克的奔走下,空軍部很快給該校調(diào)撥了6架“惠特利”轟炸機作為傘兵運載機,并配發(fā)了1000具訓練用傘。開始使用的傘還不是采用繩拉開傘,首批受訓的學員必須采用類似手扶機翼支柱的方法,從“惠特利”飛機尾部臨時裝上的平臺上跳下。好在這種傘沒用幾天,帶有繩拉開傘裝置的背式降落傘就運到了,同時在“惠特利”飛機的肚子下面開了一個便于傘兵跳出的艙門。但不幸的是,剛使用這種降落傘就出現(xiàn)了亡人事故,一名士兵的傘未開就墜地了。這是一次因操作不當造成的不應有的事故。幾年之前,英國降落傘公司便向國防部建議使用他們公司設計的安全可靠的繩拉開傘式降落傘,但被婉言謝絕了。該公司的降落傘與皇家空軍的訓練傘的不同之處是:跳傘員跳離飛機時,利用人本身的重量就可使傘繩拉出,傘隨之張開,這樣就減少了拉繩纏繞的危險。這種新型降落傘,以其較好的可靠性很快被部隊認可,深受傘兵們歡迎。以后的十幾年里,英國空降部隊一直在使用這種傘,而且不需要備份傘。
1940年7月9日,洛克起草了一份改革空降部隊現(xiàn)行訓練制度的報告。他指出,空降部隊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英國到底需要擁有多少空降部隊為宜。此外,目前存在的問題還有:空降部隊的任何事情都必須經(jīng)國防部和空軍部兩個部門批準和作出決定,而他們互不信任:林格威是一個不適合空降部隊訓練的地方;突擊隊員自找住處的做法仍沒改變,這樣容易與當?shù)卣l(fā)生沖突;至今沒有適合于空降部隊訓練的運輸機。洛克提出,應有一個能滿足飛行訓練、氣象條件好的機場和大的著陸場;要修建營區(qū),強化部隊的紀律;要采用專門的徽章,而現(xiàn)在許多人還佩帶著他們原部隊的徽章。
從8月起,各軍區(qū)選送的突擊隊員陸續(xù)到達,開始進行傘降訓練,這是組建空降部隊的第一步。這時有人提出滑翔機比降落傘更易于空降,使用滑翔機,士兵可以集體著陸,并能攜帶裝備和重型武器。8月10日,以滑翔機部隊彌補傘兵部隊不足的建議呈交給了丘吉爾。鑒于德軍用滑翔機奪取埃本·埃馬耳要塞戰(zhàn)斗的例證,丘吉爾表示完全同意,并指令空軍部負責領導和組織生產(chǎn)滑翔機。
9月5日,英空軍召開會議,研究未來空降兵的體制編制問題。與會的陸軍和空軍的將領們坐在一起,通過解釋和諒解,從思想上消除了懷疑和隔閡,形成了工作上的伙伴關系。會議所做出的重要決定是:空降兵部隊的兵員來自陸軍,滑翔機飛行員由陸軍負責抽調(diào),空軍負責培訓;計劃到1941年春培訓出一支3000人的傘兵部隊,和一次能空運、空降1個旅的滑翔機部隊,并建議制造能夠運載坦克或與其相同重量物品的大型滑翔機。會議還討論了空降作戰(zhàn)的各種形式,例如襲擊敵人占領的土地,然后從海上或空中撤出;以空降部隊作為進攻的先頭部隊;甚至討論了以空降襲擊德國內(nèi)地的重要目標,以引起其驚恐沮喪局面的出現(xiàn)等大膽的設想。會議之后,空降部隊的一切工作都按決定迅速展開。中央空降學校改名為中央空降部隊,指揮官是空軍上校哈維,在其編成內(nèi)有發(fā)展科和傘降訓練學校、滑翔機訓練中心等。
到1940年9月底,“布爾人”突擊隊共接受了21名軍官和321名士兵,11月完成了第一期跳傘訓練后,改編為第1傘兵營,成為英軍第一支空降部隊。
2.實施“巨人行動”
1941年初,中央空降部隊就將當時還未完全組建齊全的空降部隊的使用原則制定了出來。除了以前就明確的用于襲擊敵人和奪取敵機場外,其主要任務還有:配合正面進攻的地面部隊,從后方攻擊敵防御陣地;空降在敵后,孤立敵方陣地,阻止敵預備隊開進;奪取并扼守重要渡口和隘路,防敵破壞,防退卻之敵利用;實施側(cè)翼攻擊;破壞敵交通運輸;實施佯攻,牽制敵預備隊等。
