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天 商羯羅

商羯羅(Shankara)

約700-750年

印度的伽拉迪

“有梵無佛。”

佛教最廣為傳播、深入人心的四個字,就是苦、集、滅、道。其中第一個字:苦,說的就是眾生的智慧被遮蔽,墮入一種叫作“無明”的狀態,于是就把大千世界當作真實的世界,并在這世界中生死輪回,苦苦掙扎,萬世不得超生。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佛教給出了各種方案,最出色的莫過于唯識宗,認為什么都是假的,包括我這個人都是假的,只有比眼、耳、鼻、舌、身、意這前六識還要高出兩級的阿賴耶識,才是唯一值得信賴的。通過努力追求某種清凈無染的阿賴耶識,眾生即可破除各種妄執,從而擺脫無明,進入涅槃。

然而上述的方案存在一個挺要命的漏洞:如果阿賴耶識屬于我,那阿賴耶識就會一起墮入輪回,這相當于救命稻草也要喊救命;如果阿賴耶識不屬于我,并且我和它沒有任何交集,那我憑什么可以追求到它?此外,阿賴耶識對佛教的中觀派也是一個麻煩:中觀要求最高的境界是空,就是你可以承認東西是存在的,但它的性質是空的,是沒有的。但現在阿賴耶識顯然是個有,哪怕被稱作真空妙有,依舊是有個可以獨立自主的實體,這么一來,品位就低級了。

各路佛學專家正在殫精竭慮,努力想出各種補丁方案的時候,商羯羅來踢館了。他是婆羅門教吠檀多派的,開宗明義就告訴佛教徒們:外面大千世界雖然是假的,但在大千世界背后,存在一個真的主宰神,它無邊無際無色無嗅無始無終無法無天,它就是梵。

我們來看看,商羯羅構造了這么一個梵,是不是可以解決上述佛教理論的漏洞。首先,以人體作為分界,我們可以把在人體內的梵叫作阿特曼。商羯羅將梵和阿特曼之間的關系,比喻成整個空間中的虛空和一個瓶子里的虛空。整體空和瓶中空是沒有差別的,它們唯一的差別,就是被瓶子隔開了,如果把瓶子打碎,那么它們將毫無差別。現在,這個瓶子換成人體,上述關系對梵和阿特曼也成立。這樣,人體內的梵,也就是阿特曼,就繼承了梵的一切性質,包括完滿、清凈、不運動。其次,梵會產生一種叫作“非變異名色”的元素,這種元素還沒展開時,表現為梵的特征,但一旦展開,就表現為和梵相反的特征,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開始運動了,并由此形成了無明,于是逐漸形成了迷惑我們的大千世界,以及被迷惑的知覺系統。最后,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想要得到阿特曼,那么只要看穿各種迷惑我們的無明,放棄一切意識活動,進入不運動的狀態,如熟睡狀態,阿特曼就會顯露出來。在這里,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阿特曼是可以追求到的;相反,阿特曼是自滿自足的,它絕不能作為對象被追求到,你必須領悟到自己已經在廬山中了,才能在清靜無為中,識得它的真面目。

商羯羅這套方案的精彩之處,就在于把高高在上的阿賴耶識,改造成了人人皆可成堯舜的阿特曼。這個阿特曼就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雖然它跟我們的知覺系統沒有任何交集,但是商羯羅把知覺系統,也就是唯識宗的各種識,統統當作假象給拋棄掉了,使之成為一個空集,那么和空集沒有交集也就自然沒什么要緊了。

商羯羅這種釜底抽薪的戰術,叫作不二論,意思就是梵我不二。它對佛教理論絕對是一次核打擊。它不僅轟平了唯識論,也碾壓了中觀論,因為中觀論雖然強調沒有任何實體,一切皆空,但它至少還保留了緣起,認為所有的現象都是相互依賴而成為可以真實感知的形式,但是,商羯羅的不二論把現象以及現象之間的運動關系,也全都當作一種迷惑世人的假象,因此不管緣起的性是空還是不空,緣起本身也要被一并拋棄。也就是說,整個佛教的理論基礎,被他連根拔起當柴火燒了,這簡直就是在屠盟。

同時商羯羅也是一位身體力行者,他到處宣揚他的不二教義,與人論辯,試圖用他的學說覆蓋整個南亞次大陸。其中最為傳奇的一次,莫過于他跑到摩西施摩提王國,和那里名氣很大的哲學家彌室羅,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辯論。辯論的裁判呢,竟然是彌室羅的老婆巴拉蒂。巴拉蒂是一位很有學識的才女,她將兩圈花鬘分別掛在兩人脖子上,說好誰的花鬘先枯萎,就誰先輸。如果商羯羅輸,商羯羅就得還俗去結婚生子;如果彌室羅輸,他就得離家去做一名托缽僧。彌室羅平生最恨又臭又臟的托缽僧,辯論一開始就咄咄逼人,吹胡子瞪眼什么都來,出乎意料的是,他老婆巴拉蒂一點也不胳膊肘往里拐,反而是一位很守辯論規矩的裁判,她不時提醒老公要注意辯論的風度:不許跺腳,不許大吼,不許指指戳戳,不許仰天大笑……彌室羅被老婆這么三番五次壓制,更是對眼前這個小白臉恨之入骨。可惜彌室羅技不如人,雙方大戰17天后,也許是噴的口水比商羯羅少,彌室羅的花鬘率先枯萎了。

面帶勝利微笑的商羯羅剛要帶彌室羅得勝而去,巴拉蒂卻一把抓住丈夫的手不讓走,說丈夫的花鬘才枯了一半,還有一半沒枯,是因為商羯羅還沒有戰勝另外一位潛在的對手,就是她本人。于是,就像很多游戲里大怪物總是最后一刻現身一樣,商羯羅又和巴拉蒂大戰了17天口水戰。巴拉蒂見自己也快要落敗,懊惱對手的口水真的好多,忽然她計上心來,問起商羯羅愛欲瑜伽經方面的知識:擁抱有多少種姿勢?少女的吻是什么滋味?做愛怎么來?

