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日本進入戰國時期
- 亞洲戰史(世界軍事百科叢書)
-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 357字
- 2021-05-21 15:15:18
日本室叮幕府后期戰亂紛起,從1467年起到1573年的百余年間,封建領主互相吞并,紛攘不息,日本歷史上稱為戰國時期。
1467年,室叮幕府管領細川勝元和所司山名持豐兩派為將軍繼承人問題進行內戰,長期爭斗不下,致使地方勢力增強。新興大名不斷崛起,遍及日本各地,互相間戰亂不休。各地大名對領國實行專制統治,制定法律,建筑城堡,排擠鄉間武士,直接剝削農民。
戰亂中皇室貴族、僧侶、藝人逃散四方。佛教舊教團衰退,新教勢力擴展。其間農民、市民運動高漲。爆發了信仰佛教的農民起義和法華暴動。
對中國明朝的貿易也成為大名爭奪的對象,1523年九州大名與細川發生沖突,至1551年與明朝官方的貿易因大名作亂而終止。
經過多次戰爭和吞并,剩下九條、武田、織田、島津等大名,后均被織田信長所壓服。1573年,織田信長將足利義昭將軍驅逐出京都,室叮幕府被推翻,從而結束了戰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