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造福病人的醫學發明——1846年近代麻醉術的發明

  • 科學歷史的光輝
  • 劉鑫編著
  • 3074字
  • 2021-05-30 21:01:49

眾所周知,在絕大多數的現代外科手術中,麻醉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如果沒有麻醉藥的輔助,很少有病人能夠忍受手術帶來的巨大痛苦。所以在發明麻醉藥以前,外科手術往往失敗,因為還沒有等到手術結束,病人就因為無法忍受劇痛而死去。雖然許多國家(如中國、印度、巴比倫、希臘等)在古代就積累了麻醉法的經驗,但是主要是應用植物性麻醉藥(曼陀羅花、鴉片、印度大麻葉等),亦有神經干機械性壓迫、飲酒、放血等使病人喪失神志,甚至棒擊病人頭部造成昏迷的“麻醉”方法,也有手術時在手術部位搽酒精,靠酒精的吸熱作用減緩疼痛感,然而這些方法都不能使人滿意。

(1)對麻醉術的初步探索

在使用麻醉劑之前,慘死在外科醫生刀下的人所禁受的痛苦無可名狀。每一例手術都伴隨著令人毛骨悚然的痛苦嘶叫。

由于手術時病人十分痛苦,休克極多,迫使手術向快速方向發展。俄國外科醫生皮羅果夫可三分鐘鋸斷大腿,半分鐘切去乳房。法國名醫讓·多米尼克·拉里24小時為200個病人做完了截肢手術。在這些快刀手中,最出名的是英國醫生羅伯特·李斯頓,他以手術奇快著稱,人稱“李斯頓飛刀”。

李斯頓畢業于愛丁堡大學,曾發明外傷軟膏、止血鉗等醫療用品,其中骨折用的固定木條,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仍在使用。他身高1.88米,天生一副急性子,在當時的醫學界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在他經手的病例中,有三個特別令人膽寒:他曾在兩分半鐘內切下患者的腿,但由于用力過猛,同時也切下了患者的睪丸;一名頸部潰爛的少年,由于李斯頓的過分自信而導致誤診,當他用刀切開患部時,少年立即噴血不止而死;他還創造了一起歷史上惟一死亡率達300%的手術紀錄:被他以神速切下腿部的患者翌日因感染死去(這在當時相當常見),他的助手則被他失手切斷手指,亦因感染而死去,另一個無辜受害者是在場觀摩手術的一位名醫,被他刺中兩腿間的要害,因恐懼而休克致死。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一個早期愿望必定是對魔幻止痛物的希冀。為達到這一目的,古代的醫生們對某些植物的止痛性能作過廣泛的研究,從實踐經驗中悉心積累了許多知識。

4000年之前,可卡因和鴉片就已作為影響心理狀態的藥品而為人所熟47知。它們也經常被當作藥物來使用。公元1世紀初,羅馬作家塞爾蘇斯曾建議將莨菪當作鎮靜劑使用。對羅馬人來說,藥力最強的麻醉劑當屬曼陀羅子。其理由還是充分的:曼陀羅子含有顛茄堿和東莨菪堿,都是減緩心律的藥物,服用得當還能徹底消除疼痛,減少手術給病人帶來的精神創傷。普林尼于公元75年前后描述過羅馬醫生更具建設性地使用這種藥物的過程。在歐洲中世紀,為古羅馬人所熟知的這些麻醉藥物一直在繼續使用。但在攝取途徑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常見的攝取途徑是公元9~15世紀無數典籍中提到的“催眠海綿”法。它是把一些藥物——包括鴉片、曼德拉草、莨菪和從芹葉鉤吻中提煉的毒物——混合后浸入海綿之中,隨后將海綿晾干。在需要麻醉劑時可將海綿浸濕,放在患者的嘴上,讓患者吸入藥味。這些混合藥物肯定會使任何人陷入毫無知覺的狀態,盡管吸入致命的芹葉鉤吻毒物(可以先后抑制神經系統的運動中樞和感覺中樞),會使整個手術極具風險。

但是情況表明,這些處方并不像所說的那樣深受歡迎——因為它們在劑量過高時可能會帶來致命的危險。

(2)華佗發明“麻沸散”

除了西方,中國古人很久以前就有關于手術麻醉的傳說和記載。

公元2世紀,醫學家華佗發明了“麻沸散”,并已可以使用全身麻醉進行腹腔手術。而歐美使用全身麻醉術是19世紀初的事,比我國推遲了1600多年。這是中國麻醉術最重要的一個進步。

華佗對麻醉學的貢獻已得到國際醫藥學界的承認,并不斷有人對麻沸散的成分進行研究。美國的拉瓦爾在其所著的《藥學四千年》一書中指出:“一些阿拉伯權威提及吸入性麻醉術,這可能是從中國人那里演變出來的。48因為,據說中國的希波克拉底——華佗,曾運用這一技術,把一些含有烏頭、曼陀羅及其他草藥的混合物應用于此目的。”其中所說的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醫師,西方醫學的奠基者。也有研究者認為,保留在醫書《華佗神方》中的麻沸散,是由羊躑躅、茉莉花根、當歸、菖蒲4味藥組成的。

