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宋朝時期的戰船
- 世界軍事百科:海戰武器
- 林之滿編著
- 426字
- 2021-05-24 16:32:40
宋朝的車船在戰爭中有很大發展,都料匠高宣所制巨型作戰車船長20~30丈(約合60~90米),有23~24個車輪槳。在其所制十幾種車船中,雙車船和四車船是常用的中小型作戰車船。
王彥恢所制“飛虎戰艦”,旁設4輪,每輪8揖(葉片),十分輕捷,是常用車船的典型。當時水軍裝備的戰船還有海鰍(模仿海魚形狀的戰船)、雙車、十棹、防沙平底等各類艦艇,供江、海防御調遣之用。
南宋水軍統制馮湛綜合幾種船型之長,造成“湖船底、戰船蓋、海船頭尾”的多槳船,長8.3丈(約合25.5米),用槳42支,載甲士200人,江河湖海均能適用。
南宋秦世輔創制的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艦,長10丈(約30.72米),寬1.8丈(約5.53米),船底厚1尺(約30.72米),10櫓,水手42人,載戰士108人。
張貴所制的無底船,是一種奇形戰船,船后截中部無底,只有兩舷和站板,加以偽裝,引誘敵軍躍入溺死。
當時還有一種紉漁船,船頭方小,尾闊底失,尾闊可以分水,頭小底尖使阻力大為減少。這種長5丈(約15.36米),能乘50人的紉漁船是較早見于記載的用漁船作戰船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