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性格與氣質——生來已有的差異

該如何定義氣質呢?氣質主要由兩方面組成,即情緒和行為差異。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與氣質有著很密切的聯系,氣質可以說是一個人性格的地基。

并非白板——測量氣質的六個維度

17世紀的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曾提出過一種人性哲學觀點——白板說。這種哲學思想認為,人的心靈在剛出生時就像白板或白紙一樣,是潔白無瑕的。后來通過經驗的獲取,人的心靈才有了觀念。總之,洛克強調了環境對人產生影響,而否定先天遺傳所起到的作用。

洛克的這種哲學思想從20世紀開始被運用到教育上。直到如今,絕大多數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秉承了這種教育理念。不少人在遇到一些令自己討厭的人時,都會說他教養不好,把一個人所有的行為問題都歸結到他父母的身上。

后來隨著心理學家對兒童發展所提出的理論的普及,這種白板說越來越盛行。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充滿了問題的家庭。一個人的行為問題也一定能追溯到他早年所遭遇的病態生活環境。

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是心理學領域內的兩大流派,兩個流派在許多觀點上雖然都是對立的,但在教育問題上卻基本一致,即支持洛克的白板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不會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約翰·華生更是揚言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讓我在這個環境里養育他們,我可擔保,任意選擇一個,不論他父母的才干、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不過華生根本沒機會做這樣的實驗,他在一個名叫阿爾伯特的嬰兒身上進行的條件反射實驗,就已經讓他飽受爭議。

如果拋開這些權威專家的理論,僅僅去觀察一些剛出生的嬰兒,白板說就會被推翻。雖然后天教養對一個人性格的形成很重要,但先天氣質也是不容忽視的。這一點,有兩個或三個孩子的母親應該是深有體會。

瑪麗是一位三個孩子的母親,她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這三個孩子的年齡都相差不大。瑪麗的大女兒名叫珍妮,在瑪麗看來這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孩子,她有時候甚至覺得珍妮是個不懂事的姐姐,總是胡鬧。

當珍妮還是個嬰兒的時候,瑪麗就已經領教了珍妮為所欲為的性格。珍妮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公共場合,都會突然大發脾氣。當珍妮漸漸長大后,瑪麗開始訓練珍妮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例如像大多數孩子那樣學會按時睡覺、進食和排便。這些對于珍妮來說,好像特別困難,在最初學習和接受訓練的時候,珍妮總是大喊大叫。而珍妮的弟弟、妹妹則表現得很乖,讓瑪麗很省心。

當然,珍妮身上也不全是缺點。在瑪麗看來,珍妮是個情緒反應十分強烈的孩子,不論是負面情緒還是正面情緒。當珍妮大哭大鬧的時候,會讓瑪麗覺得心煩;但當珍妮開心的時候,卻會讓瑪麗也覺得非常高興,因為珍妮的快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在洗澡的問題上,珍妮也讓瑪麗頭疼不已。最初,珍妮對洗澡有些抗拒,但當她習慣后,就開始享受洗澡的樂趣,把洗澡當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后來,瑪麗為了節省時間,會安排珍妮和弟弟妹妹一起洗澡。當洗澡結束時,瑪麗會把三個孩子抱出來,然后將他們放到一條浴巾上,準備擦干并給他們穿上睡衣。

珍妮的弟弟妹妹都能按照瑪麗的安排來,但珍妮卻無法做到,她不肯輕易離開浴缸。當瑪麗將珍妮強制抱出來時,珍妮就會大吵大鬧。瑪麗也試圖說服珍妮,既然弟弟妹妹能做到,她應該也可以。但珍妮根本不聽,她還想在浴缸里玩一會兒。有時候,珍妮會惹惱瑪麗,于是母女二人便開始上演互相指責的戲碼。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瑪麗都會給珍妮姐弟三人講故事,然后哄他們入睡。瑪麗發現,珍妮真的是個精力十分旺盛的小女孩。當弟弟妹妹快要入睡的時候,珍妮卻毫無睡意,還會不斷說話。當瑪麗指責珍妮,讓她不要打擾弟弟妹妹睡覺時,珍妮就會變得憤怒起來。

隨著珍妮漸漸長大,瑪麗對她的擔心越來越嚴重。在瑪麗看來,珍妮是個非常異類的孩子,在家里父母和弟弟妹妹會包容她,但當珍妮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時,她的老師和小伙伴們能接受這樣另類的珍妮嗎?

為此,瑪麗便向心理醫生尋求幫助。心理醫生在了解了珍妮的情況后,給出的結論是,珍妮是個身心發展很正常的女孩。而瑪麗之所以會覺得珍妮是個異類,是因為珍妮的性格與她的弟弟妹妹并不契合。珍妮總是用十分強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她與生俱來的氣質。也就是說,珍妮的快樂強度和不快樂強度是一致的,她會用強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也會用相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快樂。這就是瑪麗會覺得珍妮的快樂具有很強感染力的原因。總之,珍妮是個精力充沛的人。

最終,心理醫生建議瑪麗,要接受和尊重珍妮的性格特點,沒必要強制珍妮必須遵守家里的規矩,更沒必要要求珍妮必須得和弟弟妹妹保持同步。例如在洗澡問題上,既然珍妮喜歡洗澡,她不想那么快結束洗澡,那就把水放掉,讓珍妮在浴缸里多待一會兒,等她自己想出來時再將她抱出來。至于睡覺的問題,珍妮顯然比弟弟妹妹的精力更旺盛,那么當弟弟妹妹出現睡意時,瑪麗可將珍妮帶到另一個沒人的房間,讓珍妮自己玩耍,直到珍妮有了睡意。

