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工會理論教學和科研應當面向實際[1]

李德齊

本文命題并不是什么新的觀點,之所以當作問題提出來,是覺得它在工會理論教學和科研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即工會理論教學和科研往往超前或滯后于工會的實際工作,尚缺少有機的結合點,究其原因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事實上,工會理論教學和科研工作并非是同步進行的。一般說來,教學應當以科研為基礎,其質量和效果主要也取決于科研的水平。因此,要解決好教學同實際的結合問題,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好工會理論研究同工會實際工作二者間的結合。本文就此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第一,把工會理論從抽象空洞的“玄理”中解脫出來,使其回到現實當中。在這里,關鍵是對工會理論的理解和所持的研究方法是否正確。工會理論要真正成為一門學科,其理想的理論模式,應以一種較為完備的體系結構所能概括出的若干規律和所包容的一系列規范的概念或范疇展現出來。但能否達到這一步,并不完全取決于人們的主觀意愿。理論的成熟,首先取決于實踐本身的發展,而理論的實際價值則取決于實踐本身的要求。否則,理論就毫無意義。在我們從事工會理論研究的過程中,應當避免這種偏向,即認為理論體系越龐大,名目越多,分支越細,概括的規律越抽象,才叫作理論,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研究工會理論應當面對中國工會的實際,真正遵循把馬克思主義有關工運的基本理論同中國工運的具體實踐緊密結合的原則。特別是當我們重點研究我國社會主義工會理論問題時,就會發現,我國工會在社會主義和平建設時期的歷史實踐是短暫的,其正常發展時期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因此,工會活動的許多規律需要有一個在實踐中逐步展露的過程,這就要求理論研究的著眼點必須放在那些直接關系工會建設的現實問題上,并給以有說服力的回答,這樣的工會理論才會有生命力。所以,與其說去編著許多所謂的“學”,不如腳踏實地研究些現實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工會工作在實踐中遇到許多新的課題,亟待從理論上加以回答,尤其是當前工會在改革和自身建設中面臨的大量問題,亟須從理論的高度加以探討。如果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或缺乏足夠的重視,就會導致理論研究乃至課堂教學同實踐的脫節。當然,對工會現實問題的研究,還應避免操之過急或急功近利的偏向,也就是說對工會理論問題的研究,應當牢牢地立足于對現實生活的冷靜觀察和扎實的調查研究基礎之上。此外,工會理論研究應當加強對應用理論(工會微觀的社會實踐活動)的研究,這是當前工會理論研究的一個薄弱環節。工會的應用理論和基礎理論二者是一體的,工會基礎理論所闡述的許多觀點和為此展開的理論分析,最終需要憑借工會應用理論再現于現實之中,因為工會應用理論直接來自對工會實踐活動經驗的概括,它為工會基礎理論提供探討的思路和研究依據。如果對工會微觀社會實踐活動的特征及其運行規律的研究注意不夠,那么工會的宏觀理論研究就會空洞乏力,盡管某些理論自我感覺尚能自圓其說,但也僅僅是“理論”而已。可見,對工會應用理論的研究絕對不應忽視,其研究領域越具體、越充分、越實際,就越有助于對工會基礎理論問題的說明。

第二,工會干部院校培訓的對象不應當是學者,而應當是好的工會工作者。工會作為職工群眾自愿結合的組織,開展群眾性的活動是工會工作的基本特點。目前工會現實活動的主要范圍無非包括民主管理、群眾生產、宣傳教育、生活福利,以及“吹拉彈唱和打球照像”等類型的社會活動。開展這類活動一般只要求工會工作者能夠具備熱心于為群眾服務的思想境界、勇于奉獻的優良品質和一定的工會基本理論和業務知識,而那些過于深奧的理論探討和漫無邊際的史學紛爭對于工會實際工作的啟發并不太大。對于絕大多數的工會工作者來說,目前工會干部教育或培訓工作仍處于啟蒙階段。許多工會工作者從百忙當中抽出時間去各級工會干部院校進修,他們更多的是寄希望于教員能夠傳授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法,以便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能否滿足這種要求是工會院校和每一個教師的責任。如果視這種要求為一種不懂理論的表現,這恰恰說明了教育者本身對工會實際工作的無知。當然,僅僅迎合這種要求還是不夠的,還應當通過有針對性的施教環節著重提高工會工作者分析與認識問題的能力和難免超脫具體事務通觀全局的意識。這就要求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革,加大經驗介紹、課堂討論、模擬訓練、師生交流和時事政策教育的分量。這種教學方式正是成人院校區別于普通院校的重要特征。成人不同于中小學生,他們一般都具有較強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自學能力,又具有一定的閱歷,因而教育者本身應充分熟悉受教育對象,了解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對教學的要求,因人施教。在工會理論教學中,切不可采用從書本到書本滿堂灌的方式,也不應把學員單純作為聆聽教員學術演說的對象,這種教學方式無助于工會工作者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在工會理論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應樹立勇于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和開創進取的精神。工會理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不是政策的制定進程,也不是對工會工作做一般的布置或計劃安排,而是始終圍繞對理論問題的探討和學術爭鳴。尤其是工會現實活動的多變性,使得大量的新舊問題需要在理論上做長期深入的研究。因此,倡導“學術民主”對推動工會理論教學和科研工作尤為重要。作為從事工會理論的教學和科研人員應有“不唯上、不唯書,而唯實事求是”的精神品質,應勇于堅持真理和追求真理,并應具有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和態度。在開展工會理論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應提供建立在民主和平等協商基礎之上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避免輿論一律的行政命令或干預,反對抓辮子、打棍子和穿小鞋。

第四,從事工會理論教學和科研的機構與人員,應同地方總工會各業務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彼此溝通信息。教學人員應有適當機會參加地方總工會有關會議,了解有關重要決策。建立上述聯系,對工會理論教學和科研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教學科研人員開闊眼界,把握現行政策,并以此作為教學科研的參考依據。同時,對于地方總工會業務及決策部門來說,打破部門界限,多從理論的高度來思考問題,可擺脫囿于就事論事的框框。但能否建立上述聯系,關鍵取決于地方總工會的合作態度,取決于工會高層次決策者對理論建設的遠見卓識。為此,各級工會的領導機關應當把工會的理論建設和干部教育工作擺在十分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把它當作制定決策和推動工運事業發展的重要渠道,并相應在管理、人事、經費、學術科研等方面給予應有的自主權限。這樣,工會的教育事業才有可能獲得長足發展,工會理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才有可能和實踐靠得更近些。


[1]本文發表于《中國工運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李德齊,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原院長,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昔阳县| 济南市| 永安市| 长沙市| 大同县| 河津市| 砚山县| 临城县| 乌拉特中旗| 龙山县| 昭平县| 颍上县| 岳阳县| 淮安市| 通榆县| 西宁市| 洪湖市| 仙游县| 行唐县| 平舆县| 巴林左旗| 红河县| 佛教| 吴川市| 若羌县| 县级市| 子洲县| 安福县| 万宁市| 马边| 雷州市| 柯坪县| 延边| 兴化市| 兴义市| 论坛| 安溪县| 壤塘县| 太谷县|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