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給孩子的國學經典(第四冊):文集詩藪
- 侯會
- 783字
- 2021-05-14 17:12:43
《文選》:最早的詩文總集
在《四庫總目·集部》分類中,“楚辭”之后是“別集”和“總集”。——為了敘述方便,先來看幾部總集吧。如《文選》《樂府詩集》《玉臺新詠》《漢魏六朝百三家集》等,都很著名。
《文選》的領銜編纂者是蕭統(501―531,字德施),他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身為太子,他酷愛文學,廣交文士,編撰了不少書籍。可惜蕭統英年早逝,身后謚號“昭明”,這集子因稱《昭明文選》。
《文選》全書三十卷(唐代李善注本分為六十卷),基本排除經、史、子類的作品,專收文學作品。——那時自然還沒有“文學”的概念,蕭衍的標準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內容經過深思熟慮,用美好文辭表達義理)。
總體上看,《文選》共收一百三十位作家的七百多篇作品,各種文體的經典之作雖不能說一網打盡,但要檢閱從周代到六朝(指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定都于南方的政權)這七八百年間的文學成就,有了這部《文選》,精華大半在握。
《文選》的編排,是按文體歸類,大致有賦、詩、雜文三大類,又細分為三十八類,包括賦、詩、騷、七、詔、冊、令、教、文、策問、表等等。
前面提到的楚辭作品,如屈原的《離騷》、《九歌》(選六)、《九章》(選一)、《卜居》、《漁父》,宋玉的《九辯》(選五)、《招魂》等,都收入《文選》“騷”類。而宋玉的《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等,則收于“賦”類。此外,李斯的《諫逐客書》(又名《上書秦始皇》)和賈誼的《過秦論》,分別收在“上書”及“論”的頭一篇。

《昭明文選》書影
三十八類下面,有的還有子類(也稱“目”)。——細是細,就是有些過于煩瑣了。不過回頭想想,《文選》是古人第一次著手編輯如此規模的詩文總集,在保留文學精華、方便后人閱讀上,功不可沒。以至后來的文士把《文選》當成了科舉仕進的“敲門磚”,民間流傳著“《文選》爛,秀才半”的口碑。到了現代,研究《文選》成了一門專學——“文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