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青少年成長心理學
- 鞠然
- 1535字
- 2021-09-10 17:24:06
第五節 男孩與女孩:超越性別限制 獲得充分發展
兩性的區別可能最初起源于生物的發展進化。男性與女性在生物結構上有很多不同,不僅是我們可見的性別特征,還包括睪丸素水平,以及大腦的結構。
有研究發現,男性的大腦比女性的更大。而負責社會和情感功能的前額葉區域,則是女性的比男性的更大,這解釋了為什么在一場爭吵結束以后,女性還久久無法平復情緒,而男性早已經酣然入睡。
除了大腦中兩性存在的生物差異,家庭和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還會固化兩性的差異。
有一項研究表明,嬰兒在10個月大時,就已經明白男女有別。當兒童在學齡前將他們所獲得的信息內化之后,5~7歲的兒童會對男孩和女孩的刻板印象有非常嚴苛的標準。
同伴之間的社會活動,也會更加強化這一特征。
有研究發現,在6歲時,男孩喜歡集體活動,而女孩更喜歡一對一的交往。男孩喜愛的活動主要是打架爭斗,而女孩更喜歡交談。
女孩也通常在學習上比男孩更加刻苦,因為在她們的人格部分,努力程度是自尊的重要來源,而男孩更看重結果。有一項實驗,研究人員分別用不同的指導語指導男孩和女孩做測驗,當告知男孩和女孩指導語“做練習不重要”時,兩組測驗者的練習結果沒有太大差別,當更換指導語“練習很重要”,女孩的練習結果成績顯著高于男孩。
在成長的過程中,男孩和女孩還有一些差異,研究人員有很多發現,包含了語言、視覺空間能力、數學、攻擊性、恐懼害羞和冒險、情感表達等。
女孩在多種測試中都表現出了語言優勢,女孩的語言發展比男孩早,在整個童年、青少年時期,女孩在閱讀理解、語言流暢性上得分都更高。
男孩在視覺和空間能力的測驗上,從4歲就開始體現出優勢來,并貫穿一生。
男孩在數學上的優勢,相對于女孩是微小的,事實上,在計算技能方面,女孩的測驗成績還會高于男孩,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女孩注重練習,而努力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但男孩對于數學的自我效能感會高于女孩,他們比女孩更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解決數學問題。到了高中階段,男孩在解決數學問題上更具有優勢,會有更多的男孩在這個時期展現出優秀的才能。
在其他方面,2歲起,男孩比女孩就開始展現出更多的攻擊性,青春期的男孩卷入反社會行為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是女孩的10倍。女孩在陌生情景中,更容易害羞、謹慎、冒險行為較男孩更少。在情緒表達方面,孩童時期男孩更容易展現憤怒的情緒,而女孩的情緒更加豐富多樣化。
但這些差異,只在群體測算上有意義,當我們比較男女兩個個體時,這樣的差異不具有普遍性的。當我們比較個體時,個體的差異遠遠要超越文化、性別、年齡等。很多發展心理學家也認為,男女之間的共性,是遠遠大于異性的。
發展心理學家們發現,在文化、家庭教育、社會影響下,人們對于性別的刻板印象,可能在以一種“自證預言”的方式,去強化或實現男女之間的差異。
很多父母對兒子和女兒都采取了不同的養育方式。譬如,在數學才能這個方面,受到自身對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他們會期望兒子比女兒的數學更好,還會將兒子數學好歸因于天賦,女兒數學好歸因于努力,這些信息的傳遞自身就會對孩子產生心理影響,逐漸接收到這種觀念的兒子可能會更加自信,而女兒可能會對數學喪失信心與熱情。也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女兒就可能不去選擇數學或科技領域的專業,因此失去這個行業的發展機會。這便是心理學家們所說的,性格刻板印象引發的“自證預言”。
在這種情形下,心理學家們建議,盡量以更加開放不設限的思維去看待男孩與女孩的差異性,這種差異很多時候是由家長、學校、社會和文化上不同的期待所導致的。真實情況是,男女在語言、數學、空間上的差異只在比較群體時有效,且這個區別非常微小。不要以性格刻板印象限制兒童自我實現,要盡量鼓勵孩子消除思維上的局限,在認知上干預有助于男孩或女孩更廣泛地追求不同領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