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資產階級軍事思想
- 世界軍事百科:作戰謀略
- 林之滿編著
- 596字
- 2021-05-31 09:39:53
資產階級軍事思想是資產階級對于戰爭和軍隊的理性認識。資產階級軍事思想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歐洲一些國家的逐漸確立而出現,并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而演變。
它的基本觀點是:
1、認為戰爭是人類社會的永恒現象,不承認戰爭同階級斗爭的聯系。對戰爭起因說法不一,如說“造成戰爭的是人的本性”,戰爭是上帝意志的表現,戰爭是強者的權利等等。在戰爭與政治的關系上,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的命題,強調戰爭必須服從于政治,服務于政治。但魯登道夫卻認為,政略需從屬于戰略,政治應服務于作戰。資產階級軍事思想不能正確區分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片面夸大武器在戰爭中的作用。
2、強調軍隊是一種超階級的、與政治無關的具有全民性質的組織,它的任務是保衛國家和民眾的利益。克勞塞維茨把軍隊說成是用來保衛國土的武裝起來的人們。重視根據武器裝備的發展適時變換軍隊的組織體制和軍種、兵種構成。強調對軍隊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等。
3、作戰指導問題,一般是通過確立軍事原則的方式來體現的。其作戰指導原則最常見的有9條:目的和任務,簡明性,統一指揮,進攻,機動,集中兵力,節約兵力,突然性,軍隊的戰斗保障。資產階級軍事思想對封建社會軍事思想有巨大突破,于軍事科學的發展起過推動作用。但從根本上說,它是為資產者推行掠奪、擴張政策服務的。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時代,它便成為一些資本主義強國進行侵略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