瑪麗按照心理醫生的建議去做后,她與珍妮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少,并漸漸發現珍妮并不是一個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之前的珍妮只是在用強烈的情緒表達自己的訴求而已。

許多父母由于受到白板說的影響,從而覺得教育能改變一切,只要教育方式是正確的,就一定能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但諷刺的是,提出白板說的洛克終身未婚,也沒有孩子。如果洛克去觀察幾個剛出生的嬰兒,那么就會覺得每個孩子在接受教育之前,并不是一張白紙,不是你教給他什么,他就會全盤接受。

當一個孩子出現行為問題的時候,父母就會覺得很焦慮,甚至將所有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覺得一定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其實,這不過是父母忽略了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而已。

每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抱有一種期望,并在想象中描繪孩子將來的藍圖。這種期望直接決定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當孩子無法達到期望時,父母就會失望,并影響到孩子,會使孩子產生過度的壓力和自我懷疑,于是行為問題便出現了。想要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父母就必須像上述案例中的瑪麗一樣,學會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氣質特點。

心理學上的氣質概念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氣質并不一樣,而且氣質具有先天性,并無好壞之分。那么該如何定義氣質呢?氣質主要由兩方面組成,即情緒和行為差異。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與氣質有著很密切的聯系,氣質可以說是一個人性格的地基。

每個人的氣質都是不同的,但是為了便于理解和研究,研究者對氣質進行了歸類,并通過測量得出了氣質類型。那么,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測量氣質類型呢?通常有以下六個維度。

1.恐懼性痛苦,即當一個人面臨新環境或新刺激時表現出的情緒,這種情緒通常包括猶疑、悲傷和退縮。例如當兩個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第一次看到有人扮演圣誕老人時,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表現。其中一個孩子會在好奇和猶豫中,漸漸接近和了解圣誕老人,另一個孩子則會哭著退縮到母親的身后。

2.易怒性痛苦,即當一個人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所表現出的痛苦情緒,這種情緒通常包括憤怒或沮喪。例如上述案例中的珍妮,當她想要繼續洗澡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時,她就會憤怒地大喊大叫。

3.積極情感,即一個人在與他人相處時所表現出的情緒,通常有微笑和大笑,愿意與他人交往等表現。

4.活動水平,即一個人的精力,主要體現在肌肉運動上。例如觀察一個嬰兒在爬行和踢打時所耗費的時間,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精力旺盛。

5.注意廣度和持久性,即一個人在關注感興趣的事物時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興趣的廣泛性和在興趣上所耗費的時間。

6.節律性,即一個人生活的規律性。

美國的斯泰拉·切斯和亞歷山大·托馬斯通過追蹤研究,將氣質類型總結為三大類,即容易型氣質、困難型氣質和慢熱型氣質。后文中我們將詳細介紹這三種氣質類型。

乖寶寶的典范——容易型氣質

安娜是兩個男孩的母親,她的大兒子彼得已經8歲了,像個小大人一樣;小兒子丹尼斯6歲了,卻是個調皮的男孩。在照顧兩個兒子的時候,彼得總是讓安娜很省心,他會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很講道理,并且能按時做好父母交代的事情。但丹尼斯卻讓人很鬧心,他好動,總是和鄰居的孩子打打鬧鬧。

對于大多數母親來說,彼得是個難得的乖寶寶。但安娜卻總是為彼得擔心,她覺得男孩子就應該像丹尼斯一樣好動,而彼得太安靜了,根本不像一個孩子,好像身體里居住著一個成年人的靈魂。

在安娜的記憶里,她雖然是個女孩,但小時候卻像個假小子一樣,到處惹是生非,總會受到父母的責罵。在安娜長大并成為母親后,她就決定要采取一種全新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會刻意壓抑他們的天性。在安娜看來,丹尼斯顯得很正常,彼得卻有些壓抑了。于是,安娜便向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根據安娜的訴求,心理醫生專門為彼得進行了一次咨詢。由于彼得只有8歲,因此這次的心理咨詢是以玩耍的方式進行的。

最后心理醫生得出一個結論,彼得是個身心發展十分健康的小男孩,根本不存在安娜所擔心的心理壓抑問題。彼得是個很懂事的孩子,他有一群關系不錯的朋友,也會參與到朋友們的游戲中。但在彼得看來,他更喜歡看書和學習。如果彼得是個有心理問題的孩子,那么他應該會出現一些行為問題,例如學習障礙、做噩夢或有恐慌癥。但這些行為問題在彼得身上都沒有出現過。

很顯然,彼得屬于容易型氣質。容易型氣質的孩子是所有成年人心中乖寶寶的典范。此種氣質類型的孩子不僅脾氣好,適應性也很強。對于父母和老師來說,容易型氣質的孩子總是讓人很省心。

在上述案例中,安娜一直擔心彼得是在壓抑自己。但實際上這是因為安娜不了解彼得的氣質類型,也就是說彼得的種種表現只是他的行為風格而已,他的氣質類型與弟弟丹尼斯不一樣,行為風格自然天差地別。

