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內涵及其辯證關系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同時,把“使黨始終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的一個重要內容。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既是我們黨的主要執政經驗之一,也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執政方式。

(一)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內涵

科學執政,是指執政要尊重和符合客觀規律,以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式來配置和運用國家權力,治國理政。民主執政,就是指執政黨在執政過程中,要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使人民的主人地位得以切實保障,使人民的民主權利得以充分實現,全面實現人民民主,嚴格依照民主制度和程序來運用權力、管理國家和社會。依法執政,就是指在執政的過程中,要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依法確保人民民主,崇尚法治精神、堅持法治原則、遵守法律規范,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來治理國家和管理社會。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是簡單的概念羅列,而是全新的執政理念。堅持科學執政,深刻認識和把握好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可以少走彎路,做好工作,更好地完成黨的執政使命。堅持民主執政,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可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黨的執政基礎。堅持依法執政,加強制度建設、法制建設,完善黨的執政方略,實現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法制化、規范化,可以不斷地提高治國理政的水平。

(二)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辯證關系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黨執政方式的三個基本要素,三者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共同促進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密不可分、相互聯系的整體,既完整地提出了我們黨執政的目標和原則,又明確規定了我們黨執政的方式和途徑。科學執政是基本前提,民主執政是本質所在,依法執政是基本途徑,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們黨執政方式的基本理論框架。

科學執政是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的前提條件。科學執政就是要求充分運用科學知識于執政過程中,離開了科學知識的指導,我們就無從把握“三大規律”,就會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失去前提。只有堅持科學執政,努力把握“三大規律”,充分保證執政的科學性,才能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在正確的前提下得到實施。實踐證明,民主只有依賴科學的方式、方法、體制、機制才能真正實現。我們在強調民主執政的同時必須強調科學執政。同樣,依法執政也要以科學執政為前提。因為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法律才是良法,才能為人民群眾自覺認同和遵守。缺乏科學性作保障的執政,即使有法律作保證,也同樣會犯錯誤。所以,依法執政必須符合科學性要求。這是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的本質所在。

民主執政是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的本質所在。無論是科學執政,還是依法執政,最終的目的都是民主執政,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科學執政必須通過民主執政來激發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依法執政必須充分發揮黨內外的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以使人民的意志沿著民主的軌道上升為法律。要做到科學執政、依法執政,必須堅持民主執政。民主執政可以說是科學執政的社會基礎和理想目標。從普遍的決策意義上講,完全可以說,沒有民主執政,就沒有科學執政。同樣,堅持依法執政也必須堅持民主執政。民主執政在根本上決定著依法執政,因為只有堅持民主執政,有關的法律法規才可能制定得科學,才可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積極遵守。民主執政所提供的是依法執政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它也是依法執政的本質要求與反映。

依法執政是科學執政與民主執政的基本途徑。法律法規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在社會主義國家里,統治階級的意志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依法執政,才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才能使權力真正成為不侵害廣大人民群眾合法利益的合乎廣大人民群眾意志的權力,才能真正做到民主執政;只有堅持依法執政,才能使科學執政沿著正確的途徑發揮作用。在執政活動中,必須依法推行科學執政,使違反科學的執政行為受到應有的法律限制,才能保證科學執政的全面實現。我們國家已經進入法治時代,黨和國家的一切活動都要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理所當然,科學執政和民主執政必須以依法執政為基本途徑。離開了依法執政,非科學的執政要素會增大執政成本,降低執政效率,甚至會阻礙執政,使執政喪失了應有的能力,自然更談不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依法執政以民主執政作為自己質的規定性。依法執政是科學執政和民主執政的基本方式。依法執政的目的在于確保執政的合法性。要使民主執政成為堅定不移的政治原則,要使民主執政獲得有效的程序保證和實質保證,依法執政就成為民主執政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科學執政也必須依賴依法執政。因為科學執政的目標需要法律予以確立,科學執政的程序需要法律加以設定,科學執政的成果需要法律予以保障。

