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附 則
8 本章說明
本章是勞動合同法的附則,主要規定了聘用制勞動合同的法律適用,過渡性條款,施行時間的內容。
第九十六條 事業單位聘用制勞動合同的法律適用
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
■解讀與應用
本條規定表明,事業單位勞動合同的運行,既適用作為一般法的《勞動合同法》,也適用作為特別法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法》。即在法律適用上,特別法優于一般法,一般法補充特別法。
■關聯參見
《教師法》
《醫師法》
《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
第九十七條 過渡性條款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后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解讀與應用
《勞動合同法》生效前訂立、《勞動合同法》生效后仍在履行的勞動合同,不計算在連續訂立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內。
對于本法施行前已存在的事實勞動關系,根據本條的規定,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否則,也應當承擔本法第82條的法律后果 。
[以案說法49]新法實施后原勞動合同關系的相關處理
陳先生是北京某大型國有紡織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2008年1月起,陸續有幾例具體的勞動人事案例處理。第1起是幾位有著5年工齡的員工,最近一期勞動合同3月到期,要求公司與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理由是他們陸續簽訂了5次1年期的勞動合同,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連續訂立2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即可要求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第2起是幾位臨時工,進公司一年來一直沒有訂立勞動合同,要求公司在沒有簽合同的期間按照2倍工資支付工資。第3起是幾位員工在2008年1月底勞動合同到期,公司不再愿意與其續簽,他們要求公司按照其實際工齡支付經濟補償金。這幾起案件使得陳先生非常困擾,不得不找公司的法律顧問進行咨詢。
《勞動合同法》第97條的規定,基本可以歸納為“新法實施前按舊法,新法實施后按新法”。對于第1起案例,計算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次數是從2008年1月1日開始,所以這幾位員工的說法是基于對法律的錯誤理解;對于第2起案例,超過1個月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是從2008年1月1日起開始計算,幾位臨時工的說法也沒有法律依據;對于第3起案例,勞動合同到期用人單位不續簽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時間適用起點,是從2008年1月1日開始計算。即便是按照新法支付經濟補償金,也只需要計算2008年1月1日以后的工作年限。
■關聯參見
《勞動法》第28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P156)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P242)
第九十八條 施行時間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解讀與應用
法律的實施時間也就是法律的生效時間。法律的生效和法律公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律的公布是指法律的制定機關將通過的法律向社會予以公告,讓相關適法主體知曉。法律的生效是法律開始施行,開始對社會行為具有約束力。一般法律通過后都會在當日公布。但法律從何時開始生效,要根據法律的性質和實際需要來決定。通常有三種生效方式:第一種是法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施行。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集會游行示威法等;第二種是法律公布后,經過一段時間后才施行,法律中明確規定生效施行的具體日期。我國的法律多數采取這種方式;第三種是法律公布后先試行或者暫行,而后由制定機關加以修改補充,再通過為正式法律,公布施行。《勞動合同法》采取第二種方式。
[1]條文主旨為編者所加,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