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神奇古都底比斯
- 世界上下五千年(感知世界叢書)
- 李丹丹主編
- 1096字
- 2021-05-30 21:01:32
自從法國學者商博良在1822年完全釋讀了羅塞達碑文,開啟了古埃及神秘大門,人們對古埃及的了解越來越深切。
宗教在古埃及文化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最初是圖騰崇拜,一些動物或植物成為他們的崇拜對象。后來隨著定居農業的發展,他們逐步發展到對宗教的崇拜。在古埃及,神奇古都底比斯就是一座以宗教聞名的都市。
在公元前14世紀中葉的古埃及新王國時期,尼羅河中游曾經雄踞著一座當時世界上無與倫比的都城。這就是被古希臘大詩人荷馬稱為“百門之都”的底比斯。
底比斯是一座充滿神奇色彩的古城,它的興衰是整個古埃及興衰的一個縮影。從公元前2134年左右,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蘇好代布興建底比斯為都城,直到公元前27年,底比斯被一場大地震徹底摧毀時止,在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里,底比斯在古埃及發展史上始終起著重要的作用。
底比斯不僅是埃及法老們生前的都城,也是法老們死后的冥府。底比斯橫跨尼羅河兩岸,位于現今埃及首都開羅南面700多公里處,底比斯的右岸,也叫東岸,是當時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底比斯的左岸,也叫西岸,是法老們死后的安息之地。
底比斯在埃及古王國時期,是一個并不出名也不很大的商道中心。通往西奈半島和彭特的水路,通往努比亞的陸路,都要經過底比斯。底比斯的興盛是跟阿蒙神聯系在一起的。法老孟蘇好代布把首都定在底比斯后,又將阿蒙神奉為“諸神之王”,成了全埃及最高的神,從此開始在底比斯為阿蒙神大興土木。底比斯在古埃及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就這樣被奠定了下來。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雖然第十二王朝的開創者門內姆哈特一世曾把首都從底比斯遷到孟斐斯附近的李斯特,但在底比斯仍然為阿蒙神繼續興建紀念性建造物。
從公元前179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中王國遭到了外族希克索斯人的入侵。希克索斯人征服了大半個埃及,最后定都阿瓦利斯,建立了第十五王朝和第十六王朝。底比斯經歷了第一次衰落。
在埃及人阿赫摩斯一世的率領下,公元前1580年左右攻占了阿瓦利斯城,把希克索斯人趕出了埃及,開創了古埃及新王國時代。
新王國時期的法老們再次選定底比斯作為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他們發動了一系列侵略戰爭,掠取了大量財富和戰俘,并把底比斯建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顯赫宏偉的都城。他們在東底比斯為阿蒙神和他們自己建起了一座座壯觀的神廟和宮殿。
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的底比斯阿蒙神廟主殿,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有134根圓柱,中間最高的12根大圓柱高達21米,每根柱頂上可以容納100來人,規模真是大極了。為世界所罕見。另外,像路克索爾寺院,拉美西斯二世宮殿、阿蒙諾斐斯三世寺院等等,也都十分莊嚴宏偉。與此同時,他們又在西底比斯修建了一系列工程浩大的陵墓,其中尤以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墓和圖坦卡蒙墓更為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