從測量氣質的六個維度來看,容易型氣質的孩子在這六個維度上會有不同的表現。首先是情緒上的,即恐懼性痛苦和易怒性痛苦。

恐懼性痛苦主要表現出了一個人的適應能力,即在面對新環境或新刺激時的表現。容易型氣質的孩子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會對新環境或新刺激表現出積極的情緒反應,從而輕松愉快地接受新事物,也是最快適應新學校的一群人。

當一個人尤其是兒童,所處的環境發生新的變化時,會出現不同的適應方式。例如一個嬰兒之前總是在浴盆里洗澡,當換成浴缸洗澡后,不同氣質的嬰兒會出現不同的反應,這便是他們的適應方式。而容易型氣質的兒童則會很快接受和適應新環境。

適應能力還體現在面對陌生人時的表現上。對于兒童而言,陌生人是危險的,因此絕大多數的孩子對于陌生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負面的。但由于氣質的差異,每個孩子在與陌生人相處的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的表現,與陌生人相熟所花的時間也不同。對于容易型氣質兒童來說,他們不會出現哭鬧的情況,會安靜地并以較短的時間與陌生人相熟。

易怒性痛苦主要代表了一個人在面對挫折時的反應。當一個人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就會有挫敗感,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在面對挫折時自然會有不同的反應。對于容易型氣質的孩子來說,他們能很快接受挫折。總之,容易型氣質的孩子在情緒控制上做得很好,就像個小大人。

一天早上,一家兒科醫院來了兩個患有急性闌尾炎的男孩,分別是小王和小張。他們年齡相仿,并在當天下午接受了闌尾切除手術,并且都沒有任何并發癥。但到第二天早上時,兩個男孩卻有不同的表現。

在護士前來病房觀察患者的情況時,就聽到了小王的聲音,他一直在大聲喊傷口疼,好像情況很嚴重。小張則顯得很安靜,一直睜著眼在病床上躺著。如此看來,小王的情況比較嚴重,應該需要大劑量的止痛藥。但護士在給兩人檢查了傷情后,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

小王的傷口顯得很干凈而且縫合嚴密,沒有任何被感染的跡象。但一直很安靜的小張情況卻并不樂觀,他的傷口有些紅腫,而且體溫和脈搏都不正常。

很顯然,小王屬于困難型氣質,他總會用十分強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痛苦,盡管只是很小的痛感,他也會大喊大叫。這時的小王只是需要情緒上的安撫,他需要被告誡要學會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避免打擾別人。

而小張則屬于容易型氣質,當處于痛苦中時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表現得非常安靜,但實際上他卻很痛苦。此時小張不僅需要安撫,還需要在護士的幫助下解決傷口感染的問題。

當父母想要知道孩子在易怒性痛苦維度上的反應時,可以留心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例如當孩子不喜歡吃父母喂給的某種食物時,是大哭大鬧或者只是安靜地將嘴從勺子上扭開。通常情況下,容易型氣質類型的孩子會表現出和后者一樣的反應。

活動水平是氣質測量的六個維度之一。對于容易型氣質的孩子來說,他們雖然很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游戲,并且能毫不費力地接受新的游戲規則,但他們卻更喜歡安靜地閱讀或學習,例如上述案例中的彼得。因此容易型氣質的孩子活動水平并不高,也就是說他們的精力并不旺盛。

容易型氣質的孩子在注意力廣度和持久性上的表現通常不錯,通過他們的學習成績就可以看出來,此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很少會出現學習障礙。

在節律性方面,容易型氣質的孩子得分往往會很高。此種氣質類型的孩子會很快養成定時睡眠和進食的習慣,而且他們的行為習慣也有規律可循。當一個嬰兒長到兩三個月大時,父母就能漸漸摸索出孩子的生活規律,例如每天什么時候會饑餓、什么時候會犯困、睡眠時間多長。不同氣質類型的兒童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慣,而容易型氣質兒童的生活習慣則比較有規律,甚至會像鐘表一樣準時。

在測量氣質的六個維度當中,容易型氣質的兒童在恐懼性痛苦、易怒性痛苦、積極情感活動水平、注意廣度和持久性以及節律性方面的表現都非常不錯,是讓成年人最省心的一種氣質類型的兒童,因此才被稱為容易型氣質。但在積極情感這個測量氣質的維度中,容易型氣質的兒童卻不及困難型兒童那樣具有感染力。

容易型氣質兒童在表達積極情感時,不會采用大聲笑出來這樣十分強烈的方式,他們通常會用微笑來表達自己的快樂。雖然微笑在人際交往中也算是一種積極的信號,但卻遠不如大笑具有感染力。

活力與麻煩并存——困難型氣質

月月出生在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中,她從孕育到出生都十分順利,是個十分健康的女嬰。但漸漸地,月月的媽媽小柳就發現照顧月月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月月的生活習慣毫無規律可循,睡覺和進食都是隨性而為。有時候會睡上好幾個小時,有的時候卻只睡十幾分鐘。當小柳第一次安排月月洗澡時,月月表現出了極大的抗拒,她不停地大聲尖叫。一段時間后,月月適應了洗澡,便不再發脾氣,開始享受起洗澡的樂趣來,每次洗澡的時候都會笑得十分開心。

