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恰到好處的親密作者名: (美)基拉·阿薩特里安本章字數: 2182字更新時間: 2021-05-11 11:03:24
長期的親密關系需要定期的了解和關愛
親密聽起來很神奇,但并沒有魔法。我們之所以能慢慢走近對方的內心世界,是因為我們付出了特定的努力:了解彼此,關愛彼此。
值得注意的是,我說的了解和關愛是動詞的性質,與靜態的“我了解你”和“我關心你”完全不同。了解和關愛是一次又一次的行動。僅僅憑借漫漫人生中的某個片段,不足以了解一個人。也不要奢望10年后,你還會和他感覺親密。長期的親密關系需要定期的了解和關愛。
了解是一種從對方角度思量的行為,一種用對方的話重述其體驗的能力。很好地理解對方,親歷對方的所見所聞,體會對方的所思所想,有助于孕育出親密的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親密的認知會讓你僅僅坐在對方身邊,就能清楚他在想什么。
事實上,這種了解的實質和我們通常所說的了解有很大差別。當我們和某人頻繁接觸和互動時,就會認為了解對方,進而產生“他是個怎樣的人”的想法。例如,霍華德耳軟心活,阿什莉總是遲到,珍妮喜歡發脾氣,盧克人很好。
這些所謂的“了解”其實是錯誤的,并不能產生親密。因為關于杰米是個怎樣的人,我們沒有客觀全面的答案。我們有的只是對杰米的完全主觀的個人感受。當你從自己的角度談論別人時,只是把他當成你生活中的一個角色、一個玩家。這種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一切以我為中心的了解,不能孕育出親密。
比如說阿什莉,“一個總是遲到的人”。你可以認為自己了解她,因為你知道她總是遲到。但你并沒有真正了解她,除非你能從她的角度感受她遲到的體驗。從阿什莉的角度看,她之所以常常遲到,是因為她總想拼命多做一點事情,比如,在出門前把衣服洗好,或者寫完一封郵件。也就是說,你講的是“一個總是遲到的人”的故事,而阿什莉講的是“我想多做一點事”的故事。
從對方的角度思量,可以有效創造親密關系。因為你一旦能夠從對方的角度體會她的感受,她就會相信,即使向你透露她的信仰、故事和喜好,你也不會曲解她的內心世界。誤會或曲解(阿什莉總是遲到,霍華德耳根子軟)是拉遠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主要因素。真誠地感受和了解,則會讓彼此的心更貼近、更親密。真正地在乎、關愛對方,也能帶來親密、緩解孤獨。
關愛,意味著照顧彼此的感受,告訴對方“你的幸福,真的對我很重要”,這也是創造親密關系的強大工具。從健康、安全到滿足感、快樂感,這些都是幸福。關愛對方的全部,才能創造親密關系的情感因素。真誠地看著對方的眼睛,你就能知道他/她在想什么。
從情感共鳴開始,感受關愛的感覺,這是理解關愛的第一步。體驗關愛的感覺?聽起來似乎很簡單。當熟識的朋友遇到困難,大多數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同情他,從他的角度思量,這就是情感共鳴。情感共鳴是幫助你創造親密關系的好辦法。如果你沒那么容易產生情感共鳴,也不用擔心,本書將為你提供幾個提高情感反應能力的好方法。
關愛不僅僅指情感共鳴,更意味著理解他人健康、快樂的重要性和幸福的珍貴。這種對重要性的感知,是你進入關愛的第二個階段,那就是:展現你對他人的關愛。
很多所謂展現關愛的辦法都是錯誤的。比如,過于頻繁的關愛可能不利于人際關系的進步,也不能創造親密關系。回想你的經歷,你可能會發現,想找到那些發自內心關愛他人的瞬間,猶如大海撈針。為什么會這樣?讓我來告訴你原因吧。
我們常常被教導,展現關愛就是為他人擔憂、急他人之所急。但實際上,這不能真正制造親密感,因為你的擔憂可能會讓對方想努力證明萬事大吉、一切順利,以便使你安心。我們也會通過提供建議、直接解決問題來展現關愛,但這對創造親密關系沒有任何幫助,因為這會讓你不自覺地擁有某種優越感,站在更高處指導別人,而這很可能讓對方埋怨或怨恨你。
真正的親密,需要你站在全新的視角來展現關愛,積極主動地關注他人的健康與幸福,并告訴她你所看到的一切。請關注對方的行為,讓她知道你在關注她,而不是用擔憂、建議來“展示”你的關注,這才是一種明智的、貼心的、溫暖的關注。
展現關愛真的簡單極了。正因為它的簡單,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恰當的方法來展現它。比如,對你幾乎天天都能見到的同事展現關愛吧!停在她的辦公桌前,看著她的眼睛,輕聲問一句:“嗨,南希!我發現你今天格外安靜。你還好嗎?”
輕松、簡單、有趣的關注,加上邀請式的分享交流,在任何環境下都恰到好處。盡管關愛是一種情感體驗,但它并不涉及隱私,更不會顯得過分熟絡。關愛只是用心關注,輕松交流而已。你完全可以在關愛他人的同時,繼續保持你的職業精神,認真工作。
這種關愛方式,絕對是制造親密的強大工具。因為它讓對方明白,你渴望進入他的內心世界,發自內心地關愛他。無論是伴侶、親朋、姐妹、同事、同學,關注他們生活的點滴,展現你對他們的關愛吧!用不同形式的關愛,加上真誠用心的了解,就能創造出不可動搖的親密關系!
了解與關愛,二者可以獨立運用,但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創造真正的親密。沒有了解的關愛不能捕獲真心。缺乏關愛的了解,容易導致被忽視,即使你們志趣相投。換言之,對方了解你,但你卻感受不到他對你的重視。
沒有了解的關愛,就像是打擾和輕視。“我知道我爸很愛我,但他完全不懂我的生活。”沒有關愛的了解,更讓人心疼、受傷:“我的閨蜜雖然了解我生活的一切,但怎么沒發現我正苦不堪言呢?”
了解與關愛強強聯合,才能創造出真正的親密,這種親密可以讓彼此直抵對方的內心最深處,愿意主動呵護彼此那顆最真的心。那么,如何才能改善人際關系、創造親密關系?我們還能做得更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