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問題的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規范發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規范化管理。2016年年底,22個部委聯合發文出臺《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2017年10月,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2018年,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因為這個風向標,全國的心理學工作者都把心理學的研究調整轉向了社會心理服務工作。這對于心理學這個學科和領域來說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有很多挑戰。

首先,急需本土化的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心理學起源于西方,目前我國心理學的發展主要是沿用西方的科學體系。中西方的文化、歷史和風土人情大相徑庭,若一味照搬外國的科學研究體系和服務模式,而不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那么,這樣的心理學并不是中國本土化的心理學,這樣的心理學也并不利于中國本土心理學的發展,不聚焦于解決當下社會建設的主要矛盾,不落地到解決具體的現實問題,不融入黎民百姓的生活和工作,心理學的服務價值便得不到凸顯。所以,要進行中國人的社會心理服務,就需要探索出本土化的社會心理服務模式。

其次,社會心理服務的技術問題。正是由于我們一貫沿用西方的科學體系,我們大多數的心理咨詢理論與技術都是從西方體系中照搬過來的,沒有進行消化和轉變就直接用于本土的研究和實踐中,沒有建立有中國人心理特點的特色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沒有把符合中國文化特色和規律的心理智慧開發出來。從西方照搬的技術,明顯有“水土不服”的副作用,所以,研發具有中國特色的本土社會心理服務技術迫在眉睫。

最后,社會心理服務的人才培養問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需要三類專家,一類是理論研究者,一類是應用研究者,還有一類就是具體的服務實踐者。理論研究者主要負責研究基礎性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做大方向的基礎建設和引領。應用研究者則是致力于理念、思想和技術的運用,這些運用更多地偏向于研究性質和項目形式。最后,服務實踐者是運用理念和技術對有需要的機構和個體進行服務,以解決他們的具體問題和矛盾。在現階段,中國的心理學發展道路上最需要的是哪一類人呢?最需要的是服務者。可目前的形勢是我們的社會服務人員嚴重不足,且專業社會工作教育與國情、社情缺乏整合性。舉一個例子,筆者經常會提到一個方向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校的工作到底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還是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與治療專家的身份?如果我們在這些問題上還存在模糊定義的話,其實是不利于社會心理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的。

我們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緊緊圍繞這些疑難病癥進行創新。我們主要圍繞的是三位一體的思路,即人才的培養、技術的創新以及模式的探索。如韋志中心理學網校2019年全面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培養專業人才,網校培養人才分三個層次,最高層次是專家級的“渡老師”,中間層次是網校學員,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養專業的人才,第三個層次就是心理志愿者,他們主要是在一葦渡心心理學科普教室學習。總體來說我們的工作重心已經全面轉向了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服務了。

從2019年6月初到7月底,筆者和團隊走訪了一些地方,我們不僅做了一些服務與實踐,同時也和當地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了一些溝通和交流。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現象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由此我就萌生要出一本《社會心理服務的基層實踐與調研》這樣一本書的念頭,是對當下的一些思考和觀察。所以這本書既是實踐的記錄總結,又是我們在實踐中的調研報告。

無論你是一個心理學工作者、社會組織成員,或者是社區書記、政府工作人員,當你翻閱這本書時,都能讓你很好地思考。如果大家因為我做的一些探索和實踐推動了自身的職業發展,或者推動了自身的進步和成長,那這本書的效果就達到了。當然歡迎大家給我來信表達你們的看法,也歡迎大家協調本地的政府邀請我去那邊調研,我也將繼續行走在全國各地進行基層社會調研,并帶領網校團隊開展各類社會心理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忻城县| 泸水县| 凭祥市| 尖扎县| 庆元县| 金平| 沾益县| 广东省| 延川县| 宝山区| 浦江县| 柘城县| 清水县| 鹰潭市| 莱西市| 尼玛县| 志丹县| 铁岭市| 清苑县| 盐边县| 永州市| 治县。| 方城县| 平顺县| 当雄县| 舒兰市| 张家口市| 桂林市| 汨罗市| 旬邑县| 垫江县| 海口市| 长宁县| 九寨沟县| 凉城县| 呼伦贝尔市| 普兰县| 蒲城县| 理塘县|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