小柳是個很耐心的母親,當她知道月月適應新變化的能力很差后,總會鼓勵月月要積極地面對新變化,每當月月對新變化產生積極的反應時,小柳都會贊賞月月,并給一些獎勵。

當月月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時,小柳便開始考慮怎么讓月月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她知道月月一定會做出十分激烈的抗拒行為。不出所料,月月在第一次去幼兒園時反應十分強烈,尤其是當父母離開時,她又哭又鬧。

但在父母和幼兒園老師的耐心安撫和鼓勵下,幾周之后月月終于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從此之后,月月開始喜歡上幼兒園輕松快樂的生活。

很快,月月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這對月月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月月不僅需要盡快地適應新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同學,還需要努力學習。這與幼兒園里只需要玩耍的輕松愉快的生活有很大差異,她需要面對全新的要求,必須得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聽講,還要完成作業并參加考試。

這一次,月月真的遇到了難題,她在第一天放學回家后朝父母大發雷霆,并揚言再也不去上學了。小柳等月月平靜下來后對她說:“雖然學校的環境讓你很不舒服,但你必須得學會適應新環境,這是每一個小朋友都必須經歷的。”月月感覺到媽媽對上學這件事情的態度十分堅決,這與媽媽平常寬容的態度不同,從媽媽的態度中月月知道第二天她必須得硬著頭皮去上學。

上學的日子對月月來說是悲慘的,她每天回到家都是悶悶不樂的。但在幾周之后,月月開始不那么沮喪了,她適應了學校的生活,并開始喜歡上學。而小柳從月月的情緒變化中得知,月月已經不再討厭上學了。

在學校里,月月是個很受歡迎的孩子,她積極而活潑,在適應了新環境后便交上了許多朋友。月月還很喜歡學習,對學習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學習成績也不錯。

在小學快畢業時,月月從老師那里得知,她將要離開小學,到一個新的學校去上初中。聽到這個消息后,月月十分憤怒和害怕,她不想離開這里,并且害怕新的學校,她不知道該怎么辦,于是就向父母尋求幫助。

小柳并沒有表現出吃驚和不高興的情緒,她顯然已經習慣了,她知道月月每當面臨一個新環境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小柳在等月月的情緒漸漸平復后對她說:“月月你覺得很憤怒,我能理解。你還記得嗎?在你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也是這樣,你面對新環境時雖然很容易情緒波動,但當你適應了之后,你就會輕松愉快起來。相信我,當你適應了初中的新生活后一定會變得快樂起來!”

在該案例中,月月屬于典型的困難型氣質兒童,此種類型的氣質也被稱為棘手兒童。父母在照料困難型氣質兒童時通常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和精力,因為困難型氣質兒童就是麻煩與活力的并存。

困難型氣質兒童不僅很活躍,而且脾氣暴躁,每當周圍環境出現新變化時就會采用十分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適應能力很差。

在測量氣質的六個維度方面,困難型氣質兒童的表現與容易型氣質兒童是正好相反的。也就是說,容易型氣質兒童是讓父母最省心的孩子,困難型氣質兒童則是讓父母最費心的孩子。

在恐懼性痛苦和易怒性痛苦這兩個消極情緒的測量維度上,困難型氣質兒童會表現得十分激烈,他們會用憤怒、大哭大叫等激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新變化痛苦的感受。

雖然在注意力廣度和持久性方面,困難型氣質兒童不如容易型氣質兒童,但卻不會出現注意力障礙的問題。此外,困難型氣質兒童在節律性方面的表現很差,基本上不會有規律可循,例如吃飯、睡覺等生活習慣很難養成規律性。

困難型氣質兒童總是很活躍,與安靜的容易型氣質兒童完全不同。因此,困難型氣質兒童的活動水平會很高。

在這六個測量氣質的維度中,困難型氣質兒童的表現似乎都不怎么讓父母高興,畢竟與容易型氣質的兒童相比,此種氣質類型的兒童簡直就是個大麻煩。但這并不是說困難型氣質兒童就是不正常的,沒有任何優點。

在調查研究中,困難型氣質兒童只占樣本的10%左右,在數量上遠沒有容易型氣質兒童多。困難型氣質兒童表面上好像都是壞脾氣,但實際上這只是他們表達消極情緒的方式比較強烈而已。同樣,困難型氣質兒童在表達積極情緒時,也會使用十分強烈的方式,這就是困難型氣質兒童的快樂非常具有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和其他氣質類型一樣,困難型氣質兒童的性格特點有好的一面,也有令人討厭的一面。困難型氣質兒童在面對新的變化時,總會大發脾氣,因為這意味著他必須得讓自己做出調整。但當困難型氣質兒童遇到令人快樂的事情時,往往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給人以充滿活力的感覺。

在現代社會,學校生活是每一個人必需的經歷。對于兒童來說,適應學校生活是個很大的挑戰。在學校里,老師會要求兒童進行一系列復雜的活動。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起,不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會對兒童產生新的期望。

因此對于困難型氣質兒童來說,學校生活更難適應。學校生活一般分為小學、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幾個階段。每個不同的階段對于困難型氣質兒童都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為新的學校不僅意味著要學習更復雜的知識,還要接觸陌生的老師和同學,這些都需要良好的適應能力。而且新學校還有新的要求和規矩需要遵守。