至此,英軍第一批空降兵部隊建成并作好了戰(zhàn)斗準備。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部對傘兵的發(fā)展非常關切,為了檢驗第一批傘兵的訓練成果,開始尋找戰(zhàn)機并計劃空降兵初顯身手的行動。這時,意大利和德國已結(jié)成軍事同盟,并對希臘發(fā)起了進攻。雖然英國陸軍部隊在意大利北部和東非取得了一些戰(zhàn)果,皇家空軍戰(zhàn)斗機在英國上空也取得了巨大勝利,但在國內(nèi)影響還不夠大。為了打擊意大利,警告墨索里尼在阿爾巴尼亞和利比亞的戰(zhàn)爭升級行動,抵消德軍幾次空降成功的影響,英國決定使用剛組建起來的空降兵,深入意大利國土,以較小的代價進行一次在民眾中能產(chǎn)生良好心理作用的軍事行動,以顯示自己的力量,鼓舞全國的士氣。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部的參謀們在倫敦一家自來水公司的幫助下,尋找到一個作戰(zhàn)目標——意大利南部沃爾土諾山上的供水管道。
該供水管道修建于1930年,長期以來為意大利南部的塔蘭托、布林迪西、巴里和福賈等重要港口、城鎮(zhèn)提供淡水。而現(xiàn)在,這些港口都是向意大利作戰(zhàn)部隊輸送補給物資必經(jīng)的港口,而且被駐巴爾干的其他軸心國部隊所利用。如果這條供水管道被破壞,至少1個月內(nèi)這些港口將得不到淡水供應,影響面很大。同時,該目標處于農(nóng)業(yè)區(qū),人煙稀少,不會有多大反抗力量,完成任務后便于向海邊轉(zhuǎn)移,從海上返回。
聯(lián)合作戰(zhàn)司令部指揮官、海軍上將凱斯,挑選了“皇家威爾士明火槍團”的普里查德少校任這支傘降突擊隊隊長,任命克里斯托弗利上尉為副隊長,并任命皇家工兵部隊的戴利上尉為爆破組的指揮官。突擊隊共38人,其中有6名軍官、32名士兵。隨同突擊隊行動的還有一名意大利語翻譯。使用的空運工具是“惠特利”轟炸機。普里查德少校在判讀諾爾土諾山區(qū)的航空照片時發(fā)現(xiàn),山腰上有兩條平行的導水管,他沿著像是主要導水管的這條線選擇了一點,并將其指示給戴利上尉進行爆破。計劃于2月10日夜間傘降,任務完成后,傘兵徒步隱蔽地從陸路撤退到塞列河口潛伏,2月18日夜間一艘英國“勝利”號潛艇將在河口露出水面,將他們接走。如果這一次未接到,潛水艇將于25日夜間返回該地再接應一次。
由于是首次空降作戰(zhàn),在聯(lián)合作戰(zhàn)司令部的領導下,進行了周密的組織準備。為了訓練戰(zhàn)斗人員,在林格威附近的塔頓公園里秘密地修建了模擬目標區(qū)域的全部設施,并于2月1日夜間,在有大風的情況下進行了演習。飛行員為了能夠在夜間準確航行,使傘兵能在150米的高度準確地降落在目標區(qū),也進行了專門的訓練。
與德軍在挪威、荷蘭和比利時的空降突擊相比,英軍對一條供水管道實施一次不足40人參加的突擊,看來不會對戰(zhàn)爭進程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傘兵們以開玩笑的口吻稱這次作戰(zhàn)行動為“巨人”,于是聯(lián)合作戰(zhàn)司令部就將這次行動命名為“巨人行動”。
