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適用指導與疑難注解
- 馮江
- 1942字
- 2021-05-12 17:35:02
·配套規定
【政保[2009]1號】 辦理軍隊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規定(2009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印發,2009年8月1日起施行;同時廢止1982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總政治部《關于軍隊和地方互涉案件幾個問題的規定》“[1982]政聯字8號”和1987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總政治部《關于軍隊和地方互涉案件偵查工作的補充規定》“[1987]政聯字第14號”)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下列案件:
(一)軍人與地方人員共同犯罪的;
(二)軍人在營區外犯罪的;
(三)軍人在營區侵害非軍事利益犯罪的;
(四)地方人員在營區犯罪的;
(五)地方人員在營區外侵害軍事利益犯罪的;
(六)其他需要軍隊和地方協作辦理的案件。
第四條 對軍人的偵查、起訴、審判,由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管轄。軍隊文職人員、非現役公勤人員、在編職工、由軍隊管理的離退休人員,以及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按照軍人確定管轄。
對地方人員的偵查、起訴、審判,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管轄。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的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人員,按照地方人員確定管轄。
第五條 發生在營區的案件,由軍隊保衛部門或者軍事檢察院立案偵查;其中犯罪嫌疑人不明確且侵害非軍事利益的,由軍隊保衛部門或者軍事檢察院與地方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按照管轄分工共同組織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屬于本規定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管轄的,移交地方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
發生在營區外的案件,由地方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屬于本規定第四條第一款規定管轄的,移交軍隊保衛部門或者軍事檢察院處理。
第六條 軍隊和地方共同使用的營房、營院、機場、碼頭等區域發生的案件,發生在軍隊管理區域的,按照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辦理;發生在地方管理區域的,按照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辦理。管理區域劃分不明確的,由軍隊和地方主管機關協商辦理。
軍隊在地方國家機關和單位設立的辦公場所、對外提供服務的場所、實行物業化管理的住宅小區,以及在地方執行警戒勤務任務的部位、住處發生的案件,按照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辦理。
第七條 軍人入伍前涉嫌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提供證據材料,送交軍隊軍級以上單位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審查后,移交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
軍人退出現役后,發現其在服役期內涉嫌犯罪的,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但涉嫌軍人違反職責罪的,由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處理。
第十條 軍人在營區外作案被當場抓獲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的,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可以對其采取緊急措施,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軍隊有關部門,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處理;地方人員在營區作案被當場抓獲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的,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可以對其采取緊急措施,二十四小時內移交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
第十一條 地方人員涉嫌非法生產、買賣軍隊制式服裝,偽造、盜竊、買賣或者非法提供、使用軍隊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軍隊公文、證件、印章,非法持有屬于軍隊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冒充軍隊單位和人員犯罪等被軍隊當場查獲的,軍隊保衛部門可以對其采取緊急措施,核實身份后二十四小時內移交地方公安機關處理。
第十九條 本規定所稱軍人,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警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軍人身份自批準入伍之日獲取,批準退出現役之日終止。
第二十條 本規定所稱營區,是指由軍隊管理使用的區域,包括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以及軍隊設立的臨時駐地等。
第二十一條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除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外)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辦理武警部隊與地方互涉刑事案件,適用本規定。
第八條 【保護管轄權】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第九條 【普遍管轄權】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第十條 【對外國刑事判決處理】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一條 【刑事管轄豁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