容易型氣質兒童有不錯的適應能力,一般可以迅速而愉快地適應學校生活,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可困難型氣質兒童由于適應能力差,再加上難以控制住自己火爆的脾氣,會因為新的學校生活而變得暴怒起來,這是在所難免的,因此父母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父母的態度平和而且耐心,那么困難型氣質兒童就會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下漸漸克服對新學校的不適應,并融入新環境中。

卡爾是個困難型氣質兒童,他在兩個月大時,就已經表現出了典型的困難型氣質特征。每當卡爾的生活中出現新變化時,他的態度永遠是大聲哭鬧,要漸漸去適應。但卡爾卻是個精力旺盛的孩子,很活躍。

卡爾的父親愛德華是個典型的容易型氣質的成年人,他從小脾氣就很好,基本上不會發火,即使遇到令自己十分憤怒的事情時也會很平靜。很顯然,愛德華是個很好相處的人,但他卻非常喜歡那些愛恨分明的人,特別羨慕那些能表達出自己強烈情緒的人,即困難型氣質的人。而卡爾就是這樣的人,他高興的時候會開心地大笑;不高興的時候就會大聲哭鬧,表達自己的不滿或憤怒。

愛德華總是會稱贊卡爾,說他是個精力旺盛的人。當卡爾發脾氣的時候,愛德華也不會排斥卡爾,更不會覺得卡爾是無理取鬧,他會十分耐心而平靜地等待卡爾將壞脾氣都發泄完,然后再和他講道理。

雖然卡爾的困難型氣質給父母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麻煩,但愛德華卻從來沒有試圖改變卡爾的性格特點。在他看來,卡爾的脾氣雖然火暴,但卻充滿活力、極具熱情。最重要的是,只要是卡爾覺得沒道理的事情,他都會勇敢且堅定地說“不”。

有一次,卡爾跟著媽媽去商場買東西。卡爾看上了一個價格很貴的玩具,吵著讓媽媽購買。媽媽不同意,卡爾就開始大喊大叫。最后,卡爾便被媽媽帶出了商場。之后,媽媽對卡爾說:“你想鬧多長時間都沒問題,但我要明確告訴你一個事實,我不會因為你的胡鬧而讓你得到想要的東西。”漸漸地,卡爾冷靜了下來,他繼續跟著媽媽逛商場,而且十分高興。

在卡爾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引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既沒有因為卡爾的困難型氣質而感到無助和內疚,也沒有將卡爾寵溺成一個無法無天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卡爾在面對新環境時越來越能更快地適應,并且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氣。

在卡爾上大學那一年,他再次遇到了棘手的問題。他在上大學之前,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和熱情,他認為大學生活能帶給他許多新的、有趣的體驗。但進入大學沒多久后,卡爾的期待就被打破了。大學生活與之前的學校生活完全不同,他不僅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就連交友都出現了問題。以前的卡爾不僅學習成績良好,還有許多朋友。但在這里,他成了一個一無是處的人。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與卡爾的困難型氣質特點是分不開的。以前的學校生活對卡爾來說也需要花時間去適應,但由于父母和老師的支持,再加上周圍的同學都是熟悉的社區小伙伴,因此卡爾在適應新學校生活時顯得比較容易,并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他自認為是個適應能力強的人。他的適應能力在大學時開始變得捉襟見肘,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他不僅需要適應一個不熟悉的環境,還需要應對學業上所遇到的一切障礙,最關鍵的是他在大學里沒有一個朋友,周圍全是陌生的面孔。

卡爾只能向父母尋求幫助。愛德華對卡爾所出現的狀況并不驚訝,他告訴卡爾:“你從小就是這樣,這就是你的性格特點。你對新的變化總是很容易惱火,你最好強迫自己去適應新的環境,不久后你就會從中體會到樂趣。”卡爾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才漸漸適應了大學的生活,重新變回了原先那個快樂自信的人。

并非遲鈍——慢熱型氣質

慢熱型氣質是三大氣質類型之一。該氣質類型兒童的行為風格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適應力差,對新變化的適應速度十分緩慢,這點與困難型氣質兒童比較相似;不活躍,不會通過十分激烈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會像困難型氣質兒童那樣用大哭大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只會用十分溫和的方式來表達,例如當換了一個新的環境時,困難型氣質兒童會大哭大鬧,慢熱型氣質兒童就會顯得很傷心。

與困難型氣質兒童相比,慢熱型氣質兒童好像不那么棘手,但該氣質類型的兒童卻并不具備容易型氣質兒童那樣良好的適應能力,因此在適應學校生活上會遇到問題,需要父母的引導和幫助。

小潔從小就表現出了典型的慢熱型氣質,她在適應新的變化時總會充滿了壓力,而且適應過程十分緩慢。小潔在適應幼兒園生活時并未出現很大的困難,因為幼兒園距離家比較近,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她也都很熟悉。

小學生活是小潔噩夢的開始,她由于適應能力差,很難融入新的生活中。在小潔還沒開始適應新的環境時,老師就已經開始上課。學習對小潔來說十分困難,她跟不上班里大多數孩子的速度,當同學們都已經掌握了拼音拼寫時,小潔卻沒有學會。小潔因此成了班里幾個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之一,還被老師評價為“反應慢”,在老師看來她就是一個笨孩子。同學們對小潔的態度也不友好,都嘲笑她是個笨孩子。

