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36計:成語典故中的心理學
- 韋志中
- 2260字
- 2021-09-10 17:32:32
志同道合:知己的標準
成語釋義
志同道合,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
本計策主要用于選定交往對象,一定要選擇與自身興趣相合,價值觀相似的人。
成語故事
志同道合,出自《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乃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漠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三國時期,曹丕未即位之前,弟弟曹植是他最大的競爭對手。曹丕即位后,一直對曹植心存猜忌,多加壓迫,欲除之而后快。曹丕尋找各種機會來達到這個目的,但是在母親卞氏的干預下最終沒有把曹植置于死地。曹植有才華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得到施展,他上書說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呂尚當屠夫釣叟,但他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湯和周文王,因而能有幸輔佐他們成就大業。
心理分析
詩人韓愈曾在《雜說四·馬說》中寫道:“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說的是人才的發掘。其實在人際交往當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世上人雖多,然知己難求。
知己是那些能懂得自己所想所思的人,這種關系比一般朋友更密切,更珍貴!用一個成語來概括,就是“志同道合”;用一個故事來說明,就是“伯牙與子期”。
話說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叫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但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老師知道后,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伯牙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孤獨和寂寞。
有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有人在聽他的琴聲,轉眼便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樂曲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知音!”這樵夫就是鐘子期。后來子期早亡,伯牙悉知后,在鐘子期的墳前撫完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
漫漫人生路上,遇見一個你了解他,他也了解你的人,實屬不易。在平常交往中,我們見得最多的是兩種人,一種人是他們可以與你共享快樂時光,但你一遇到難處,他們都會躲得遠遠的,你怎么聯系也不見人影,這類人我們稱之為“酒肉朋友”;還有一種人俗稱“名利朋友”,正好與此相反,能夠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兩人中一旦有人先富裕起來,就會出現“瞧不起對方”的現象,隨著兩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沖突增多,就漸行漸遠,最后分道揚鑣。
其實不管是酒肉朋友也好,名利朋友也罷,我們最好少與之交往,或者是不交往。我們真正需要的朋友是那些在關鍵時刻能給我們雪中送炭,和我們有共同語言、共同前進方向的人,即志同道合之人。
志同道合之人是興趣相投之人。朋友之間的相處,有了相同的興趣,才能有共同的事情可做,要不然就是你玩你的,我做我的,那這樣的相處還有什么意思。就像兩個人一起去餐館吃飯,一個人嗜辣如命,另一個人一點辣也不能吃,那這兩個人可能就會在菜單的選擇上鬧得不可開交。
所以,興趣相投是兩個人交往的開端。有了共同的興趣,人才有了相交的可能。
志同道合之人是價值觀相似之人,這是兩人長長久久相交的關鍵所在。價值觀、人生觀上的相似就是心理上的“門當戶對”。《文中子·禮樂》中有這樣一句交友原則:“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
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朋友事跡中,諸如管鮑之交,白居易與劉禹錫,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無忌,等等,他們都是以交心為標準的。正如譚詠麟在《朋友》中唱的:
繁星流動 和你同路
從不相識 開始心接近
默默以真摯待人
人生如夢 朋友如霧
難得知心 幾經風暴
為著我不退半步 正是你
……
是誰明白我
情同兩手一起開心一起悲傷
彼此分擔總不分我或你
你為了我 我為了你
共赴患難絕望里 緊握你手
價值觀相似的人最易交心。他們在心理上匹配程度較高,在人生目的的追求上一致,在看待事情的思想上也一樣。他們可以在你支持我,我幫助你的過程中攜手共進。
其實朋友之間的相處,有時類似于夫妻相處。也許一開始因為感情的基礎,能夠互相包容;但久而久之,你看不慣我的大大咧咧,我看不慣你的斤斤計較,矛盾就爆發了。但是相比較而言,朋友的決裂會比夫妻的決裂更容易,它沒有法律約束,沒有人情綁架,沒有后顧之憂。從這一點來說,要維護好一個真心朋友的確比維持夫妻關系更要小心謹慎。
所以,對待身邊的志同道合之人,我們一定要惜之護之,一定要敬之愛之。
幸福之計
生活中,我們如何能夠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第一,和我們生活成長背景差不多的人,才可能成為我們的知心朋友。一個平時和你風馬牛不相及的人,是絕對不可能理解你的。就像街頭混混不能理解寒窗苦讀的人的心情,富家子弟不會理解父母雙雙下崗的孩子的艱難。
第二,和我們看問題觀點差不多的人,才可能成為我們的知心朋友。那種說兩句話就產生分歧、要爭論的人,肯定相處不好。
第三,愿意傾聽我們說話的人,才可能成為我們的知心朋友。不要有自戀主義,開口閉口說的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沒有一點容忍別人的余地,這樣難以與其成為知心朋友。
第四,有情有義的人,才可能成為我們的知心朋友。這類人一般是心地善良,知道感恩的人。
注意事項
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要真誠地對待對方。對方有困難了要挺身而出,不要老是打自己的小算盤,怕吃虧,能幫忙盡量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