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物種起源》

  • 科學閱讀的奇跡
  • 劉鑫編著
  • 4530字
  • 2021-05-30 21:02:44

一、概述

從最古老的單細胞到有著復雜生命結構與思維的人類誕生,在漫長的30多億年生命行進征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從出生到滅亡,從低等到高等,究竟是何種神奇的力量推動著生物的進化發展呢?19世紀,就在人們對生命演進機理持不同見解的各門各派展開激烈論戰、爭論不休的時候,一個劃時代的人物出現了。自古以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進化論思想終于在19世紀英國偉大的博物學家達爾文手中形成了具有無可爭議的說服力的體系:生命只有一個祖先,因為生命都起源于一個原始細胞的開端;生物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逐步發展而來的,生物在進化中不斷地進行著生存斗爭,進行著自然選擇。

達爾文的進化學說是人類對生物界認識的偉大成就,它在推動現代生物學的進展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給予很高的評價。恩格斯認為達爾文的進化學說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從達爾文以后,世界就不同了,他揭示了自然界的一個偉大秘密,給當時世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集中體現在《物種起源》一書中,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這部書,這部被譽為“源自生物學領域卻影響了全人類思想的巨著”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了轟動。《物種起源》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震醒了人們長期被宗教神學禁錮的思想,徹底推翻了上帝造物論和物種不變論。在生物學領域、思想界以及農業生產和園藝實踐中都產生了劃時代的巨大影響,標志著進化論的正式確立。

如今,《物種起源》所提及的許多觀點已成為人盡皆知的常識,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后來不斷地得到發展。《物種起源》一書成了生物學史上的經典著作,達爾文因此而名垂千古。

它是科學領域中的一場大革命,以至直到現在人們還是把全部生物學的歷史分為達爾文以前和達爾文以后兩個時期。100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100多年來,他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物種起源》作為一座豐碑,經典永存!

二、內容簡介

1859年11月24日,對于英國倫敦是很不平凡的一天。在這一天,眾多市民涌向一家書店,爭相購買一部剛出版的新書,使這部書的第一版1250冊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這部轟動一時的新書就是《物種起源》,是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第一部巨著。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

偉大的著作源于偉大的思想,《物種起源》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獲得,它首先得力于達爾文超前的思想,這也是每個給人類思想帶來巨大變化的杰出人物的共同品質。在19世紀的歐洲,盡管資本主義有了相當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早已因文藝復興的興起而向前邁了一大步,人們雖然未曾公開反對神學對于生物起源的最初解釋,然而卻在心里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此時此刻,只差一個具備足夠的學識和足夠膽量的人,公然站出來擔負起用更加符合事實的理論來敲碎套在人們思想上的神學枷鎖的使命。達爾文扮演了這個角色。19世紀上半葉,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的急劇擴大,探險活動也越來越頻繁。一些自然科學家參加了探險活動,這在客觀上為自然科學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達爾文有機會親自參加了環球的航海探險,加上長期地從事飼養動物、栽培植物的實踐,達爾文在生物學領域里進行了一系列科學的總結,終于完成了完整的生物進化論學說。而《物種起源》一書則是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學說的標志。他用《物種起源》將舊有的神學理論敲得粉碎,以至后人將《物種起源》稱為“一部將上帝驅逐出生物界的偉大著作”。