慢熱型氣質兒童由于不活躍、適應緩慢,常常被定義為害羞和內向的性格。這種性格從我們現如今的社會環境看來似乎是存在缺陷的,我們的社會文化鼓勵孩子要積極勇敢,并且將好人緣看成是一項不可多得的本領。但慢熱型氣質的兒童由于內向,常常面臨著被同伴忽視或拒絕的危險。這點在適應新學校時會表現得尤為明顯,當一個人沒有朋友或不被周圍的人所接納時,極有可能會導致自尊心低下,這會進一步影響其適應的速度。

在一次考試中,小潔無意外地成了班里的倒數,她被老師要求請來了家長。老師對小潔家長說:“一年級所學習的內容還十分簡單,如果連這都學不會的話,將來會更難。既然小潔有點兒笨,那父母就多上點兒心,利用課余時間幫孩子多補補課,讓她快點兒跟上。”

小潔的父母并不覺得女兒是個笨孩子,她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只是有點慢而已。為了幫助小潔盡快地適應小學的生活,他們開始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小潔學習拼音拼寫。

小潔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時間來適應學校的生活,她的學習成績不再是班里的倒數,開始徘徊在前十名左右。最重要的是,小潔還交到了兩個朋友。

在小升初時,小潔用了很短的時間適應了初中的學習生活。因為小潔就讀的初中與小學距離很近,而且班上的同學大多數都是小學同學。

在適應新環境的問題上,小潔在高中時又遇到了這個大麻煩。高中學校距離小潔的家比較遠,她必須得選擇住校,每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周圍全都是陌生的面孔,老師的教學方式也與初中不同。在第一次月考時,小潔考得十分不理想,她還因此被班主任叫到了辦公室。班主任認為以小潔的中考成績,不應該在月考時考得這么差。小潔為此也很愧疚。

當父母得知小潔的月考成績后并沒有吃驚,母親對小潔說:“以我對你學習能力的了解,你一定能出色地掌握高中的課程。但你從小就是這樣,在一個新環境中總需要花時間去適應。在高中這所新學校里,你遇到了陌生的同學和與以前完全不同的學習科目。這些在目前看來,的確是不小的困難,但只要你有耐心,你就會漸漸適應,我相信你用不了一個學期,就會再次回到原來的狀態。”

不出母親所料,小潔在第三次月考時已經追上了高中的學習進度,學習成績開始穩步上升,小潔還交到了幾個不錯的朋友。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潔對自身的氣質特點有了一定的了解,她開始學著改善自己的個性,從而讓自己以自信的姿態去面對所遇到的困難。小潔知道自己是個內向害羞的人,在遇到新的變化時總會不自在,但每當遇到新問題時,她都不會任由自己退縮,她會告訴自己:“我的性格雖然害羞內向,但我并不膽小。”

每個兒童在面對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新刺激時,會有不同的反應,這種行為差異便是氣質。而早期的氣質特點會成為一個人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慢熱型氣質兒童而言,他的氣質特點就屬于難以適應新變化,這從他還是嬰兒的時候就會有所表現。他最終會適應出現的新變化,但不是一下子就適應,而是慢慢適應。因此當慢熱型氣質的兒童出現適應緩慢的情況時,不應該輕易給他扣上遲鈍的帽子,他只是需要時間去適應而已。此外,慢熱型氣質兒童還有不活躍、略顯憂郁的特點,因此該氣質類型的兒童性格特點會有內向、害羞的一面。

內向的性格并不是一種缺陷,只是一種性格特點而已。在有的文化中,內向的性格似乎并不受歡迎,但在有的文化中,內向、害羞的人卻很受歡迎,例如泰國。在泰國的老師看來,內向的學生更聽話,他們比較喜歡容易型氣質和慢熱型氣質的孩子。像困難型氣質的兒童,在泰國老師看來就是難以管束的,盡管困難型氣質的兒童活躍且充滿了熱情。

由于慢熱型氣質兒童在面對新變化時很消極,因此父母的引導就變得尤為重要。在針對慢熱型氣質兒童的引導上,與困難型氣質兒童較為相似,但沒有那么麻煩。慢熱型氣質兒童不會像困難型氣質兒童那樣會讓父母陷入一種很尷尬的處境之中,從而需要父母更加耐心地進行引導。例如當面對陌生人的友好擁抱時,困難型氣質兒童會大喊大叫,甚至踢打對方;但慢熱型氣質兒童卻只會用扭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雖然慢熱型氣質兒童相較于困難型氣質兒童更讓父母省心省力,但還是不如容易型氣質兒童讓父母省心。面對慢熱型氣質兒童,父母需要著重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首先,父母得讓孩子對新變化產生積極的反應。因為適應能力差,新變化對于慢熱型氣質兒童來說意味著壓力,甚至是焦慮的情緒,想要讓這些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的因素,就必須讓他從每一次的成功適應中產生成就感。每一次成功適應新變化對于慢熱型氣質兒童來說都是一次超越,一次次的超越很容易讓其產生成就感,并形成高自尊。

其次,在有可能的條件下,讓孩子循序漸進地適應新變化,最好讓其一次只面對一種或兩種新的變化。例如入學,盡量選擇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上學,如果周圍都是熟悉的小伙伴,孩子能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環境。也就是說,要考慮孩子的適應能力,新變化不能超出孩子的適應能力范圍。

