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城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狀況分析
- 趙一紅等
- 2308字
- 2021-04-23 12:56:18
一 研究背景與調查概況
(一)研究背景
1.社會背景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醫療技術的進步及家庭結構與功能的變遷,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老年人口的數量快速增加,撫養比持續增長,出現了“未富先老”的嚴峻形勢。截至2013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23億,占總人口的9.1%,占世界老年人口總數的20%,相當于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澳大利亞這六個國家老年人口的總和。預計到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67億,占總人口的11.8%;到2030年將達到3.1億,占總人口的20.42%;到2050年將達到4.37億,占總人口的31.2%。與此相伴隨,我國勞動力人口的增長率逐年下滑,2012年首次出現負增長,迎來了經濟學家所說的“劉易斯拐點”,“人口紅利”的時代行將結束。“人口紅利”的下降,預示著包括老人在內的社會撫養比的不斷提高。根據聯合國及國家老齡委公布的數據,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2000年為10%,2010年為13%,十年間提高了3個百分點;而到2013年,我國老年人口的撫養比達到了21.6%,僅三年時間增長了近9個百分點。預計到2030年,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將達到24%,與歐洲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老年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與撫養比的不斷提高,意味著養老問題日漸凸顯。一方面養老服務的需求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可以撫養老年人的勞動力人口卻在不斷減少,因而政府、社會與家庭在養老問題上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家庭小型化的趨勢和代際關系的疏遠導致我國傳統家庭養老的功能不斷衰退,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將不得不依賴社會化的途徑進行養老,我國過去養老體制及養老模式所面臨的矛盾將變得更加突出。因此,探索構建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模式與服務體系,顯得尤為緊迫。
2.政策演變
自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保障養老服務的政策法規。2000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民政部等11個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快實現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對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服務方式多樣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四化”要求;2005年,民政部出臺了《關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社會福利機構的意見》,鼓勵和扶持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投資興辦養老機構;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全國老齡辦和民政部等部門制定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要求按照政策引導、政府扶持、社會興辦、市場推動的原則,逐步建立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2008年,全國老齡辦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指出了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的四項原則與八項措施;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詳細闡述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基本內涵、功能定位、具體建設任務和保障措施,并明確提出要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2013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政策措施與組織領導,并確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目標。當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主體,包括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有關政策在內的養老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已經形成并逐步完善,為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調查概況
1.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主要采取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召開社區相關人員座談會。主要召集為社區居民提供養老服務的居民委員會、衛生服務站、公益組織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和服務人員進行焦點小組訪談,重點了解城市社區構建綜合養老服務體系的基本狀況,具體包括服務條件與設施、服務內容與質量、服務供給影響因素、服務效率及影響因素等內容;二是發放調查問卷。在每個社區召集20名60歲及以上的老人集中填寫調查問卷,主要了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情況,包括養老項目支出情況、醫療康復需求情況、社區服務需求情況等內容。此外,還向社區負責人以及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人發放了調查問卷,主要涉及社區基本信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與接受情況以及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的規模設施、服務項目、運營情況等信息。此次赴深圳的調查,課題組相繼走訪了深圳市羅湖區南湖街道的漁邨社區、福田區福保街道的益田社區和園嶺街道的園東社區,參觀了漁邨社區服務中心、漁邨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益田社區服務中心、益田社區頤康之家、園東社區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及服務設施,并與社區養老工作人員、社區服務中心及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人、一線養老服務人員等進行了座談。同時,對三個社區60多名60歲及以上的老人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實地調查,課題組獲取了豐富的數據資料,掌握了很多第一手信息,為下一步進行數據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問卷回收
此次深圳調查,課題組以集中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對三個社區的65名老年人進行了調查訪問,其中有60位老人填寫的問卷是有效問卷,占被調查人數的92.3%。此外,課題組向社區負責人及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人發放調查問卷5份,回收問卷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其中,老人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為:①性別比例。男性15人,占25%;女性45人,占75%。②年齡構成。60—69歲的34人,占56.7%;70—79歲的18人,占30.0%;80歲及以上的8人,占13.3%。③受教育程度。小學學歷8人,占13.3%;初中學歷15人,占25.0%;高中/中專學歷21人,占35.0%;大專及以上學歷16人,占26.7%。④婚姻狀況。初婚有配偶38人,占63.3%;再婚有配偶3人,占5.0%;喪偶15人,占25.0%;離婚4人,占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