可憐商羯羅還是個孩子啊,你這樣問真的好嗎?商羯羅面紅耳赤,敗下陣來,但他不服輸,說希望給他一段時間,他要去民間采風,獲取性方面的知識。巴拉蒂同意了。于是商羯羅運神通,假死在森林里,魂魄則神游到摩西施摩提王國的國王體內,把他的三宮六院的床單差不多全滾了一遍,然后志得意滿地回來,說起性經驗,真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巴拉蒂和她的丈夫,這回輸得心服口服。

傳奇當然不可信,但商羯羅的確在印度各地壯大了印度教的勢力。佛教哪里是印度教的對手,加上伊斯蘭軍隊在北方的入侵,以及佛教自身越發在理論上脫離普羅大眾,最終,佛教勢力被迫翻過雪山奔吐蕃、大唐而去。吠檀多派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然而,商羯羅對印度教的功勞雖然大,卻有段時間沒落得好名聲。因為他的不二論包含了太多佛教唯識宗和中觀的知識。他和佛教的競爭,完全屬于近身格斗類。所以遠遠看去,一時竟分不出他的學說到底算是吠檀多派還是佛教,以至于后來那些吠檀多派的學者竟然稱他為“假面的佛教徒”。

這些學者真是太井底之蛙。如果他們也能有互聯網,看到世界上更廣泛的思想分布,他們馬上就會意識到,與其說商羯羅的不二論和佛教一脈相承,還不如說是和中國的道教更加水乳交融。因為區分這些古代哲學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不是看它們各自用的術語是不是相同或接近,而是看它們對世界本原的定義:佛教明顯是把外部客觀世界的實在性,當作無來處理的(一切有部除外),但吠檀多派的梵,還有中國老子的道,卻全是當作了有。

但商羯羅的梵和老子的道還是有一些微妙差別的。如果換用《道德經》的語句來表述,那商羯羅的梵可以被描述成:“道非可道,可常道;名非可名,可常名。”詳細解釋起來,意思就是:梵這樣的道,是不能說出的,如果能說出,那就不是清靜無為的上梵,而是經過無明的拓撲變換后形成的下梵;梵這樣的名稱,是不能定義的,如果能定義,那就不是清靜無為的上梵,而是經過無明的拓撲變換后形成的下梵。

本來這一日志記錄到這里,商羯羅也就功德圓滿可以全身而退了,然而不幸的是,他自己在著述中,不小心寫下這么一句話,頓時讓旁觀者發現了其不二論中的一個致命漏洞。商羯羅寫下的那句話是:“在死亡或熟睡狀態時,是依靠身體以及直接知覺等的知識根據來確立的。諸感官都是如此。”

這句話透露了一個令人不安的事情:死亡狀態和熟睡狀態一樣,都會讓阿特曼自動顯現,于是阿特曼可以依靠它與身體外面的梵的同一性,迅速建立自我認知關系。問題是我人都死了,阿特曼你們還在那里忙什么忙啊?你們這么忙,你們這么梵,你們這么有理想,跟我這個死人還有關系嗎?

也就是說,唯識宗的這個清凈無染的阿賴耶識雖然不屬于我,但好歹最終我還能追求到它,進而熏染它,雖然我很卑賤,但也算是個入贅的女婿;可是不二論的阿特曼,追都追不上,簡直就是個不管我死活的女神。我們只有放棄一切追求,守株待兔,才有機會一親芳澤。可如果這樣的話,那反正我們都要死的,等死了后阿特曼不就自動來了嗎,我們還費這么大勁去找它干嗎?也就是說,商羯羅你的瓶子遲早要破,何必勸大家去提早打破它?除非有輪回接力,那么我在今生今世為下一個輪回做準備,努力做好打破瓶子的工作才有價值。但商羯羅并未提及這一點。而在他之后的學說中,是否對此做了補充回答,我就不清楚了,且摘錄他的一頌,權作他的回答吧。

自為純粹心智同,

味與結合歸汝誤。

然汝生果非我因,

我與屬性無關系。

推薦閱讀:《示教千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乌苏市| 社会| 连云港市| 莱西市| 昌宁县| 苍南县| 文登市| 丰顺县| 东宁县| 万盛区| 宜黄县| 呼伦贝尔市| 沛县| 丹寨县| 封丘县| 六枝特区| 淮北市| 吉木萨尔县| 横峰县| 磴口县| 洪洞县| 湘潭市| 深圳市| 广宗县| 香格里拉县| 镇原县| 宿松县| 会昌县| 广德县| 宣城市| 湟中县| 高要市| 四会市| 华蓥市| 红桥区| 万安县| 岳普湖县| 富平县| 黄龙县| 平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