最后,切忌避免不讓孩子面對新變化。新變化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情況,適應能力也是我們生存必備的。有的父母發現孩子在適應新變化時會痛苦和焦慮,就不讓孩子去適應新變化。在這種過分保護的氛圍中長大,孩子只會越來越抗拒新變化,適應能力也無法得到鍛煉。

因材施教——氣質與教養的匹配

小張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他學習成績差、性格內向,在班上并不起眼。一個偶然的機會,班主任發現小張的身上有瘀青。有一次,班主任還看到小張的臉蛋上有五個清晰的手指印。小張身上的傷到底是怎么弄的呢?經了解后班主任才知道是家暴所致。

小張的父親老張是個望子成龍的人,對兒子抱著很大的期望。在小張開始上小學后,老張漸漸發現小張的學習成績跟不上其他同學。為了讓小張跟上班里其他孩子的學習進度,老張開始安排時間親自教導兒子功課,他希望兒子的學習成績因此能得到提高。小張的接受能力比較差,剛開始老張還能耐著性子幫助兒子一起查漏補缺。但時間一長,老張的耐心被消磨光了,煩躁、氣憤、恨鐵不成鋼的負面情緒排山倒海而來。從一開始的小責備到破口大罵,最后慢慢演變成了責罰和家暴。這讓本來學習成績差的小張變得更加沮喪。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成功、幸福的未來,但這種期待極有可能會成為孩子的壓力,甚至會造成親子關系的沖突。在上述案例中,老張非常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個容易型氣質的人,能自己處理好學習的問題。但很顯然,小張是個慢熱型氣質的兒童,一直無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因此老張希望小張學習成績優異,對于小張來說無異于一種巨大的壓力。老張的期望與小張本身所具有的氣質特征形成了一種沖突,于是小張就出現了行為障礙,學習成績一直無法提高。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各項能力一直在不斷地提高。于是父母便會提出新的期許與要求,這些對孩子來說便是新的壓力。例如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要求就是好好與小伙伴們玩耍。但到了小學,父母除了希望孩子能與同學搞好關系外,還希望他的學習成績優異。

來自父母期待的壓力并不一定就會造成孩子的行為障礙。如果父母的要求與孩子的氣質特點相匹配,那么壓力就會不斷地激發出孩子的潛力;如果不匹配,壓力就只能帶來消極的后果。

氣質雖然是先天的,但并不意味著不可改變。不可否認的是,氣質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的適應能力和性格特點。但如果能得到有益的引導,氣質是有可能發生變化的。這種有益的引導便是氣質與教養的匹配。像上述案例中的小張,如果老張繼續對小張失去耐心并施以暴力,那么小張將會一直保持慢熱型氣質的特點,自身的缺陷更加明顯。具體表現就是性格更加內向、學習成績更跟不上其他同學。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兒童年齡達到6周歲,就要入學接受教育。在如今的社會中,學習對于兒童來說十分重要,這也是絕大多數父母所重視的問題。

芳芳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從她很小的時候起,父母就開始重視她的學習,尤其是數學,因為她的父親是某大學數學系的老師。在父親看來,數學是一門很容易學習且非常重要的學科,芳芳必須得學好。

在小學時,芳芳的數學成績還是不錯的。但到了初中,芳芳的數學成績開始下降了。原來,芳芳在做題的時候非常仔細,唯恐出現錯誤,這嚴重影響了她做題的速度,于是她的數學成績變得越來越差,漸漸成了班里幾個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之一。

芳芳父母給女兒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芳芳一直擔心自己的數學學不好,漸漸地就對數學產生了焦慮和恐懼,從而導致了注意力不易集中,影響了學習的速度,跟不上老師教學的進度,造成了學習成績的下滑。

后來,芳芳開始逃學,學習成績越來越差。父母不僅沒有幫助芳芳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反而一味地責備芳芳。這使得芳芳成了一個問題兒童。

對于子女,父母總是抱著或高或低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多數父母所共通的,試圖通過孩子來實現自己沒有完成的抱負,從而達到證明自己的目的。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但如果期望與孩子本身的氣質不匹配,這種期望就成了巨大的思想包袱,會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消極情緒。

容易型氣質、困難型氣質和慢熱型氣質是常見的三種氣質類型。對于大多數父母來說,都希望能有一個容易型氣質的孩子,這種孩子就是典型的乖寶寶。容易型氣質類型的兒童在樣本調查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最大的,高達40%。而困難型氣質是最令父母頭疼的兒童,也是最需要父母耐心進行教育的一種氣質類型。

面對困難型氣質兒童,父母很容易變得憤怒起來,極易通過暴力的方式來教育此種氣質類型的兒童,這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但如果一味地縱容困難型氣質兒童,則會培養出一個任性妄為的孩子來。

蘇珊是一個13歲少女,她生長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父親是一名商人,母親是一位老師,她還有兩個妹妹。蘇珊是一個充滿了活力的少女,她有許多優點,學習成績也很優異。但蘇珊卻沒什么朋友,她總是和周圍的人輕易地發生爭吵,在家里也總是和父母、妹妹們吵來吵去。

在學校里,蘇珊的人際交往問題很嚴重,她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沒有人愿意和一個隨時可能發火的人做朋友。為此,蘇珊的父母為她轉了兩次學。起初,蘇珊的父母認為是學校不適合女兒,在兩次轉學后,他們開始意識到是蘇珊自己出了問題。

