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積極品質訓練

在積極心理學思潮的影響下,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向培育積極心理品質轉化。羅素在《走向幸福》中指出:“種種不幸的根源,部分在于社會制度,部分在于個人的心理素質。”一個人幸福與否,幸福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在主觀上是否具備獲得與感受幸福的能力。

積極心理品質是指個體在先天潛能和環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正向心理特質,這些心理特質影響或決定著個體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的積極取向,繼而為個體擁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基礎。塞利格曼總結出24種主要的積極心理品質,其中包括:好奇和興趣、愛學習、創造性、批判性思維、情感性智力、勇敢、勤奮、正直與誠懇、慈祥、慷慨、愛、忠誠、公正、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審慎、適度和謙虛、對優秀和美麗的敬畏與欣賞、感激、希望、樂觀、信念與信仰、寬恕與仁慈、風趣與幽默、熱情等,并把它們歸納為智慧、勇氣、人性、正義、節制和超越六大美德力量。

目前已有研究發現,積極心理品質在對抗心理壓力、心理疾病時有緩沖作用。積極心理品質有助于個體采取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更好地適應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情景。另外積極心理品質可以增加個體的心理資源,尋求良好的健康行為與社會支持。積極心理品質的種種優勢就已經表明積極心理學離不開積極品質的培養,個人的主觀幸福感離不開積極品質的訓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临猗县| 双鸭山市| 德江县| 寿宁县| 高清| 祁东县| 娄烦县| 格尔木市| 横峰县| 和田市| 扬州市| 新乡县| 南和县| 双鸭山市| 潞西市| 禄劝| 开原市| 金沙县| 普安县| 仙游县| 汨罗市| 黎平县| 洛南县| 永德县| 宁晋县| 手机| 共和县| 英吉沙县| 陵川县| 岐山县| 铜川市| 依安县| 崇礼县| 盐池县| 庐江县| 丰原市| 霸州市| 邻水| 潢川县|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