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人類是怎樣從航海 航空到航天?
- 影響中國學生的十萬個為什么:輝煌科技(一)
- 鄭成剛編著
- 708字
- 2021-05-31 14:36:34
人類是在地球陸地上發展起來的,然后逐漸將活動范圍擴大到海洋,到地球大氣層空間,到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這每一次擴展,都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但沖出地球大氣層,進入廣袤(mào)的宇宙空間,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最大的一次飛躍。
讓我們先從活動面積和空間的大小來比較。
人類在陸地上的活動范圍,充其量就是地球的全部陸地面積,大約是1.5億平方千米。
人類航海活動的范圍,就是地球的海洋面積,大約是3.6億平方千米。
人類的航空活動范圍,只限于低層地球大氣層空間,如果以升限20千米計算,其活動空間的體積很容易算出來。地球的半徑約6400千米,以6400千米加20千米半徑的球體體積,減去地球的體積,就是航空活動的范圍。這是小學生也可計算出來的,是很有限的。
我們再來看宇宙航行。
宇宙航行第一階段航天的范圍是整個太陽系。太陽系的半徑若以冥王星軌道為限,為40天文單位,約60億千米;若以彗星軌道為限,約23萬天文單位,約34萬億千米!
宇宙航行第二階段的活動范圍是整個宇宙空間。宇宙有多大?難以知曉。如果以大爆炸誕生時光傳播的范圍計算,光是球面傳播的,則球形宇宙的半徑是光速乘宇宙的年齡。宇宙的年齡若以140億年計算,則宇宙的半徑為140億光年,大約是1400萬億億千米!這是地球大氣層空間無法相比的。
再從延續時間來比較。人類的陸地、航海和航空活動,最多延續到地球和太陽衰老的時候,也就是還有50-60億年。而宇宙航行則與宇宙同在。宇宙還能存在多長時間?無人知曉。但據認為,所有星系在1031年后會形成大黑洞,黑洞需10106年才能蒸發完。據信黑洞也能提供生命生存的條件。這么算來,宇宙航行可延續的時間為1031-10106年!
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是以科學技術為支撐的。載人航天確是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的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