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從社交網絡圖譜管窺唐詩發展脈絡

縱觀唐代整體的詩歌交往情況,處于社交核心位置的詩人包括張說、王維、杜甫、錢起、劉長卿、韋應物、嚴維、皎然、韓愈、張籍、白居易、劉禹錫、元稹、賈島、姚合、貫休等。其人員構成及交往規模正揭示出唐代詩人身份與詩歌創作的發展線索。

(一)話語權的轉變與文學流派的形成

從核心社交人物的身份來看,唐詩從宮廷的絕對主導逐漸過渡為士大夫絕對主導,再過渡為下層文人乃至詩僧主導。其間雖有反復,比如武元衡、王起也分別形成了小中心,但交往規模已然遠遠不如張說。王維、杜甫、韓愈、白居易這批士大夫階層詩人逐漸成為交往群體的主流,并最終過渡到詩僧皎然、貫休等和下層文人賈島等。換言之,文學話語權呈現社會階層由上至下的轉變。

伴隨著話語權的轉移,詩人的創作個性得到了更多彰顯,風格各異的詩歌流派才有了誕生的土壤。體現在內容上,是詩歌的日常化描寫增多(如元白集團)、詩歌的個性抒情色彩增強(如韓門弟子)、詩歌的內容得到豐富,開始形成山水、邊塞、感懷、日常生活等諸多題材。體現在交游活動上,則是多中心、多群體的出現以及群體之間平等對話關系的形成。這一現象在盛唐還只是初露端倪,至中唐開始較為顯著,并逐漸孕育出多個具有集團與流派性質的文學交往群體,如“大歷十才子”“元白”“韓孟”“姚賈”等。

(二)詩歌內容及功能的轉變

話語權的轉移直接導致了詩歌內容和功能上的變化。不難發現,唐代交游詩主題從以皇帝、高官為核心的政治應酬轉向以中下層文人為核心的知己贈答,形成“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具有相近文學宗尚的應和。交游的功利性變淡,詩人創作更加重視情感和志趣相投,最容易被注意到的結果便是大量感情真摯的友情詩涌現,尤其是送別詩的創作,更成為唐詩為后人所銘記的最經典主題之一。那些或送別,或懷念,或感遇的詩句,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早已成為歷代流傳不朽、膾炙人口的作品,更成為反映文人之間友誼的典范。

此外,僧道與隱士群體的出現,也為唐詩的意境和題材注入了新的血液。唐代詩人習佛崇道,喜好與僧人、道士交流,一方面,因為宗教思想可以提供一種內在的精神寄托,特別是中唐以后,慘淡的現實環境更是促使詩人們運用佛教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擺脫現世的煩惱,獲得精神的解脫(孟二冬,2006)。比如皎然《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酬秦山人系題贈》等與于頔、秦系等的交往中,刻意展現了佛性與詩心的會通,二人亦分別答詩回贈皎然,可見僧人對文人的主觀引導與文人的接受。另一方面,當時僧道普遍具有較高的文學與藝術修養,與詩人在書法、茶道、音樂、詩歌創作上有共通的愛好與追求。在與僧道的密切交往中,唐代詩人將山水景致與禪宗理趣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相融合,使唐代山水詩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錢起寫“數峰拔昆侖,秀色與空澈”(《東城初陷與薛員外王補闕瞑投南山佛寺》),劉長卿寫“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送靈澈上人》),都把山水景致融入禪心佛性之間,詩風理趣盎然。

(三)詩歌風格及語言的轉變

除了內容和功能上的變化外,交往活動體現的變化還表現在詩歌風格與語言方面,比如白居易。從白居易的交往圖譜來看,最為明顯的是與元稹、劉禹錫的密切酬贈,同聲相應的朋友關系構成了白居易詩歌交往的主軸。而“詩風淺切”是文學史對元白詩派的一般描述,白居易、元稹等人開啟了一股語言曉暢、直白易懂的詩歌風格,這種風格的出現與詩歌高度的日常化有關。白居易不斷地書寫對日常生活的感受,并通過詩歌與友人分享,比如《小庭寒夜寄夢得》《池畔閑坐兼呈侍中》《開成二年夏聞新蟬寄夢得》《嘗黃醅新酎憶微之》等,舉凡閑坐、聽蟬、飲酒,日常生活幾乎無事不入詩,這構成了白居易交游詩的很大一部分。換言之,詩歌代替了書信,成為白居易與友人交流的直接工具,甚至不同于書信的正式,詩歌的短小精悍使這種交流可以更加頻繁。而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人能頻繁地寫詩,每首詩還都關乎重大事項。換言之,頻繁的詩歌交往與高度隨意、日常化的詩歌風格,二者之間是密切相關的。

再從詩歌語言的角度來看,詩人之間的交游活動與詩歌音律的發展也有密切關聯。例如,沈佺期、宋之問等人是初唐宮廷之外最為突出的文學交往群體,沈宋二人的創作確立了“粘對”法則,在音律形式上的貢獻受到后世肯定:“五言至沈宋始可稱律。律為音律法律,天下無嚴于是者。知虛實平仄,不得任情而度明矣。”(王世貞,2009)格律詩的影響力也伴隨著文人之間的交往而逐漸增大。可以看到,在二人所處的文學群體內部,交游詩創作廣泛地運用了“粘對”法則,如宋之問的《寄天臺司馬道士》《使往天平軍馬約與陳子昂新鄉為期及還而不相遇》《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送司馬道士游天臺》,崔融的《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沈佺期的《古意呈補闕喬知之》《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杜審言的《經行嵐州》《贈崔融》《贈蘇綰書記》等,這和初唐其他相對出名的詩人(如初唐四杰等)作律詩仍沿用六朝格律相比就有了較大差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西藏| 杭锦旗| 石家庄市| 德保县| 台东县| 扎鲁特旗| 五华县| 九寨沟县| 桃江县| 安岳县| 惠东县| 南丹县| 阳城县| 内丘县| 淳安县| 许昌市| 理塘县| 内乡县| 阜新市| 乐东| 库尔勒市| 稻城县| 商丘市| 同仁县| 西和县| 山西省| 库车县| 九江县| 固原市| 方正县| 九寨沟县| 垦利县| 丹寨县| 山阳县| 眉山市| 饶阳县| 五莲县| 轮台县| 吉首市| 崇左市|