(三)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基本要求

堅持科學執政,就是要徹底摒棄盲從和迷信,求真務實,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教條,不迷信經驗,一切從實際出發,在深入調查研究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代最新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以保證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的科學性。科學執政的目的在于確保執政的正確性。堅持科學執政,首先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把執政活動建立在更加自覺地運用規律的基礎上。堅持科學執政,必須用科學的思想、理論來指導執政實踐。科學的思想、理論決定執政黨執政目標體系的科學性。堅持科學執政,必須有科學的制度和方法作保證。科學的執政制度,最主要的就是要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黨對人大、政府、政協和司法機關、人民團體的領導,不斷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要規范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關系,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經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并對他們進行監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職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加強對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領導,支持他們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更好地成為黨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要建立健全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防止權力異化和滋生腐敗,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為民謀利是執政的唯一出發點和歸宿,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就是執政的能力。只有充分發展黨內外民主于執政的全過程中,堅持民主執政,才能使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有的放矢,才能保證執政過程永遠不偏離為民的目標和方向,才能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執政結果。民主執政的目的在于確保執政的民主性。正確理解民主執政,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的是,民主不能離開國情,不能離開社會的發展階段。堅持民主執政,就必須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要擴大基層民主,完善基層政權、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堅持和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制度,保證基層群眾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堅持民主執政,就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黨的十八大提出“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執政,必然要求在黨的領導下,推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要求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堅持黨領導立法,就要根據人民群眾意愿提出立法建議,立人民需要的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而堅持黨的領導則是立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改廢并舉。”2013年2月23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同時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使法律準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堅持黨保證執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保證執法是實現黨的領導的基本要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對于擔負法律實施法定職責的有關國家機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求要嚴格執法。堅持黨保證執法,最核心的就是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執政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現。堅持黨保證執法,最關鍵的就是要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堅持黨支持司法,保證社會公平正義。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堅持黨支持司法,要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確保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堅持黨帶頭守法,引導全社會樹立法治信仰。遵守法律是每一位中國公民最重要的法定義務。在全社會營造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全社會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讓憲法家喻戶曉。堅持黨帶頭守法,要強化黨員干部的法治意識,要以嚴格的黨規黨紀管黨治黨。


[1]. 張恒山、李林等:《法治與黨的執政方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頁。

[2]. 何士青:“論依法執政與政治文明”,載《中國法學》2003年第6期。

[3]. 韓大元:“依憲執政:依法執政的前提和基礎”,載《人民論壇》2005年第7期。

[4]. 韓大元:“依憲執政:依法執政的前提和基礎”,載《人民論壇》2005年第7期。

[5]. 《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2、543頁。

[6]. 董必武:《論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頁。

[7]. 《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23頁。

[8]. 《彭真文選》,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1頁。

[9]. 楊德山:《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學說——一個學說史視角的梳理和分析》,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218頁。

[10]. 《劉少奇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頁。

[11]. 董必武:《論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80頁。

[12]. 董必武:《論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1~152頁。

[13]. 《劉少奇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頁。

[14]. 《彭真文選》,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6~267頁。

[15]. 《劉少奇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頁。

[16]. 董必武:《論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6頁。

[17]. 《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頁。

[18].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頁。

[19]. 《鄧小平思想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頁。

[20]. 《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1頁。

[21]. 《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頁。

[22]. 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課題組:《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研究》,黨建讀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8頁。

[23]. 連志慧、武雪周:“論依法執政”,載《經濟與社會發展》2005年第3期。

[24]. 張恒山:“堅持黨領導下的依法執政”,載《遼寧日報》2014年11月4日,第5版。

[25]. 習近平:“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載《人民日報》2012年12月5日,第2版。

[26]. 何士青:“論依法執政與政治文明”,載《中國法學》2003年第6期。

[27].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清涧县| 大同市| 噶尔县| 彰化市| 桑植县| 科尔| 凤翔县| 宜宾市| 长春市| 渝北区| 白银市| 佳木斯市| 衡水市| 陵川县| 鸡西市| 郑州市| 颍上县| 湘乡市| 柘城县| 桐柏县| 房产| 长治县| 左云县| 施甸县| 云霄县| 望都县| 永川市| 博乐市| 石狮市| 巩留县| 平遥县| 长泰县| 镶黄旗| 铁力市| 夹江县| 克拉玛依市| 新泰市| 纳雍县| 枣庄市|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