2月7日,傘兵突擊隊乘8架“惠特利”轟炸機從英國的北安格列亞轉(zhuǎn)場到馬耳他,在馬耳他領取了爆破器材和其他作戰(zhàn)物資。2月10日18時20分,8架轟炸機由馬耳他起飛,飛往目標,其中6架飛機載運傘兵,其他2架則裝著炸彈,這2架飛機要去轟炸福賈港,目的是轉(zhuǎn)移敵人的注意力。
當飛機進入意大利上空時,月光明亮,天氣寒冷。傘兵們打開飛機底艙板上的門,陣陣寒風灌進機艙。他們面對面地蹲在敞開的艙口兩側(cè),做好了跳傘準備。從狹窄的轟炸機機艙地板孔里跳離飛機,的確是一種需要技巧的事情。如果離機用力過大,機外氣流會抓住你的身體似的,使你的頭部猛撞到與風向相反的一側(cè)艙門上,如果跳離艙門用勁大小,背后的笨重傘包就會掛在艙門的邊緣上,使你向前磕碰頭部。總之,離機動作稍有不對,極易使頭撞艙門口。傘兵們詼諧地把這種情況稱為“撞鐘”。越過大雪覆蓋的皚皚山脈后,飛機上的紅燈開始閃爍,這表明5秒鐘后就要到達傘降地域。傘兵們緊張起來,第一名傘兵向前滑動。接著綠燈亮了,傘兵們一個接著一個跳出機艙。在大雪覆蓋的地面輝映下,傘兵在空中搖擺降落時就可以看到供水管道的影像。
23時,傘兵們準確地降落在距目標不超過1200米的地方。然而,普利查德少校在集合部隊時發(fā)現(xiàn)丟失了1架非常重要的飛機,戴利上尉和幾名主要工兵爆破手,連同裝在那架飛機上的許多炸藥都無影無蹤!原來,戴利的爆破組乘坐的飛機因機械故障延遲了起飛時間,在趕隊途中又迷了航,將爆破組及大量炸藥錯投在距目標數(shù)公里遠的一個山谷里,致使他們無法參加爆破。
除爆破組外,其他人員集合后,迅速運動到供水管道的爆破地點。普利查德少校命令皇家工兵少尉帕特森接替了爆破組長的職務。帕特森發(fā)現(xiàn)供水管道的支座不是原先預料的磚石砌筑,而是由鋼筋混凝土筑成。由于缺乏炸藥,爆破不能按原計劃進行,因而他決定利用所帶的全部炸藥,集中爆破一段供水管和附近的一座小橋。因為這座小橋在修建供水管道時曾被用來輸送建筑材料,破壞后意大利人搶修水管時,勢必要使用這座小橋。11日零時30分,帕特森指揮工兵小組堆放好炸藥后,同時爆破了供水管和小橋。然后,突擊隊分成兩個組迅速進入山區(qū),向塞列河口方向撤退。
巨大的爆炸聲招來了當?shù)氐木旌娃r(nóng)民,他們開始進行搜捕,那些經(jīng)過緊張的跳傘和爆破行動的傘兵已十分疲乏,此時在陡峭的山路和寒冷的天氣中進行越野行軍已相當?shù)爻粤Α1M管他們深入了山區(qū),但為避開居民點,不得不從遠路迂回。而白天要不被發(fā)現(xiàn)是很難的。
第二天黎明時,因目標暴露,為當?shù)剞r(nóng)民和警察俘獲。口才流利、精通意大利語的皮基當場被擊斃。錯降在山谷里的爆破組,未找到目標而單獨進行活動,幾天以后也被俘虜。
英軍這一次空降沒有完成預定的任務,破壞點不是要害部位,很快被修復,未起到切斷意大利幾個港口和城鎮(zhèn)供水的目的。然而,這是英軍的首次空降突擊,也是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空降作戰(zhàn)的開始,它在空降作戰(zhàn)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這次空降行動隱蔽、突然,未被意大利人發(fā)現(xiàn),只是因運載炸藥和爆破手的飛機錯投了地點,致使任務未能完成。這次空降突擊是在英國為抵消德國一連串的空降成功,正全力尋求哪怕是小的戰(zhàn)術勝利的時候進行的,它向意大利政府顯示了英國空降兵的潛在力量,并給意大利政府帶來了一次心理上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