猾褢
《山海經》之后,古人不乏關于猾褢的記載。東晉郭璞的《〈山海經〉圖贊》:“猾褢之獸,見則興役,應政而出,匪亂不適,天下有逆,幽形匿跡。”明代胡文煥的《〈山海經〉圖》中說:“堯光山有獸,狀如獼猴,人面,彘鬣。”
有傳說猾褢為貉的一種。貉為食肉動物,似狐貍,體小而粗肥,性遲鈍。
可是,猴子或狐貍一樣的猾褢,為什么會被《山海經》記載為“其狀如人”呢?我們只能說上古的人類,尤其是山村野夫,外貌看起來很像動物吧。
至于為什么猾褢的出現會伴隨著徭役,有研究者推測說猾褢本來居住在山洞里,冬天更是蟄居,所以當地區組織大規模徭役時,就會有很多人群聚集出現在野外,則驚擾到這種穴居客;或者,民工實行徭役時經常砍伐木頭,而砍伐木頭的聲音與猾褢的叫聲頗為相似,就會招來這種動物。此解通否,實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