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票號走向衰落

票號也稱票莊、匯兌莊,其經營者多為山西人,其營業性質為合資營業,負有無限責任。票號資本大者50萬兩,小者20萬兩不等。票號經營以匯兌為主業,兼營存款、放款。其息較錢莊為輕,大率存款月息三四厘,放款七八厘至一分一二厘不等。其同業之組織為票幫公會。[5]在辛亥革命前相當長的時間里,票號是漢口金融業的主角。

然而,到了民初,武漢票號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其一,受清末票號巨虧的影響。1908年冬,漢口銀根奇緊,錢價低落,很快出現金融危機,“三怡”錢莊、怡生隆錢莊、道生恒錢莊倒閉,還牽連眾多小錢莊和行號。這些倒閉的錢莊所欠票號債款多達百萬兩以上,它們倒閉之后,票號本金亦難以收回,使本來已受當時金融危機影響的票號再次蒙受重挫,迅速陷于困境。民國建立前夕,武漢票號數量銳減,原先票號眾多的漢口也只剩下18家了。[6]民初票號就是在這種不景氣的基礎上展開經營的。

其二,受累于辛亥兵燹。尚未從1908年金融危機中緩過來的武漢票號,于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之后又遭受重創:

辛亥之役,全國各大城市,同時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軍事破壞,工商業損失嚴重,各票號放出之款,陷入不能如期收回的苦境。久之,多半以減折了結。但又不能借口對付原存款人,悉索敝賦,其力已殫。比如,武漢地方民初設處清理辛亥兵燹債權債務事項,各錢莊是票號的主要債務人,也因轉放各工商行業的款項,多數不能按照原額收回,不得不將損失轉嫁于債權者。所以錢莊對于外國銀行的借款提前以現金償付,公款和私人存款也分別以現金或實物作價償清,惟對票號的借款不然,普通是按原額的65%減折償還,最多不過70%。[7]

也就是說,辛亥兵燹之后,武漢票號不僅不能收取借款利息,就是借款本金也只能按六五折最多不過七折收回,還歷時數年。因為武漢金融界的欠款很多系三角債、連環債,各業債款直到1917年才大致厘清。經歷此番折騰,武漢票號虧損嚴重,不僅資本大為縮水,行業元氣大傷,其在武漢金融市場的信用度與影響力亦隨之嚴重受損,在金融界的地位遂漸為錢業和銀行所取代。

其三,“官后臺”倒塌。清末武漢票號的興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與政府的業務往來?!捌鼻f在勃興之日,剛是政府財政拮據之際,在政府方面,即不得不求票莊之助;在票莊方面,也遂取得官場存款,以為運用之資。官款存儲于票莊,于是收發紙幣之責也由票莊任之,票莊之勢力愈大?!?a id="w008">[8]可見,通過與政府的業務往來,武漢票號(主要是大票號)可供運營的資本大為擴充,業務范圍也得到拓展,行業基礎得以更加鞏固。辛亥革命之后,票號原先依靠的“官后臺”,經歷人事鼎革之后,已經難以依靠。而票號自身業務幾乎難保,也難以獲得民國武漢地方政府方面的金融業務。

其四,經營默守陳規,無法適應城市經貿發展的需要。清末武漢票號經營就已受到新興銀行業的沖擊。票號資本相對于錢業是比較充裕的,但與銀行資本相比又普遍不及。銀行具有票號所不及的優勢,如方便埠際的匯兌,經營業務不限于國內,方便開展國際匯兌,開拓新式的金融業務,諸如轉運堆棧、保險、信托等,一些實力雄厚的銀行還有發行貨幣權。因此,銀行業在民初武漢金融界的影響越來越大。清末就有票號業內人士倡議業界經營革新——向銀行業轉化,但有識之士籌辦銀行的建議并未得到業界領袖的及時響應,最終倡議停留于擬定銀行章程之類的紙面文章上。加之隨后在辛亥兵燹中遭受重創,資金匱乏,票號衰頹之勢遂難以挽回。到1926年,漢口票號只剩下區區7家:三晉源、三怡慶、大德通、大德恒、大德慶、公興裕、蔚泰厚。[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安宁市| 宁阳县| 双鸭山市| 扶风县| 新昌县| 齐河县| 尖扎县| 定兴县| 辽宁省| 韶关市| 察雅县| 高邑县| 丹东市| 富阳市| 厦门市| 五河县| 林西县| 营口市| 台东市| 论坛| 沾益县| 临沭县| 晋城| 仲巴县| 吉安县| 固安县| 泸溪县| 正镶白旗| 白沙| 沾化县| 江阴市| 米易县| 新绛县| 策勒县| 双鸭山市| 赤水市| 甘南县| 贡嘎县| 隆化县|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