蘇珊是個典型的困難型氣質的人,她從小在適應問題上就很困難,在情緒表達上總是采用十分激烈的方式。蘇珊的父母采取了放任式的教養方式,他們認為既然蘇珊的性格天生如此,就沒必要做出改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蘇珊的性格缺點開始暴露了。剛到一個學校時,蘇珊那熱情如火的性格會輕易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人們都喜歡和蘇珊在一起討論問題。但時間一長,同學們便發現蘇珊是一個固執得可怕的人,常常會因為觀點不同與同學發生激烈的爭吵。有時候,蘇珊甚至會打斷老師講課。

在面對困難型氣質兒童時,父母除了要保持耐心外,還要引導兒童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即學會遵守規則。困難型氣質兒童在遇到不如意的情況時,就會大發脾氣。因此父母應該引導兒童養成保持冷靜的習慣,即不要輕易動怒。

對于困難型氣質兒童來說,學會約束和限制自己的消極情緒是十分重要的能力。如果能得到父母正確的引導,困難型氣質兒童在青少年時期和成年時期已經看不出他本身所具有的困難型氣質了,甚至會被認為是容易型氣質。

在上述案例中,蘇珊的困難型氣質之所以在青春期還一直表現得十分明顯,是由于父母放任式的教養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經常出現的教養方式,也很容易使困難型氣質兒童出現行為問題,即暴力的教養方式。

淼淼是個4歲的男孩,他很愛吃糖果。父母為了限制淼淼吃糖想了不少辦法,但都以淼淼的哭鬧終止。有一天,淼淼的爸爸又看到兒子在吃糖果,就從兒子手中奪走了糖果,還打了淼淼的屁股兩下以示懲罰。淼淼立刻哭鬧起來,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才恢復平靜。但這次的懲罰并未取得效果,淼淼依舊很愛吃糖,還會背著爸爸偷糖吃。

對于困難型氣質兒童來說,父母很容易失去耐心,一旦沒有了耐心,教養方式就極易向著暴力或懲罰的方向發展。這反而會招來更劇烈的反抗,例如更加嚴重的哭鬧。如果長期使用暴力的教育方式,就會使困難型氣質兒童更難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更容易產生行為問題。

淼淼的媽媽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成功幫助淼淼改掉了貪吃糖果的毛病。淼淼的媽媽注意到兒子很喜歡看一部動畫片《毛毛和哈利》。這是淼淼最喜歡觀看的一部動畫片,每次上演時他都會全神貫注地觀看。每一次,淼淼都會被毛毛和哈利逗得“哈哈”大笑,有時候淼淼還會模仿毛毛和哈利的動作。

在這部動畫片中,有一集是描述吃糖有害牙齒的。劇中的毛毛是個貪吃鬼,很喜歡吃糖果,總是一塊接著一塊地吃個不停。哈利勸了好幾次,毛毛都不聽。過了一段時間,毛毛的牙齒開始疼了,原來毛毛的牙齒因為吃糖吃壞了。

這個場景給淼淼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每當淼淼準備吃糖的時候,他的媽媽就會問:“還記得毛毛牙齒是怎么壞的嗎?”淼淼老實地回答道:“吃糖吃壞的。”說著,淼淼就將手縮了回來,從此吃糖的次數減少了許多。

困難型氣質雖然是最棘手的一種氣質類型,但也有無可比擬的優點,這完全取決于父母的態度。在撒哈拉南部的一個半游牧原始部落里,困難型氣質成了最受歡迎的一種氣質類型,在該部落的人們看來,困難型氣質兒童就是將來強壯的勇士,是部落里最重視培養的一群人。

這些勇士在嬰兒時期就十分棘手,哭鬧的時間長且聲音洪亮,能輕易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在父母看來,這些都是活力的表現,意味著孩子身體健康且強壯。而那些容易型和慢熱型氣質的嬰兒,通常不會用如此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會被認為是身體素質不好,不會成為部落里的勇士。

在一項調查研究中,研究者發現當該部落遭遇干旱等危機時,最有可能活下來的嬰兒都是困難型氣質的。當初,研究者在該部落里找到了一些嬰兒,并確定了10名容易型氣質和10名困難型氣質的嬰兒。5個月后,研究者再次來到這個部落。由于經歷了十分嚴重的干旱,有些家庭已經搬走了。而剩下的家庭中,不少人因為干旱死亡,其中就包括容易型氣質的嬰兒。除去搬走的家庭,剩下的7名容易型氣質嬰兒中,有5名已經死亡;而剩下的6名困難型氣質嬰兒則全都熬過了干旱。

為什么會這樣呢?這與父母的態度有關。由于干旱,食物嚴重短缺,部落里的父母在給孩子們分配食物時,更傾向于困難型氣質的嬰兒,因為他們能成為將來的勇士,是父母的驕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隆回县| 原阳县| 神农架林区| 呈贡县| 焦作市| 黄梅县| 天峻县| 邹平县| 自治县| 嘉定区| 鸡东县| 濉溪县| 榆社县| 安庆市| 莱阳市| 墨脱县| 益阳市| 合川市| 封开县| 莆田市| 贵港市| 武平县| 收藏| 团风县| 琼海市| 固原市| 大埔县| 班玛县| 上蔡县| 密云县| 甘泉县| 闻喜县| 潢川县| 建湖县| 铜陵市| 扎鲁特旗| 石城县| 仙桃市| SHOW|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