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HRD手把手教你做人力資源管理
- 閆軼卿
- 1487字
- 2021-04-30 18:43:11
5.7 導入法規解讀
與新員工導入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企業必須要制定規章制度”、“企業必須要對員工進行培訓”、“培訓后可以對服務期進行約定”以及“在試用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企業必須要制定規章制度,并告知員工。
《勞動合同法》相關條款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應用解析
讓員工學習的《員工手冊》實際就是簡版的制度,在《員工手冊》中濃縮了企業要求員工必須要知悉的主要規章制度。
2.企業必須要對員工進行培訓。
《勞動法》相關條款
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 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 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六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
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
應用解析
企業有對勞動者進行培訓的義務,這既保證了勞動者權益,也保證了企業的利益,員工具有相應的勞動技能后能夠提高勞動效率,同時也能減少職業傷害。
3.培訓后可以對服務期進行約定。
《勞動合同法》相關條款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應用解析
如果企業需要經濟投入保證員工培訓的開展,可以對員工的服務期限進行約定,同時,也可以約定員工工作時間如不滿服務期需要支付違約金。
4.在試用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相關條款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應用解析
要在試用期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企業最關鍵的是要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所以,員工在試用期內的考核就顯得非常重要,只有具備完善的試用期內考核體系,對員工有及時、客觀的考核,才能在不符合錄用條件上有客觀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