《物種起源》的全名是《論借助自然選擇(即在生存斗爭中保存優良族)的物種起源》。書中除卷首的“歷史概述”和“導言”外,共分15章。這部著作不但以大量的科學事實論證了生物是進化而來的,而且還提出了“自然選擇學說”來說明生物為什么會進化,很有說服力,為科學進化論奠定了基礎,在學術界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本書中,達爾文以無法數計的翔實資料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論證了“遺傳”、“變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觀點。達爾文根據大量的觀察、實驗結果及地質研究材料,得出兩個結論:其一是物種在世代繁衍生殖過程中會發生變異。親代的大部分特征會遺傳給子代,但子代與親代并不是完全一樣,而是有所差異,即后代在繼承先代中有變化,代代如此,積少成多,引起生物類型的改變,并且這種改變是逐漸演變的過程,過去的生物跟現有的生物很不相同但又有聯系。其二是舊物種滅絕新物種產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一切生物都必須為生存和繁衍后代而進行斗爭,這就是生存斗爭。一是生物體與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的斗爭;二是生物體之間爭奪生存資源的斗爭,斗爭結果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舊物種淘汰,新物種產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后代都要遵循自然選擇的規律,而且由于器官功能的分化和生存條件的復雜化,生物體在自然選擇的長期作用下,必然導向進步性發展,必然導向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人類同其他生物一樣,也是自然選擇長期發展的產物,而不是上帝創造的。這種理論如同火山爆發一樣震撼了全世界。

由于《物種起源》既提供了生物進化的充足證據,又合理地闡明了生物進化的機制,且用自然選擇的學說合理和科學地說明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從而有力地打擊了唯心主義的特創論和目的論利用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長期宣揚的上帝有目的的創造生物的論點,這是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偉大勝利。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物種起源》做了高度評價。恩格斯在《物種起源》出版后僅十多天,便懷著喜悅的心情,寫信告訴馬克思:“我現在正在讀達爾文的著作,寫得簡直好極了。目的論過去有一個方面還沒有被駁倒,而現在被駁倒了。此外,至今還沒有過這樣大規模的證明自然界的歷史發展的嘗試,而且還做得這樣成功。”一連幾個月,馬克思和他的朋友們不談別的,凈是談論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因為達爾文的進化論,為馬克思主義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自然科學依據。

《物種起源》的自然選擇理論是自然科學史劃時代的里程碑,也是生物學進化論的奠基之作,它不僅開創了生物學發展史上的新紀元,使進化論思想滲透到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在克服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上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引起了人類思想領域的重大變革,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三、大師傳奇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是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創立的生物學進化理論不但改變了生物科學的面貌,而且變革了人們的科學觀念。從此,有機自然界消滅了神跡,進化的思想開始取代僵化的、固定不變的自然觀。

達爾文1809年2月12日生于英國希羅普郡,他的祖父伊拉斯漠·達爾文曾經是18世紀英國著名的醫生和博物學家,發表過《動物學》等多種生物學著作,也是進化論的先驅之一。達爾文的父親羅伯特也是一位有名的醫生,母親蘇珊娜是著名瓷器收藏家韋奇伍德的女兒。達爾文在希魯斯伯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兒時的他并沒有過人的聰穎之處,倒是有著一種喜愛觀察自然事物、努力尋求理解的獨特個性。8歲那年他被送進了一家教會學校,但他對圣經故事一點也沒有興趣,倒是喜歡在河邊釣魚、上樹摸鳥蛋,還喜歡搜集雜七雜八的物品。進入希魯斯伯里中學后,他依然不喜歡學校里的教育,倒是迷上了打獵和養小動物,功課卻很一般,因此中學未畢業父親讓他到愛丁堡學醫。但達爾文完全沒有學醫的才能,由于不忍心看無麻醉的手術慘狀,讀了兩年又自動停學。父親看他對醫學確實沒有興趣,便決定讓他學神學,以便將來能有一個體面的職業。1828年,達爾文進了劍橋大學的神學院,這里的神學課程比起愛丁堡來更加乏味,但為了通過學位考試,不得不鉆研那些神學著作。而這些著作的邏輯力量也確實使他相信了《圣經》上的上帝創世說,但不久他就發現他對神學其實也不感興趣。他再次向父親提出不學神學。但老達爾文豈能一次次依了這位沒有出息的兒子。于是達爾文更加不好好學習,整天跟一些紈绔子弟一起賽馬、打獵、酗酒,他自己后來也承認“在劍橋的三年是完全浪費了”。

