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溫柔敦厚”,孔子“《詩》教”

拿老人作比,《詩經》差不多有兩千六百歲了!人們研究《詩經》的歷史,少說也有兩千四五百年。而資格最老的研究者,便是孔子。

孔子重視《詩》,還拿《詩》做課本來教學生。他鼓勵學生學《詩》。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

◎莫:無人。◎興:比興,聯想。觀:觀察。群:合群。怨:諷諫。◎邇:近。

孔子說:小子們,為什么沒人學《詩》啊?學《詩》可以訓練聯想,可以學習觀察,可以培養合群觀念,可以學習諷刺手法;往近處說,可以侍奉父母;往遠處說,可以服侍君王;至少還能多認識些鳥獸草木的名字呢。

孔子不但對學生這么說,對兒子也這么講。兒子孔鯉從庭院前經過,孔子叫住他問:“學《詩》乎?”孔鯉回答:沒有。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就不會講話啊。)于是孔鯉回去后便專心學起《詩》來。

孔子還說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的話,這是說:詩使人振作,禮使人立足穩固,樂則使人完美。在他老人家看來,詩是禮樂的基礎,是學習的開端。

孔子對《詩經》的推崇,是毫無保留的。他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概括)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即是說,《詩經》中全是真情流露的好詩。

詩離不開音樂,而孔子其實又是音樂家。他說:我從衛國返回魯國,才把音樂篇章搞定,使《雅》歸《雅》,《頌》歸《頌》,各得其所(“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論語·子罕》)。

孔子最喜歡《周南》里的《關雎》,說是“《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關雎》好在哪兒?它的情調愉悅而有節制,哀怨而不過分。——這是孔子心目中好詩的標準,這也正符合孔子的“中庸”理念,契合他的“《詩》教”原則。

“《詩》教”是孔子的重要教育理念,就是拿《詩》來教導子弟,培養他們的君子風度。《禮記·經解》引孔子的話說:“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這“溫柔敦厚”四字,便是“《詩》教”的核心。學《詩》的人受著文字與音樂的涵養熏陶,變得溫文爾雅、誠懇厚道,君子的風貌不就是這樣嗎?

孔子對《詩》的理解全面而通透,可是漢代學者的《詩經》研究卻如同走進窄胡同。漢儒機械地認為,《詩三百》的作者是史官,每首詩的背后都有鄭重的政治含義。就說那首《關雎》吧,明明是戀愛題材的詩歌,可漢儒偏說這詩講的是什么“后妃之德”——《毛詩》里就是這么說的。

漢代研究《詩經》的有四家:齊、魯、韓、毛。可惜前三家的著作都沒傳下來,只有毛亨、毛萇(cháng)的解經之作得以流傳,因稱《毛詩》。

毛氏師徒是西漢人,兩人對《詩經》的講解有不少望文生義、牽強附會的地方。不過這部《毛詩》對后世影響很大——畢竟是“只此一家”的“老字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惠来县| 南川市| 九龙坡区| 华阴市| 新源县| 门源| 屯门区| 泸州市| 长沙县| 荣昌县| 安丘市| 资阳市| 安丘市| 武川县| 平遥县| 吴桥县| 什邡市| 双城市| 宁南县| 阿拉善左旗| 横山县| 大厂| 磐安县| 大同县| 马山县| 专栏| 南丰县| 深圳市| 晋州市| 忻州市| 宝应县| 长垣县| 蒙山县| 中西区| 昌黎县| 光泽县| 方城县| 留坝县| 乐都县|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