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鏡子
書名: 世界歷史百科:知識與能力的凱歌·科技大發明(下)作者名: 李劍橋 竭寶峰編著本章字數: 1069字更新時間: 2021-05-28 15:22:13
傳說有一年的三月初三,王母娘娘開蟠桃盛會,于是,仙女們都來赴會。可是,她們用的胭脂太多了,多得流到了天河里,又從天河瀉到了牡丹江上游的大山中,匯成了一個大湖,湊巧的是,不知是誰不小心把王母娘娘的寶鏡也摔落下來,寶鏡掉入湖中,湖水頓時變得如寶鏡一樣明亮,后來,人們就為這個湖起名為“鏡泊湖”。傳說歸傳說,但在某種程度上,它卻真實地反映出水在鏡子的發展中對人類所起到的重要啟迪作用。
鏡子的制造者是意大利的玻璃制造工匠達爾卡羅兄弟。兄弟二人出生在威尼斯一個專門制作玻璃的穆拉諾小島。兒童時代,他們就經常隨父親進玻璃作坊,親眼看見玻璃工匠們把一團稀糊糊的溶液做成有模有樣的玻璃制品的奇妙過程。
長大后,達爾卡羅兄弟先后成為作坊的正式工匠。由于他們悟性高、天資聰穎,很快便得到了師傅的真傳,但是達爾卡羅兄弟卻并不滿足。當他們看到島上姑娘們梳妝用的玻璃效果不理想時,他們就將制作出光潔明亮的玻璃鏡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此后,達爾卡羅兄弟經常在一起探討,琢磨著為什么池塘里的水是以黑暗的大地作為襯墊的?他們做出了大膽的設想——如果在玻璃的背面也加一層深色的襯墊,鏡中會出現清晰的影像嗎?
為此,達爾卡羅兄弟試著將礦粉、木屑、面粉、銅等涂在玻璃上,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次,他們選用熔點較低的錫作為試驗對象,將熔化的錫水倒在玻璃上,然后用一根細細的滾筒將錫水碾成均勻的薄薄一層。待錫冷卻后,兄弟倆翻開玻璃一看,他們掛滿汗滴的臉龐清晰地映在了玻璃中。他們終于找到了合適的涂料。
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達爾卡羅兄弟發現這種玻璃鏡子時間一久,背面的錫箔就會脫落。于是,他們又對制鏡工藝進行改進,先將玻璃制成錫箔鏡,再把水銀倒在錫箔鏡上。這樣,水銀能夠慢慢地溶解錫,形成一層薄薄的錫和水銀合金,制成的玻璃鏡子反光能力強,而且涂料不容易脫落。
玻璃作坊的老板一直在關注著達爾卡羅兄弟的發明進展。當他得知達爾卡羅兄弟發明成功后,立即開始制作玻璃鏡子,并很快將它投入市場。果不其然,達爾卡羅兄弟發明的水銀鏡十分走俏,成為豪門貴族的珍品。特別是威尼斯國王向法國王后獻了水銀鏡之后,法國的貴婦人和小姐們也紛紛效仿,以擁有水銀鏡為榮,因此,盡管水銀鏡價格昂貴,但仍供不應求。
法國由于購買水銀鏡,大量的金銀財寶流入了威尼斯。因此,法國政府決定自己創辦水銀鏡工廠。在達爾卡羅兄弟的幫助下,法國駐威尼斯大使成功地將3個工匠偷渡出境,運送到法國。1666年,法國建造了第一個制造玻璃鏡子的工廠。從此,水銀鏡的制造奧秘被公布于世,鏡子的價格也一落千丈。就這樣,水銀鏡漸漸地成為了普通家庭的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