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流士改革
- 世界上下五千年(感知世界叢書)
- 李丹丹主編
- 1801字
- 2021-05-30 21:01:32
暴君岡比西斯死后,波斯的大臣們紛紛向那個假扮巴爾迪亞王子的拜火教僧侶高墨達投降,以免招來殺身之禍。
高墨達當了8個月的皇帝,但從不召見大臣,他們都很納悶:“為什么新國王總是深居簡出,拒絕召見大臣,也不在公眾場合露面呢?有人傳說這個巴爾迪亞其實是拜火教僧侶高墨達,大臣們都將信將疑。
有一天,岡比西斯過去的一個王妃發現新皇帝沒有耳朵。她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親、大臣歐塔涅斯。歐塔沓斯馬上斷定新皇帝不是巴爾迪亞,而是僧侶墨達。因為在居魯士當皇帝時,這個高墨達由于犯了過失被割去了雙耳。歐塔涅斯馬上把真情告訴了另外的6名波斯貴族,其中包括后來的皇帝大流士一世。他們決定也發動一次政變,殺死高墨達,奪回政權。這7個大臣先是派人在首都到處散布,新皇帝不是真正的巴爾迪亞,而是高墨達的消息。
沒幾天,假巴爾迪亞的消息便在京城傳開。高墨達知道真相敗露之后,驚慌失措,馬上逃到米底的一個地方,最后被歐塔涅斯和大流士等人殺死。
假皇帝死了,由誰來當新皇帝,幾個大臣爭執不下。最后統一意見,由6個貴族大臣競爭。他們商定,這6個人于第二天早上乘馬到郊外集合,看誰騎的馬先嘶叫,就叫誰當皇帝。這6個人當中,有一個叫大流士的,事先讓他的馬夫想出一個辦法,于是,在出城集合的時候,他的馬先嘶叫起來。結果,大流士當上了波斯國的國王。
大流士當皇帝的時候,新占領的埃及和巴比倫各地又發生了武裝叛亂。于是大流士騎上戰馬,帶領軍隊進攻埃及,并很快地重占孟斐斯。這樣,他僅用一年時間,歷經18次戰役,終于平定了各地叛亂,使瀕于崩潰的波斯帝國又強大起來。
使波斯帝國真正強大起來的是大流士卓有成效的改革。
大流士首先整頓了朝綱。他認為居魯士和岡比西斯時代宮廷里缺少規矩,于是他讓人制定了一套森嚴的宮廷制度。大流士臨朝時,要高坐在皇座之上,眾大臣必須跪地朝見。此外,君臣之間還要用帷幕隔開。以防臣子的呼吸褻瀆皇上。在宮內,常設有奴仆、樂師、書吏、獵手、廚師等,總數為15000人,并備有12000人的近衛軍。這些近衛軍身著鎧甲,頭戴盔胄,備有弓劍,隨缺隨補,被稱為“不死的步兵”。
大流士稱帝,號稱大流士一世。憑著他的文治武功,平定了被征服國家的反抗,建立了東到印度河流域,西到撒哈拉大沙漠,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為了防止各征服國的反叛,他把各國改為“行省”,直接派總督去統治。他把被征服國的金銀財寶,統統運到波斯。為了統一貨幣,大流士一世下令廢除所有占領地的貨幣,而使用波斯國統一鑄成的金幣。金幣的正面,是大流士像,背面是一個弓箭手的人像。人們把這種金幣稱為“大流克”?,F在,這種錢幣成為古幣收藏家眼中的珍品。為了享受,大流士還調集埃及、巴比倫、腓尼基等地的能工巧匠,為他建造宏偉的王宮。
大流士特別喜歡吃愛琴海的鮮魚,為了及時把鮮魚運到流斯王宮,大流士下令修了一條2000多公里長的大道,稱為“皇道”。這條皇道設有100多個驛站,驛站快馬傳遞,愛琴海的鮮魚,3天就可送到王宮。這條皇道也使波斯國的交通大大改善,我國西漢張騫通使西域后,它便與絲綢之路相接,成為一條便利的東西通道。
由于波斯的交通發達,沿途又有士兵保護商旅行人免遭搶劫,波斯和印度以及地中海各國的貿易很快發展起來。據說,水稻和孔雀就是在那個時候從印度傳入波斯的。
另外,為了水運的方便,大流士還下令修了一條由尼羅河到紅海的運河,這條運河便是現代蘇伊士運河的前身。
后世的歷史學家把大流士的這些做法稱為“大流士”改革。
波斯帝國橫跨亞非歐,成為當時最大的帝國。于是大流士一世躊躇滿志,公元前520年9月,他讓人在貝希斯敦村的一堵石壁上刻上銘文,希望自己的名字能流傳千古。這就是著名的“貝希斯敦銘文”。
貝希斯敦銘文分上下兩部。上部是浮雕,刻著大流士一世全身披掛鎧甲,兩眼炯炯有神直視前方。他的左腳,踏著曾假冒王子而篡權的高墨塔,右手指向波斯人最崇拜的光明與幸福之神。下方還有被他征服的8名叛首,都被繩索捆綁著,與高大的大流士一世形成鮮明對照。銘文的下半部是用古波斯文、埃蘭文和阿卡德文三種楔形文字寫成的:
“我,大流士,偉大的王,萬邦之王,波斯之王……”
大流士在位的后期走上了窮兵黷武的道路。公元前500年,他又發動了一場對希臘的戰爭。10年后,在雅典附近的馬拉松戰役中,波斯兵被希臘人打得大敗。又10年,大流士的兒子薛西斯再次遠征希臘,結果又遭到慘敗。從那以后,稱雄三四十年的波斯帝國漸漸失去它往日的光輝。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最終被馬其頓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