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峰禪房中,甄嬛終于決定和相愛的果郡王在一起,二人許下終身之約。
皇帝新寵葉氏入宮后即封為答應,此舉違背祖制,引起后宮其他眾嬪妃的不滿。
皇后不堪后宮眾人的紛紛擾擾,索性稱病躲了起來,弘輝作為皇后的兒子,自然要在皇后宮里侍疾,皇上見皇后此舉,多年來的了解,知道皇后是不耐煩了,遂也流連后宮,倒是平了后宮一番怨氣。
葉氏受寵,若是一般嬪妃自然是歡喜的,可偏偏葉氏不同于常人,整日里悶悶不樂,郁郁寡歡,皇帝也很是不解,葉氏只說自己生平就不愛笑。
御花園中,葉瀾依巧遇果郡王,欣喜不已,并對其吐露心聲,說出自己將永念允禮昔日救命之恩,希望來日報答。果郡王讓葉氏自己珍重。
果郡王允禮奉皇帝旨意出巡滇藏,與甄嬛相約回來后兩人以假死藥出逃。浣碧暗地探訪甄嬛,告訴甄嬛其父在外一直被果郡王派人暗中保護著;但果郡王剛赴滇藏,甄父便傳來病危的消息。
甄嬛明白此舉應為瓜爾佳氏所為,恨自己不能出力,浣碧勸甄嬛一定要保住甄父。
果郡王逾期未歸,甄嬛發現自己有了身孕,欣喜之際卻從浣碧口中得知允禮已慘死他鄉的噩耗。甄嬛有孕,求死不得,為保住腹中允禮的孩子,為復仇雪恨,甄嬛決意設計回宮。
槿汐為促成甄嬛回宮,甘愿自我犧牲,入宮找到皇帝身邊大太監蘇培盛,作其“對食”妻子;蘇培盛深受感動,答應助甄嬛一臂之力。
蘇培盛以為太后祈福為由,請皇帝入甘露寺進香,皇帝欣然前往。甄嬛費盡心機獲得皇帝的注目,加之皇帝本就對其余情未了,兩人迅速復合,甄嬛在寺中侍寢。
“甄嬛竟然敢在寺廟那種地方勾引皇上”欣嬪很不喜歡甄嬛這樣的行為。
“也是皇上的意思,不能全怪甄嬛一個人”皇后倒是不在意,畢竟如果不是皇上愿意,甄嬛即使有百般手段也沒有用。
“太后為此很是生氣,斷不允許甄嬛回宮再侍奉皇上”眉莊一向侍奉太后,自然知道太后的意思。
“且看皇上的意思吧,皇上要是一意孤行,本宮也是攔不住的”皇后知道皇上對甄嬛的執念,那是和對純元一樣的。
“華嬪最近怎么樣了?”
“華嬪這些年養著溫宜,看著倒是不錯,尤其是端妃死了以后,華嬪就更是不錯了”欣嬪倒是挺欣賞華嬪的。
“也罷了,皇上都不在乎,本宮也犯不著為這些事情惹的皇上不滿”皇后不相信皇上不知道端妃是怎么死的“今日就散了吧,來人等甄嬛回了宮,才算是熱鬧呢”
皇帝回宮后,隱瞞與甄嬛私會的消息。不久,甄嬛稱自己懷孕;蘇培盛請來蔣太醫親自為其把脈,蔣太醫是果郡王母親當年安插在后宮里的人,得知了真相,自然鼎力相助。皇帝得知甄嬛懷孕,意欲接甄嬛回宮。皇后聽到甄嬛有孕的消息感到震驚,畢竟甄嬛這也太有本事了,在寺里,只那么一次,便就有了,但是皇后并沒有懷孕這個孩子會不是皇上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想到甄嬛敢和果郡王私通。
嬛去探望允禮生母舒太妃,告知自己懷了允禮骨肉,設計回宮是為了給允禮報仇。
皇上決意接甄嬛回宮,太后自然不同意,前朝大臣也不同意,皇上無奈之下,只得給甄嬛改姓,抬旗,封了一個熹妃,前朝這才作罷。
“皇上可真是舍得,為了堵住悠悠眾口,硬是為甄嬛做了這么多”順嬪倒是敢說。
“只要皇上喜歡,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這鈕祜祿氏也是真的有心,也不怕壓錯寶,平白得了這么一個女兒”欣嬪一向看不上這種貪圖利益之人。
“不過是幾個旁系生了別的心思,絲毫不影響嫡系的意愿,甄嬛也得不了什么助力”皇后本就看好鈕祜祿氏的嫡女為兒媳,自然是一早就和鈕祜祿的夫人通過氣的。
果郡王逃出準葛爾生還,回宮拜見皇帝,卻被皇帝指派去甘露寺接回新妃。果郡王與甄嬛重逢,大感命運弄人。甄嬛見不能回頭,依舊狠心決定回宮。
果郡王力求一生保護甄嬛周全。甄嬛于甘露寺洗去從前困苦,由果郡王親自接回宮中。
甄嬛回宮后極盡榮寵,住進奢侈的“永壽宮”中。甄嬛偶見葉瀾依,感其特立獨行,同時知道她身份卑微,被人陷害致不能生育。
浣碧也因著甄嬛得寵,有了皇上幾分恩惠,得封一個婉嬪,入主碎玉軒,浣碧不由得更是與甄嬛接近。
甄嬛母女相聚,朧月因故不認生母,甄嬛大感傷心,深怨皇帝。甄嬛與浣碧閑聊宮中事,才知人事大變。太后傳旨召見二人。甄嬛精心設計,言語間承受住了太后的責問,重贏太后歡心。甄嬛在眉莊的陪同下返回宮中,途徑儲秀宮時,險些從轎中跌落。
孕期的甄嬛險些從轎上跌落,浣碧拼死相護;甄嬛發覺所經之路上的六棱石被人換成了長滿青苔的鵝卵石,心知遭人算計,疑心是儲秀宮的祺嬪所為。甄嬛于是告知皇帝不適,皇帝大怒,命蘇培盛徹查此事。
祺嬪裝病邀寵,惹得皇帝不快。甄嬛巧罰祺嬪,贏得太后贊許,在宮中樹立了威望。祺嬪有苦難言,暗恨甄嬛。
敬妃因過于疼愛朧月,對甄嬛回宮后親近朧月的舉動心存妒忌。皇帝為使甄嬛開懷,一意孤行令朧月回到甄嬛身邊,反而使朧月更加不愿接近生母,敬妃疼惜不已。
蘇培盛與槿汐“對食”之事被敬妃揭發,二人被重責罰入慎刑司受苦。甄嬛力保二人未果,不便出面再求。
蘇培盛與槿汐險些雙雙死在了慎刑司中,皇上深感愧疚,將槿汐賜給蘇培盛為妻子,可甄嬛為槿汐的傷更是怨恨皇上,卻不得不繼續做皇上的寵妃,心里很是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