達爾文生活的轉折是結識亨斯羅教授。經他推薦,達爾文以博物學家的身份參加了貝格爾艦的環球考察。達爾文說:“參加貝格爾艦的航行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它決定了我的整個事業。”1831年12月27日,貝格爾號從英國普利茅斯港起航,先是南下非洲,從非洲西海岸西渡南大西洋,到達巴西;又從巴西南下繞過麥哲倫海峽到達南美洲西海岸的利馬和加拉帕戈斯群島;再從加拉帕戈斯群島橫渡太平洋去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由澳大利亞穿越太平洋經過好望角再次回到巴西,然后從巴西直接回國。在5年的環球考察中,他通過觀察到的大量事實,使他確信長期自然力的作用才是造成地球表面地質變化的真正原因,地質變化中并沒有什么神的創造力量。而南美洲現存生物和化石古生物的地質聯系,加拉巴戈斯群島各島嶼上同種生物的各種差異,澳大利亞生物物種同歐洲比較的特異性質……更使他越來越懷疑上帝創造物種、物種絕對不變的正確性。這期間達爾文采集了數以千計的動物、植物、化石、礦物和巖石標本,寫下了幾十本日記和筆記,不僅獲得了豐富的經驗知識,而且沖破了特創論思想的牢籠,為創立生物進化學說打下了基礎。

回到英國后,達爾文已經成了一個訓練有素的博物學家,他的舉止言行都不再是一位無所事事的小青年。他一方面整理5年的旅行日記和搜集的動物資料、地質資料,撰寫了《貝格爾號航行期間的博物研究和地質研究日記》、《貝格爾號航行中的地質學》,主編了《貝格爾號航行中的動物學》;另一方面,又加緊搜集有關物種變異的材料,思考物種理論問題。1838年10月偶然閱讀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觸發他找到了久久思考而不決的物種進化的機制,這就是自然選擇。確立了自然選擇原則,生物界的各種巧妙的適應現象,不同地域同種生物的各種差異等看似不可思議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但達爾文沒有急于公布自己的發現,他又做了大量的材料搜集和長期的細致思考。從1837年7月記第一本有關物種變異的筆記算起,到1859年10月1日校改完《物種起源》清樣止,達爾文為建立進化學說花了整整22年的時間。

1859年11月24日達爾文出版了生物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物種起源》。由于學界事先已知道這本書的寫作情況,均等待著該書的出版,結果新書問世的第一天,初版1250本就被全部搶購一空。《物種起源》的發表,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投入平靜的水面,頓時掀起了巨浪狂濤。身穿黑道袍的教士,信奉特創論的學者,為傳統觀念所束縛的科學家,對《物種起源》及其作者發起了狂暴的圍攻。大主教威爾伯弗斯和歐文等精心策劃,準備在牛津科學大會上重溫居維葉戰勝圣提雷爾和拉馬克的美夢,一舉剿滅生物進化學說。誰知卻被赫胥黎、胡克等駁得體無完膚。達爾文的進化學說以大量確鑿的事實和縝密的推理,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的贊同和支持。正像金斯說的:“達爾文單憑真理和事實的力量,正在到處獲得勝利,像洪流那樣勢不可擋。”

進行科學研究是達爾文生活的最大樂趣。達爾文進行科學工作的基本特點是,一切假說、理論都建立在大量可靠事實的基礎之上。因此,他一生都無比勤勉地進行觀察和搜集事實。在他臨終的前一天下午,還抱病作了實驗觀測記錄。達爾文為后人留下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

1882年4月19日,這位偉大的生物學家在家中與世長辭了。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牛頓的墓旁,這無疑是蓋世殊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长春市| 金湖县| 玉山县| 邵武市| 鄱阳县| 沂水县| 梧州市| 伽师县| 上虞市| 江源县| 饶平县| 黄平县| 诸城市| 城步| 府谷县| 阳新县| 永定县| 西峡县| 永定县| 虹口区| 平山县| 施秉县| 江达县| 东源县| 玛多县| 郎溪县| 湘阴县| 武陟县| 桂平市| 大同县| 阳信县| 两当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乾安县| 泰兴市| 大悟县| 华宁县| 溧阳市| 武陟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