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給孩子的國學經典(第一冊):儒家經典
- 侯會
- 1615字
- 2021-05-14 17:11:07
《睽》卦里的“堂吉訶德”
《周易》第三十八卦《睽(kuí)》卦,如同一篇“歷險記”。卦主一路屢逢奇事又平安還鄉,遭遇有點像西班牙小說《堂吉訶德》中那位鄉紳騎士。
《睽》卦卦辭只有三個字:“小事,吉。”即占卜小事,筮得此卦吉祥平安之意。——“睽”的本義是怒目而視,又有乖離、違背、孤獨等義。爻辭中提到“睽孤”一詞,有人說那是指孤兒。
且看初爻:“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喪馬:馬跑掉了。逐:追逐。自復:自己回來)——“悔亡”就是“悔無”,也就是遇上撓頭事,結果還不錯。半路上馬跑掉了,也不用去追,它自己會回來的。遇上惡人也沒啥了不起,只要小心應對,結果是“無咎”。
“九二,遇主于巷,無咎。”人在旅途,最怕找不到打尖住店的地方。然而不久就在小巷中遇到旅舍老板,這下子吃住都有了著落,依然是“無咎”。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yì)。無初有終。”(輿:車子。天:額頭,也指在額上刺字。劓:削鼻之刑)繼續上路,遇上了麻煩:大概是牛車陷在泥坑里;人往后拽,牛往前拉,一動也不動。趕車的是個受過刺額削鼻之刑的奴隸。但是還好,開頭有麻煩,問題最終得到解決。
四、五兩爻都提到朋友:“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元夫:有陽剛之氣的人。孚:信服)是說這位孤獨的旅人遇上一位大丈夫,兩人相互信服,雖然險象環生,不過仍是“無咎”。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厥宗:他的同宗親戚。噬膚:一種解釋是吃肉)這里是說遇上了同宗的親戚,還一同參加了宴會,自然也是無悔無咎的好事。
“上九”一爻情節最緊張:
睽孤見豕負涂,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后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豕:豬。負:同“伏”。涂:同“途”。張:拉開弓弦。弧:弓。說:這里是弛的意思,即松開弓弦。◎婚媾:結親。
旅人先是看到一口豬伏臥在泥路上,一抬眼,又見一輛滿載著“鬼”的車駛過來!旅人連忙拈弓搭箭,拉滿弦正要射,卻又放下了,因為他終于看清,那不是群鬼,也不是強盜,而是一車穿得花里胡哨的老鄉前去迎親!此刻下起雨來,不過對于奔走旅途的人,這點雨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筮得此卦如果正逢下雨,也仍是吉兆。
“堂吉訶德”雖然沒有挑戰風車,卻差點跟一車“鬼”干上一仗,也夠滑稽的。好在一路上有驚無險,卦辭里說的“小事,吉”就是指這個吧。
也有學者認為,如此豐富生動的情節背后,肯定也有精彩的歷史故事。誰的故事呢?應當是少康復國的傳說。
少康是大禹的后代,但從他曾祖太康始,王位就被后羿及其弟子寒浞(zhuó)篡奪了。寒浞還殺死少康的父親后相,身懷六甲的少康之母從水洞鉆出,逃回娘家,生下少康。少康是遺腹子,故卦爻辭中稱他“睽孤”。
少康成年后,先后當過有仍氏的“牧正”和有虞氏的“庖正”(分別是放牧與庖廚之官)。有虞國君還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并陪嫁了十里見方的一塊土地以及五百戶百姓——這就是史書所說的“有田一成,有眾一旅”了。
少康奮發圖強、日夜謀劃,經過多年努力,終于以少勝多,滅掉寒浞,恢復了夏后氏的統治。——如此說來,《睽》卦所述正是少康中興所走過的艱苦道路!
這個假設挺有意思,在眾多解說中,也算是一家之言吧。
“上九”爻辭的“匪寇,婚媾”一句,在《易經》不止一處爻辭中出現過,像《賁(bì)》卦,如同一篇喜氣洋洋的“娶親記”了。內中“六四”爻辭描寫迎親的場面:“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賁如、皤如:形容馬的毛色。翰如:馬鬃很長的樣子)猶如說:那旁有人騎著駿馬,毛色雪白略帶紋路,馬鬃飄飄好不威武,不是強盜,是迎親隊伍。——大概那個年代時興搶親,迎親的隊伍興師動眾,遠看跟強盜差不了多少!
《周易》六十四卦,我們只簡單介紹了四五卦——就是這四五卦,已經讓我們粗淺認識到:《周易》是占卜書,同時又是哲學著作、道德課本、歷史讀本、詩文選、故事書……內容豐富極了!
讀讀這本古老的著作,了解我們祖先是如何認識世界、探索人生、崇尚美德的……這是每位華夏子孫都應完成的基本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