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古代亞述和巴比倫的教育
- 人類的繼承與改造:世界教育史(世界歷史百科)
- 聞明 彭萍萍主編
- 741字
- 2021-05-27 09:45:28
兩河流域是人類文明最早的形成地。據推測,大約在公元前四千紀,住在這里的蘇美爾人已有了較發達的文化。公元前三千紀出現了奴隸制國家。亞述和巴比倫都是遠古的奴隸制大國,公元前18世紀末,巴比倫五朝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年~公元前1750年)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中央集權國家。當時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商業貿易發達,文化教育水平也居于世界前列。
兩河流域早在蘇美爾人時代就有了楔形文字。它是用削成三角形尖頭的芒葦桿(或木棒、骨棒)作筆,把字刻在半干的泥版上,落筆之后自然形成楔形,因而稱為楔形文字。這種文字在發展中經歷了圖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數學方面的發展已采用了十進位和六十進位的計數法,已知道四則運算,能求出平方根、立方根,解出3個未知數的方程式。在天文學方面已經能預測日蝕、月蝕,并區別五大行星和恒星。另外在建筑和雕刻、物理學、化學、醫學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這些成就為兩河流域教育的發達奠定了基礎。
亞述和巴比倫的學校類型據推測也有三類,即宮廷設立的、寺廟設立的和文士私立的。學校的教學,初期是以學習文字、抄寫為主,也學習計算。第二階段是按照學生的志向、興趣分派到相應的寺廟或政府機構,按其準備承擔的職責,接受高一級水平的定向專業培養。
兩河流域的學校產生的時間很早,法國考古學家于本世紀30年代,在馬里城發掘出一所被估計為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學校。在大、小兩間房屋中擺有石凳,并出土了大量的泥版,因而證實了這是一所學校。也有人推測這所學校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這樣就比古埃及的學校早1000年。
亞述、巴比倫學校的教育方法,依發掘資料的記述,其體罰十分嚴重。老師用木棒責打學生是很經常的事情。學生遲到要挨打,作業有錯要挨打,未經允許說了話要挨打,書寫潦草要挨打,甚至手不干凈也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