除了華佗的“麻沸散”,公元652年,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 1596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都介紹了曼陀羅花的麻醉作用。1743年趙學敏所著的《串雅內編》中也介紹了由草烏、川烏、天南星、蟾酥、番木鱉等組成的開刀藥方。

(3)現代麻醉劑的發明

19世紀以來,手術治療的客觀要求日益增長,對麻醉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同時化學的發展為麻醉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799年,英國的化學家戴維最早發現了氧化亞氮有麻醉作用,他自己在吸入氧化亞氮后,發現其炎癥部位的疼痛有所緩解,因而他斷定:“氧化亞氮,可以在出血不多的手術中起到麻醉作用?!贝骶S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敘述過他吸入氧化亞氮以后的歡樂、快慰的感覺。因此氧化亞氮也稱作“笑氣”。但是這一發現卻沒能及時在臨床上推廣。1824年,??寺枚趸?、氧化亞氮和氧氣對動物施行了麻醉實驗,并進行了截肢手術。他要求進行人體實驗,但未被應允。直到1893年,化學家斯考芬證實吸入多量“笑氣”可使人呈醉態,甚至失去知覺,使用麻醉劑的時代才真正開始了。

除了氧化亞氮以外,人們還探索了其他麻醉的方法。1818年,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在著作中曾指出“乙醚有致人昏迷的作用,其效應與氧化亞氮很相似”。醫生們從中受到啟發。1842年,美國羅徹斯特的一個叫威廉·克49拉克的學化學的學生,給一個需要拔牙的婦女施用了乙醚,使她在拔牙時毫無痛苦。同年3月30日,美國的另一位醫生克勞福德·郎格應用乙醚吸入式麻醉方法,成功地為一個頸背部腫瘤患者進行了切除手術,隨后他繼續用乙醚進行了許多小手術。由于當時郎格居處偏僻,他的成就未能被世人所知。

1844年夏天,美國牙科醫生莫爾頓到波士頓實習,并來到他的校友杰克遜處學習化學知識。后者畢業于哈佛大學醫學院,是位化學家。一次閑談中,莫爾頓談到拔牙時如果能破壞牙神經就好了。杰克遜說,他有些乙醚,這種物質可減輕牙痛,說著隨手給了莫爾頓一些。后來,一位患者找莫爾頓拔牙,并希望不要太痛。于是莫爾頓將蘸有乙醚的手帕遞給患者,讓其吸入,使其漸漸失去知覺,然后在助手的幫助下,將牙拔掉。莫爾頓拔完牙后,問患者有何感覺,病人高興地說:“真是奇跡!一點疼痛感都沒有。”這次成功引起很大轟動。麻醉藥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醫生承認和應用。

1846年10月16日,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另一個莫爾頓用乙醚麻醉,從一個病人的脖子上割下一個腫瘤,僅歷時8分鐘,首次證明在進行大手術時,能用乙醚來進行全身麻醉。這次手術成功的消息在美國迅速傳開,而后又傳遍了全世界。各國相繼采用乙醚麻醉進行手術,結束了病人必須強忍劇痛接受手術的時代。中國和俄國都是在莫爾頓成功的次年即開始采用乙醚麻醉的國家。

后來,婦產科大夫辛普森把乙醚用在產科手術中,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他發現用氯仿比乙醚的麻醉效果更好,所以氯仿成了第三種重要的麻醉藥。

今天,乙醚和氯仿仍是全身麻醉最常用的麻醉劑。

(4)麻醉劑發明對人生的影響

現在在外科手術中,已經無法想象沒有麻醉劑的情況會是怎么樣的。如果沒有麻醉劑,對于要動手術的病人而言,那是一種怎樣的痛苦的煎熬:撕心裂肺的嚎叫和痛徹骨髓的感覺。醫生手術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無數的病人慘死在手術臺上。這些悲劇,在沒有發明麻醉劑之前,是非常正常的。特別是戰爭,成千上萬的受傷士兵都要面對這種悲慘的結局,本來可以挽救的生命,往往就此失去。

麻醉劑的發現,減輕了人類的痛苦,挽救了更多病人的生命,提高了人類生存的能力和生活的質量,通過造福人類身體本身,進而造福后世,改變了世界悲慘的一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台北市| 西丰县| 广元市| 石台县| 来宾市| 江达县| 龙里县| 民勤县| 东海县| 轮台县| 阜新市| 庄浪县| 灌南县| 花莲县| 苏尼特右旗| 塘沽区| 元朗区| 清丰县| 南和县| 桂东县| 勃利县| 楚雄市| 宝清县| 本溪| 博罗县| 华宁县| 五家渠市| 林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五原县| 波密县| 南宁市| 改则县| 富锦市| 昌图县| 柳州市| 洪湖市| 大洼县| 东明县|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