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你是個“刀子嘴 豆腐心”的人么

在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在他面前,似乎你做什么都要被他挑剔指責一番。他也許并不是個“惡人”,有時候他明明本意并非如此,話一出口卻統統變成了指責。

在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的理論中,這種溝通模式被稱為指責型生存姿態。

簡單來說,指責型生存姿態是個體為了生存而發展起來的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曾感到過威脅,比如不再被愛,然后會以不同的應對方式,比如討好、指責來使自己免受傷害。長此以往,這種應對方式就漸漸固化為生存姿態。

指責型生存姿態在日常溝通中的表現是,個體為了保護自我價值免受真實或假定存在的威脅的傷害而做出的以責備、挑剔、否定、評判他人為主的言語反應。

指責型生存姿態在溝通中往往有以下幾種表現:

首先,持指責型姿態的人通常具備強有力的身體表現,他們在發表指責的言論時,往往會配合夸張的肢體動作以增強說服力,但僵硬而緊張的肌肉又會隱隱透露出與他們強大外表不一致的內心。同時,持指責型姿態的人經常會有攻擊性的言語表現,比如,責備他人:“全都是你的錯。”挑剔否定他人的行為:“你怎么這樣?”“你從來沒做對過一件事。”負面評判他人:“別找理由了,你就是笨。”同時,命令他人、意圖控制他人、習慣性反對他人的提議也是指責型姿態的人常做的事。

通常,那些經常指責他人的人,似乎擁有威嚴而不可侵犯的形象,他們強大、高高在上、從不軟弱。但他們外在的言語可能與內心的體驗不一致。比如,在指責者責備對方“這全是你的錯”時,其內心的體驗可能是“我好害怕犯錯誤,犯錯誤的我不再優秀了”;在攻擊或命令對方時,心里想的可能是:“我必須表現得強大,我不能表現出脆弱的一面,不然他們就不會尊重我。”

形成這種指責型生存姿態有很多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首先,低自我價值感的人不敢直面自己脆弱的一面,更不愿將它展現給旁人看,因為他們覺得暴露便意味著要承擔被傷害、被遺棄的風險。所以,他們通過對他人的指責和命令來獲得虛幻的控制感,營造出一種高大獨立的形象,或者有意與他人保持隔絕,來獲得“認可”和“尊重”。

其次,這種指責型溝通姿態也受到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了很多僵化而不合理的規則,比如“我不能犯錯”或者“我必須要在人前保持強大的樣子”。

當錯誤發生而指責者們又不允許自己犯錯時,他們可能想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錯誤歸結于別人,以保護自己的這些信念不被動搖。

這種不良的溝通姿態讓被指責的人倍感痛苦。而指責者所感受到的滿足也往往只是暫時的。焦慮和痛苦依然存在,堅硬的外殼總會有瓦解的片刻。就像很多影視劇里所塑造的“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物那樣,他們在指責完他人之后,在只有自己一人的角落里,面對無所遁形的脆弱無助還是會崩潰落淚。

那么,如何才能改變指責型的溝通姿態呢?

第一,自我覺察。

認識并理解自己是做出改變的第一步。當習慣性地說出指責或傷害別人的話時,可以有意識地去探索自己的言語姿態和身體姿態的不一致,以此來察覺內心真實的情緒是怎樣的、自己渴望得到什么。

比如,在意圖言辭激烈地指責的時候,去感受自己僵直的脊背和緊張的肌肉,去察覺自己內心的緊張和不安,以及那個也許很脆弱的自己。

第二,做出誠實的反應。

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誠實地面對事實。比如,在想要用指責推卸責任的時候,坦誠承認自己確實也有一部分責任。

在溝通中,向對方展示自己真實的感受,這可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風險,但也只有如此,才能贏得真正意義上的尊重。第三,改變頭腦中不合理的信念。

發現自己一些不合理的規則或信念之后,可以試圖轉化它們,改變其中極端的詞匯。比如,把“我必須永遠保持強大”改為“我可以保持強大”,進一步改變為“我可以有時強大”

(這就意味著可以有時弱小)。

表現出接納真實的自己,而非表現出僵化的規則或信念。真實的自己也許有脆弱的一面,但要知道,即使是脆弱的且不那么高大威嚴的你,也一樣值得被愛、被尊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泰安市| 石嘴山市| 太康县| 霞浦县| 牡丹江市| 化德县| 涟水县| 曲沃县| 宣武区| 古蔺县| 威海市| 延川县| 兴宁市| 长岛县| 连山| 丰城市| 赫章县| 成武县| 仙游县| 铜川市| 镇江市| 教育| 金乡县| 昭苏县| 兖州市| 丹棱县| 赤峰市| 博乐市| 五大连池市| 栾城县| 拜泉县| 河源市| 益阳市| 泾川县| 客服| 务川| 涿鹿县| 保德县| 敦化市|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